红提葡萄种植园规划——园艺植物学课程论文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姓名:代过学号:2010307030245班级:生物技术(二)班指导老师:范淑芳红提葡萄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可行性报告一.种植园区的规划设计图:(一)园地的选择1. 四种园地类型比较(1)平地地势较平坦,或一方轻微倾斜或高差不大的波状起伏地带。
同一范围内,气候和土垠因子基本一致,水分充足,水土流失少,土层厚,有机质多,园艺植物根系入土深,生长结果良好。
但是,通风、日照、排水均不如山地,产品品质比山地的风味差,含糖低,耐贮力等方面差。
平地分为:冲积平原,如珠江三角洲;泛滥平原,如黄河故道区。
(2)山地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以上。
山地空气流通,日照充足,日夜温差大,利于碳水化合物积累和着色,丰产优质。
但水土流失严重,坡向和坡度差异大,气候垂直分布。
根系分布浅。
(3)海涂地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富含钾、钙、镁等矿质养分。
其缺点是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差;含盐量高,碱性强;地下水位高;易缺铁黄化;易受台风侵袭。
如浙江的黄岩等地。
(4)丘陵地高差在200M以下为丘陵,<100M的为浅丘,>100M为深丘。
土层较厚,通风、日照、排水均较好,但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产品品质较好。
2.园地选择的依据红提葡萄适合地势高、沙壤土、通风透光的环境,粘土、积水和湿度大都不利于其生长。
一个地方要发展什么葡萄品种,不仅要看市场,还要看当地土壤、水肥及气候条件,更要注意群众的种植习惯和技术条件。
综合各方面因素,红提葡萄栽培区要没有大气和水源等污染,具备较好的水气环境。
地势较高,最好是向阳、通风的坡地,周围无较大的建筑物遮拦,土壤偏干旱,具有较好的浇水条件。
丘陵地、群众技术基础好、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可以大面积推广;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如果秋季雨水较多,而且排水条件不好的话,种植就要慎重了;粘土地、涝洼地,最好不要发展种植。
(二)园地规划1.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的重点,山地是修筑拦水坝、梯田,平原或滩涂地是营造防风林。
山地建园,提倡生态效益好又省工、省力的植被护坡。
营造梯田是山地实施种植的主要途径。
修筑梯田能蓄水保土。
高质量的梯田可以有效地拦蓄降雨,实现水不出田、土不下坡。
梯田的种类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和隔坡梯田,种植园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当地人力、物力进行切实可行的安排。
2.种植园小区规划小区是种植作业的基本单位,一般一个小区的面积是10—30hm2,山地地形较复杂处小区可以小些,如2—5hm2。
小区的形状以长方形形状较好,长边与防护林主林带平行;长边与短边的比例以2:1或3:2为宜。
现代化的规模经营、专业化程度高的种植园,基本上一个小区种植较单一的园艺作物。
3.防护林体系任何园艺植物种植园,都需要防护林。
防护林的功效是降低风速、减小风雹等灾害;还能调节小气候,缓和温湿度变化;保持水土,优化生态环境功能。
设计和营造防护林网,中、大型种植园,应有主林带和副林带。
主林带,乔木树种栽植3-6行;副林带,乔木树种栽种一两行。
一般主林带应设置在与当地主风向垂直的方向。
通常林带与种植园小区边界、道路、地上排灌渠系一起安排,节省土地而高效。
4.排灌系统园艺种植园的排水、灌溉系统,对种植园的管理、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完善的排灌系统主要包括水源、水的输送和排泄管道、供水设施等等。
即使是一片小的绿地几株点缀风景的树木,也必然有它与水的关系、水怎样发挥效益的问题,需要种植者正确地予以解决。
所以排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当是种植园总体规划设计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内容之一。
种植园输水应以地下管道为主,省地节水;灌溉方式选择采用滴灌,并按滴灌的设计购入设施和合理施工。
5.道路道路分主路、干路、支路和作业道。
主路是种植园通往外界的最主要道路,应能保证较大的交通流量,可以通畅地允许重载机动车双向通过,一般宽6—8m,两旁是防护林或排灌渠道。
干路和支路一般是小区的边界,宽4—6m,在防护林下,与排灌渠道并行或排灌渠道设在路的地下。
作业道设在小区内,为方便作业所设,不多占地。
6.建筑和其他大型的种植园管理、工具与农用物资库房、产品分级包装以及贮藏加工,均需一定的建筑面积,甚至还需要职工休息、住宿的房舍。
本种植园位于工厂内部,职工的休息、住宿可以直接沿用工厂的模式,农用物资因为所需量比较少,可以随用随购。
二.种植园规划设计书:拟建地点:湖北省荆门市中国农谷核心区——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建设规模与目标:建设面积 230 亩,发展红提葡萄优势产业,三年内力争建设成红提葡萄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
项目产品红提葡萄介绍:红提葡萄又名红地球,欧亚种。
原产于美国加州,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于70年代进行杂交试验,培育而成的一个葡萄品种。
自我国1987 年引入该品种以来,北方地区除黑龙江、吉林两省外,其余各省都进行了引种及栽培,尤其是在东北地区的南部,华北及西北大部分地区栽培表现极好,果实品质优,晚熟,耐贮运,丰产,是发展葡萄的首选优质高效品种。
一)规划设计的依据1.党和政府的政策:今天的荆门,以“中国农谷”建设为旗帜,在建设农业强省、构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中,奋力打造全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旗帜和典范。
中国农谷建设是省级战略,荆门实施,一定要按照建设“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的思路,全力推进“中国农谷”建设,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成为全省跨越发展排头兵。
2.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地形兼具、优势兼得,非常适合红提葡萄栽培种植。
荆门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温暖季风型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全市年平均气温16.1℃,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
荆门矿产资源丰富,全市探明矿种50多种,尤其是非金属矿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等特点。
石膏、白云岩和水泥用石灰岩储量居湖北省第一位。
全境大小河流600余条,水域面积18.49万公顷,地表水、地下水总量为40.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8万千瓦。
荆门平原土质深厚肥沃,丘陵岗地宜草宜木,土地自然生产力高。
全市各类土地面积1219.26千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49.4千公顷,森林面积340千公顷,淡水养殖面积5.95千公顷,人平分别为1.2亩、1.7亩和0.3亩。
3.社会经济及人文条件: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江汉平原北部。
境内有荆门石化,葛洲坝水泥以及金龙泉啤酒等较大的企业,是新兴的工业城市。
荆门市中心城区城市定位为:鄂中区域中心城市,新兴特色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荆门经济发达,增长快速。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20.08亿元,增长12.8%,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2%、17.4%、13%。
单位生产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075元,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2元,增长14.6%。
城镇新增就业3.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荆门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4.市场前景: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红地球葡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色味俱全使“红提葡萄”家喻户晓,在挑战中国传统葡萄品种的同时,也培育了一个庞大的葡萄鲜食内需市场,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都快速增长。
红提葡萄的市场潜力:根据近几年的销售来看,全国各地市场元旦、春节期间基本没有新鲜葡萄,各地对新鲜葡萄产品十分欢迎,产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销售趋势,因此,可以看出红提葡萄产业的市场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种植园设计的主要内容1.种植园规划设计:小区是种植作业的基本单位,现代化的规模经营、专业化程度高的种植园,基本上一个小区种植较单一的园艺作物。
本种植园面积较小,种植小区划分以种植品种的成熟程度及用途划分为早、中、晚三个区,其中早熟品种面积占总面积20%,苹果树70株;中熟品种占20%,红提葡萄果树70株;晚熟品种占60%,红提葡萄果树210株。
由于种植园东西狭长,果园按照东西走向种植,共5行,每行70株,共350株,株行距一般为1..5m×2m。
2.果树品种配置:种植园的土质、土壤肥力、地形地势及其他自然的和人文的条件,是确定种植不同园艺作物种类、品种的依据。
本设计依照“因地制宜”和“新品试验”的原则,品种配置内容如下:①产品不同成熟期、不同用途的种类、品种配置:一般情况下,红提葡萄早中熟品种一般不耐贮运,晚熟品种耐贮运,所以晚熟品种所占比例应该较大一些。
同时,还要考虑到地区品种老化的因素,需要引进部分新品种,进行适应性和生产性的试验。
②果树的授粉树配置:多数果树自花结实力低或达不到生产要求,建园时主栽品种确定下来以后要选配适宜的授粉品种。
授粉品种的条件主要是: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同、花粉量大并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性好、产量与品质符合要求等。
3.栽培管理技术:(1)栽培模式我国传统的葡萄栽培模式主要是棚架和篱架,生产中采用自然扇形修剪方法,开成主蔓、侧蔓、母枝、结果新梢等多级结构,叶片与果穗分布在同一架面上,造成架面紊乱、通风透光不良、操作不便、费工等,为了解决生产中的混乱现状,项目实施时采用葡萄“Y”型架栽培模式。
葡萄“Y”型架是针对传统栽培模式的一种改进,它综合了传统棚架和篱架的优点,具有管理简便、省工、便于机械化管理等特点,有利于使项目区向观光农业的模式发展,进而在不影响整体产量的同时,实施生态观光农业和休闲文化,提高项目区的经济效益。
(2)合理建园红提葡萄栽培区要没有大气和水源等污染,具备较好的水气环境。
地势较高、向阳、通风地块,周围无较大的建筑物遮拦,土壤偏干旱,具有较好的浇水条件。
(3)选择优质壮苗①无病毒。
病毒病虽不能在短期内使受害植株死亡,但可使其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可减产21.5—65.8,糖度降低,品质下降。
因此,要通过确认是无主要病毒的葡萄园采集的插条或由育苗公司供应的苗木建园。
②品种纯。
品种纯度必须在98%以上。
③苗健壮。
无论扦插繁殖的自根苗或嫁接苗,地上部或嫁接部位以上要有5—6 个老熟节段和相应发育良好的冬芽,枝条中部宽度在0.7 厘米以上。
根系良好,0.2 厘米粗根在6 条以上;须根多,分布均匀。
(4)苗木栽植时间和方法①栽植时间。
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如果灌溉方便,最好春季栽植。
②栽植前的土壤准备。
每亩栽培500 株,从沟底至距地面约30 厘米处回填有机质(草、切碎的玉米杆、落叶、锯末等)与土(按1:1—1:2)的混合物,随后充分灌水。
待填土下沉后,再用腐熟厩肥(每亩4000—5000 公斤)与土的混合物填平至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