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实施工作自查情况今年来,我县严格贯彻落实省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各项工作要求,先后研究制定了《X县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X—X年)》《X县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X年工作方案》,并认真实施,扎实开展,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现将自查情况函报如下:一、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一)空气质量变化情况1.空气质量年际变化。
X年我县空气质量PM107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5%;PM2.53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0.4%;SO2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35.71%;NO23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56%;CO1.8毫克每立方米,O315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06%;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同比增加13天;优良天数比率为78.9%,同比上升3.6%;重污染天数4天同比下降1%。
2.城市达标情况。
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二)大气重污染过程分析1.重污染过程时间与范围。
重污染天气主要在春冬季,以沙尘天气为主,主要分布在县城区。
2.大气污染物浓度峰值。
大气污染物主要为PM10,浓度峰值为418微克每立方米。
(三)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PM2.535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8天。
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1.区域产业布局调整。
实施“能源电力强县”战略,坚持煤电联营、煤化一体、清洁循环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煤能、煤电转化,加快油气资源开发,着力发展新型产业和非能源工业,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加强已建成投产企业的生产调度调控,切实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以X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园区、上翟庄科技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一基地两园区六板块”建设进程,积极引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材料、新能源、特种金属及高分子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型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迈出了由原煤开采向煤能转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非能工业的战略性步伐。
2.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
完成2处煤矿(X棋智煤矿、X 煤矿有限公司)引导退出关闭工作,并顺利通过省市县验收,市级120万元煤矿引导退出关闭奖补资金拨付到位。
3.“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
今年,组织开展了“散乱污”企业拉网式排查,对手续不全的3家企业下发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要求停止营业,拆除设备,清理场地,目前正在整改中;对排查发现的6家私人堆煤场,下发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要求立即进行清理,目前全部清理完毕;对6家长期存在的无法查明责任者倾倒的煤矸石、煤泥无主堆煤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党委和政府负责,全面开展堆煤场周边煤矸石、煤泥的清理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2家清理、4家正在清理中。
同时依法清理取缔木炭烧制企业5家,关停果框厂6家。
4.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整治。
目前,我县已纳入重点污染源企业10家,其中已联网4家,正在实施联网3家,新纳入3家正在做评估报告。
5.排污许可证核发。
截止目前,根据X排污许可名录,我县共申领排污许可证10余家。
6.燃煤锅炉拆改、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禁煤区和限煤区。
对全县35蒸吨/时及以上锅炉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安装除尘脱硫脱硝装置和连续在线监测系统。
拆改2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23家39台,完成比例81%。
制定印发了《X县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实施方案》,将城区“城中村”五个村组设为禁煤区,城区大气污染治理范围内的其它区域设为限煤区。
7.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
一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X 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根据国家和X省环保厅超低排放要求,对三期环保设施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工程已于X年10月完成一号机组的改造,X年3月完成了二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二是无组织排放整治情况:X煤化工公司自投入生产以来,积极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将防风抑尘网改为防风抑尘墙,内部设喷淋装置50套,定期对煤场内部进行喷淋降尘,安排洒水车、清洁工定时对厂区道路灰尘清扫收集和洒水降尘;同时该公司于X年11月1日完成炼焦车间装煤、推焦烟气升级改造工程,消除化产区域异味。
三是工业窑炉排查治理情况:开展了砖瓦行业专项执法检查,目前X镇共有2家砖厂使用窑炉制砖,分别为X镇X科机砖厂(有脱硫除尘设施)、X县马连口砖厂(停产)。
8.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控。
积极开展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有效推进汽车维修、家具制造、电线电缆等行业表面涂装工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工作,确定30家重点监管单位,进行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9.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
积极督促餐饮经营单位(户)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目前全县已安装油烟净化装置385家。
并督促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企业安装VOCs(油烟)在线连续监控系统,并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网。
10.油气回收治理。
全县28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一、二次回收完成13座;三次完成11座,正在改造7座,中石油4座曾做过防渗池,中石化4座没有进行双层罐改造,计划X年全部完成双层罐改造任务。
(二)调整优化能源结构1.清洁取暖。
制定了《X县X年环保煤供应工作实施方案》《X县X年城区城中村煤改气实施方案》,县域内天然气和集中供热能够覆盖的区域全部使用电或气清洁能源;其他区域分阶段对城乡散煤进行环保煤替代。
同时,会同市质量监督检验所加大煤炭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确保散煤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截至12月底全县煤炭销售原煤3097.69万吨,占年计划3000万吨的103.25%。
同时,积极采取增加天然气供应和其他新能源措施替代燃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8%以上。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我县全面落实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强化对重点能源企业的监管,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推动X的气化建设,推广高效节能和低碳技术产品。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X年新开工民用建筑面积260229.39平方米,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注达到100%,新型建材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率达到85%以上。
集中供热挂网面积约为128万平方米,63.3万平方米实施了计量改造,22万新建建筑安装了计量设施。
4.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坚持因地制宜,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结合集中供热管网、燃气管网、电网建设等实际,开展以气代煤、以电代煤,以及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替代。
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截止X年12月底,建成并网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用户电站100个,总规模2518.77千瓦,带动农户297户,采用全额上网模式,上网电价按相关政策由县电力部门每月结算兑付。
(三)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1.调整货物运输结构。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对国道、省道6条线路进行修复和改线建设。
2.车船结构升级。
全县城市客运行业X年至今累计下线到期出租车96辆,新增双燃料出租车160辆;下线公交车10辆,新增纯电动公交车16辆。
目前,全县160辆出租、公交新能源车辆占比100%,班线客车X年至今下线27辆,新增双燃料客车14辆,单燃料客车12辆,全县73辆班线客车新能源车辆分别占比19%、16%。
X年我县涉及共计45辆老旧机动车,其中中重型车辆35辆,轻微型车辆5辆,油改气车辆5辆,按照X年完成率必须达到40%要求,截止目前我县已超额完成33辆,完成率73%,其中中重型完成28辆,轻微型完成3辆,油改气完成2辆。
3.油品质量升级。
始终严厉查处销售不达标成品油的违法行为,全面停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汽、柴油。
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
4.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严格市场准入,从X年5月1日起,在城市规划区内禁止使用不符合国Ⅲ标准要求的非道路工程机械。
加大机动车尾气检测力度,对无定期排放检验合格报告的机动车,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
不再发放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建立并实施了机动车监督巡检和系统监控制度,实现了机动车检测工作日常化。
(四)优化调整用地结构1.防风绿化工程。
X年共计完成各类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任务2.8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98.3万余株,投资517.8万元。
X高速二通道重点区域花插地重点区域的绿化美化1200亩,栽植1.5米栽植1.5米以上大苗9.2万株,完成投资187万元。
同时,结合“我为X种棵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倡导适龄公民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累计植树90万余株。
2.矿山综合整治。
积极督促煤炭矿山企业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义务,目前17家煤炭矿山开展了矿山绿化种植、地表覆土、矿渣清理、裂缝填充和护坡治理等内容,恢复治理土地面积约26.331公顷。
并对11家政策性关闭的砖厂进行了环境恢复治理,恢复治理面积21.8公顷。
3.施工扬尘管控和物料堆场扬尘监管。
召开了X年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现场推进会,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解和落实建设项目工地施工扬尘监管和整治任务。
4.道路扬尘治理。
推行“机械化为主、人工为辅”的清扫保洁模式,加强高压冲洗车冲刷、吸扫车吸尘保洁、洒水车降温除尘等机械化环卫作业,提升清扫保洁效率,有效控制人工清扫中出现的扬尘污染。
今年,先后开展了县城城区及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和X、X矿区交通秩序整顿攻坚行动;目前,共处罚各类违法行为3075起、关停涉煤企业8家、查扣运输车辆135台、强制报废9台、打击处理违法人员415人、行政拘留23人、罚款53万元。
5.交通污染管理。
深化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镇办、交警、交运、环保、城管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针对乱停乱放、大货车“三超”现象、抛洒扬尘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不定期的联合行动,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手段,严查重处,形成对大货车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彻底解决道路交通秩序混乱的现状。
6.拆迁工地扬尘治理。
今年,组织召开了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现场推进会,不断强化拆迁工地监管,根据不同地域采取不同措施,严格按照“先喷淋、后拆除,拆除过程持续喷淋全覆盖”的原则进行作业。
7.秸秆综合利用。
制定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案,建立了以政府督导为主,镇办、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着力形成县、镇办、村三级控制秸秆禁烧责任体系和以镇办为单位、村为基础、村组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指标任务逐级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确保禁烧工作取得实效;全县已投入各类大中小型还田机械104台,完成秸秆还田面积8.03万亩、饲草加工0.82万吨,秸秆利用总量达到8.55万亩,综合利用率达到67.35%。
8.氨排放控制。
3家涉氨制冷企业改造完成1家,2家未正在积极整改当中。
(五)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1.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