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7、平面构成之特异、空间、肌理
7、平面构成之特异、空间、肌理
二、特异的基本形及其特点
特异基本形:绝大部分形保持一致,其中一小部分产生 突出的变异,这部分就是特异的基本形
特点: 1.保持某种联系而又不失整体
2.变异要显而易见,引人注目
3.特异的数目要少,甚至就一个,这样才容易
形成视觉的中心
三、特异基本形分类
• 1 编排特异---特异部分的基本形违反整体的编排规律 造成一种新规律,特异的规律与原整体规律有机地组 合一起,这就是规律的转移。这种规律的转移,可以 是形的方向 、位置或位缺的变化。特异的部分一定要 大大的少于整体部分。 • 2 形状特异---特异部分基本形的形态特征发生变异, 这就是形状特异。特异部分也是以少为宜。
• 3 矛盾连接---利用直线、曲线、折线等 在平面上的不稳定性,形成矛盾联接。
•
以西班牙艺术大师达利为代表的超现 实主义,运用潜意识的意幻形态,排除 逻辑规律的制约,以象征、巧合梦幻等 手法构建超现实的矛盾空间。那些看似 逼真的形象,由于空间关系的错位而显 示超现实的图形特征。
• 上蜡着色:在设计表面以油料颜料或涂画,再以水溶性颜色涂抹, 即得到有油水分离特色的肌理。
• 刻和刮:在已经上色的表面以硬物摩擦或刮刻而形成肌理
• 复印:利用树叶、绳子、纱线头等放在复印机上复印,可产生许 多意想不到的肌理
• 最后随着新技术与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将有更多创造视觉肌理的 方法产生。
吸 附 法
• 作业:特异构成 1.用任意基本形 2.要求:骨骼规律破 坏的基本形特异构成, 有趣味性。
3.规格:20cm*20cm
4.主题:自拟
第八节
空间构成
• 一、什么是空间 • 平面中为了表达立体效果和空间感,通 过运用点、线、面等形象元素,按照现 实空间形成的规律,在纸面上以新的组 合方式使受众产生某种深度的感觉。 •
曲线的干扰拉动了方形的边框,产生了外形的膨胀
曲直的如此结合,使人对方正的外形产生怀疑。
第九节 肌理构成
• 设计师应该掌握多种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 肌理构成的训练目的就是利用不同的物质特性 与质感带给人在感官上的不同感受,充分调动 观者的兴趣,引起观众的注目,从而达到设计 者的目的。
• 设计师们或直接模拟其形应用于设计方案,或 是从其美的形式和生态机能中激发设计灵感。 肌理美在现代材料与技术的发展中不断丰富, 乐于应用新材料,敢于尝试新技法,是设计师 良好的艺术素质的体现。不断开拓技法,从传 统的造型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使设计作 品显示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在单一的色调中, 在简洁的样式中,肌理美往往独具魅力。肌理 材质的新开拓,往往成为时尚的标志。
• 一、作业:空间构成 1.用几何形 2.要求:矛盾空间 3.规格:10cm*10cm (素描纸即 可)
4.数量:3-5份(原创)
• 二、作业:空间构成 1.用任意形
2.要求:矛盾或非矛盾均可,空 间感强。
3.规格:20cm*20cm 4.主题:自拟
二、肌理的分类
• 肌理总体可以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两大类,对自 然肌理的探索与发现,是设计构思的重要源泉。人工 肌理的创造则建立在材料、技法应用的基础上,因此,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以为着新的肌理与表现 形式的产生。现代计算机、摄影和印刷技术的发展更 家扩大了肌理、材质的表现性,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 手段。抽象主义和其他现代艺术流派创造的各种表现 技法,是艺术设计师必须研究学习的课题。 • 人工肌理又可以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类。平面 构成着重于视觉肌理的课题研究。触觉肌理则有待于 在立体构成中介绍。
克 利 作 品
摄 影 中 的 应 用
摄 影 中 的 应 用
摄 影 中 的 应 用
摄 影 中 的 应 用
摄 影 中 的 应 用
装 潢 设 计 的 应 用
装 潢 设 计 的 应 用
装 潢 设 计 的 应 用
装 潢 设 计 的 应 用
装 潢 设 计 的 应 用
服 装 设 计 中 的 构 成
肌理美与设计
肌理美,首先从自然生态中获得,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新的自然肌理不断被发现。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 在植物花、叶断面的细胞群体中,在分子、原子的结构中, 在宇宙太空的星云图中,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日益深化。 肌理的美感,在对比中得到加强。肌理对比是现代 设计常用的手法,可以想像沙滩上的一只手表县得格外精 致,作为广告创意这可能是有效的办法。毛皮与皮革组合 的时候,在柔软与光挺的对比中会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丝瓜瓤纹(自然肌理)
叶脉纹(拓印)
• (三)喷洒 将液体颜料喷成细雾状,使其附着于纸上 ,便 获得均匀细密的肌理效果。喷笔是一种性能极佳的喷 洒工具,利用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喷出笔杆上的颜料, 可获得均匀细密的平面效果,也可以产生微妙的渐变 过渡,在剪裁过的遮挡胶带辅助下还可以形成各种图 案。以牙刷或画笔蘸颜料在铁丝网上刷涂产生颜料的 雾状液滴则是简单易行的喷洒方法。著名的美国抽象 派画家波洛克的滴洒法则是甩动蘸满颜料的刷子在画 布上滴洒油彩,使画面显现鲜艳的色彩并产生意想不 到的肌理效果。
吸 附 的 肌 理
拓 印 法
绘 写 法 ( 喷 吹 )
四、触觉肌理
什么是触觉肌理? 用于抚摸感知的、有凹凸起伏的肌理为触觉肌理。这种肌理 在适当的光照下眼睛也可看到。
现成触觉肌理材料:
现成的肌理材料纸、布、绳、金属片、碎玻璃、种子、沙子、 鸡蛋皮、塑料、树叶等任何现成的材料,稍加处理 ,贴附于平 面之上。 改造的肌理: 采用某种工艺手段,对原材料的表面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肌理 效果。比如:敲打成凹凸不平的金属片,布满雕刻纹理的木板、 纺织物等。
平面构成形式之特异、空间、肌理
第七节
特异(变异)构成
一、特异的概念
• 概念:变异是在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有秩序的构成中, 局部有个别的图形打破原有的一般结构规律,产生一 定的对比关系,增加视觉兴奋点和趣味性。
• 注:对比的力度与尺度的把握是重点,过大——减弱 变异的效果;过小又易被规律性所淹没而不能产生活 跃气氛的效果。
肌理美与室内设计(背会)
肌理美的应用在室内设计中实际就是材质(材质参
数的调整)的效果搭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装饰 材料不断被发现,每一种装饰材料都有自己的肌理特点。
肌理的美感,在对比中得到加强。肌理对比是现代 设计常用的手法,布艺沙发、羊毛地毯、黑色玻璃茶几、 粗糙的红砖、现代的不锈钢、亚光的木地板、仿古的瓷砖 造型丰富的鹅卵石、富丽堂皇的大理石等等。在柔软与挺 拔、光滑与粗糙、透明与不透明、亮光的与亚光的对比中 会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蛋壳拼贴的肌理效果(拼贴)
材 料 与 多 种 技 法 组 成 的 壁 面 装 饰
• (五)其他技法
• 渍染:将吸水性物质的表面施以防染技术,放入液体颜料中浸染, 以获得斑渍性肌理。 • 吸附:将油性颜料(如油漆)倒入水中,使其在水面形成纹理, 然后以吸水性的物质表面覆盖其上吸附之,即可得到有流动感的 肌理。 • 熏炙:火焰的熏炙可在设计的表面做成肌理。
三、视觉肌理的概念
• 什么是视觉肌理? • 通过眼就可以观察到的纹理效果叫视觉肌理。
• 视觉肌理的五大基本技法
• (一)绘写 以手持工具在材料表面描绘的技法是创造视觉肌 理最基本的方法。无论是规律绘写还是自由绘写,技 法运用得当均可创造出精美的肌理效果。 1.规律绘写:将单位图形重复、有序地编排于画 面即规律绘写法。规律绘写法有整齐、统一的观感。
多 种 肌 理 组 成 的 壁 面 装 饰
大理石纹
岩 石 的 自 然 肌 理
杨 树 皮 的 自 然 肌 理
熏 炙 法
偶然法(拓印)日本招贴《头部虚像》西田正史
肌 理 的 偶 然 效 果
肌理构成(滴洒法)《第31号》波洛克
绘写法(喷吹)
吸附法
拓 印 肌 理
吸 附 肌 理视觉肌理、触觉 肌理均可。 规格:10*10cm四 幅拼成一幅
构成的应用
• 1平面构成在绘画和摄影中的应 用 • 2平面构成在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 3平面构成在服装、染织设计中 的应用 • 4平面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 应用
毕 加 索 作 品
• 方法多种多样,如:浮色拓印、混色、自流、 吹流、湿润、对印、压印、喷洒、拼贴等,如 图:
一、肌理构成与技法
• 什么是肌理构成? • 肌理即形象表面的纹理特征。物体表面的编排样式不 仅反映其外在的造型特征,还反映其内在的材质属性。 • 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肌理,有的平滑,有 的粗糙;有的软,有的硬;有的有光泽,有的无光泽; 千姿百态 。肌理构成的课题训练在造型设计领域有重 要的意义。在设计中,为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强化 心理表现和更新视觉效应,必须研究创造肌理美的种 种可能性,选择和尝试各种工具、材料、不断开拓新 的技法以创造更新更美的视觉效果
复像矛盾连接
复像矛盾连接
• 方法: • 1 共用面---两个不同视点的主体,以一个共 用面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种既仰视又 俯视,捉摸不定的空间结构。
• 2 前后错位---由于两条平行的线在平面上无 前后、方向、体积之分,因而给视觉提供了 可乘之机,造成前后错位的感觉。
• 3.矛盾空间:?
• 什么是矛盾空间: • 借助超现实图形,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 及视觉错觉所创造的矛盾的迷幻空间, 这种图形方式称为矛盾空间。 • 例: • 荷兰现代艺术大师埃舍尔在创造形体矛 盾方面有杰出的成就,在那些充满智慧 的作品中,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新奇的不 可思议的空间画面。 • 如下图:
四、特异的骨格
• 什么是特异骨格? • 在规律性骨格中,部分骨格单位,在形状、大小、方 向或位置方面发生变异,这就是特异骨格。
• 分类 • 1.规律转移---规律性的骨格一小部分发生变化,形成 一种新规律,并与原规律保持有机联系,这一部分即 规律的转移。
• 2 规律破坏---骨格中特异部分没有产生新规律,而是 原整体规律在某一局部受到破坏干扰,这就是规律的 破坏。规律破坏处,可能出现骨格线的相互纠缠、交 错、断碎,甚至消失,但应保持与原规律的某种联系, 以保持构图的完整。特异骨格的设计,以突出骨格自 身变化为特征,一般不需要纳入基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