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恒定电流
2020/6/7
分压外接 _
+
2020/6/7
分压外接 _
+
2020/6/7
分压外接 _
+
2020/6/7
分压外接 _
+
2020/6/7
分压外接 _
+
2020/6/7
分压内接
2020/6/7
二、电流表G改为电压表V
1、电流表改装电压表的原理: 串联一个电阻,分担一部分电 压
2020/6/7
【例】满偏电流Ig=500uA,内阻Rg=200Ω的电流 表G, 要把它改装成为量程为3V的电压表,应串联 一个多大的分压电阻。
解:满偏电压 Ug=Ig·Rg=0.1V
需电阻分压 UR=U量程-Ug=2.9V
分压电阻 RUR 5.8103
Ig
或直接由下式来求
2020/6/7
Ig
U量程 R Rg
2、分压电阻的计算
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 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2)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 即为电动势E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
实验器材:
待测电池,电压表( 0-3V ), 电流表(0-0.6A), 滑动变阻器(10Ω), 电键2020,/6/7 导线。
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A量程,电压表用3V量程,按电路图 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 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 U的值。 4.打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 势和内电阻的值。
R
RA
时用内接法 R测 >R真 时用 外接法 R测< R真
⑵ 试触法 ①条件:未给出R的估计阻值 ②选择方法:将电压表分别接a、b两点
Ra b A
V
2020/6/7
2、限流与分压 ⑴ 电路特点
电路图
限流
R0 b R a
εk
滑动头从a滑向b
R0上电压变化范围 ( 设r=0 )
R0 ε R0 + R
ε
5.将测得的R、l、d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 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6.20拆20/6/7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一. 实验目的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
二. 实验原理
测出多组小灯泡的U、I,并绘出I-U图象.由图象的斜率反映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2020/6/7
3)测量电阻Rx
被测电阻为Rx,I
E
指到某确定位置 Rg RrRx
,指针
表头电流I与电阻 Rx一一对应,但不 是线性关系,表盘 刻度不均匀
2020/6/7
七、多用电表的原理
量1、程电多路用图:电 中正确的是
() 置时,测的
2020/6/7
2、构造:
表头 测量电路 转换开关 红黑表笔
2020/6/7
四、电功 电功率焦耳定律(实验定律)
(1)、电功 1、电流做功实质上是电场力推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所 做的功. 2、电流做功的过程伴随着电能和其它形式的能的转化. 3、表达式 W=UIt (定义式)
(2)、电功率
1、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式 P=UI (定义式)
2020/6/7
(3)、焦耳定律(实验定律)
1、内容: 2、公式 Q=I2Rt (定义式)
(4)、两种电路 1、纯电阻电路:
W=UIt=I2Rt P=UI=I2R Q=I2Rt=UIt=W 2、非纯电阻电路: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欧 姆定律不再适用 电功 W=UIt≠I2Rt 电功率 P=UI≠I2R 电热 Q=I2Rt≠UIt
2020/6/7
七.电源的功率和效率
①电源的总功率 PE=EI ②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UI
⑴功率: ③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r=I 2r 讨论:电源的输出功率
可见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而当内外电阻相等时, 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
Pm
E2 4r
P出 Pm
⑵电源的效率:
P U R O r
2020/6/7
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 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2.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
3.在画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 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 点可舍去不予考虑。
4.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即不 会比电动势小很多,这时,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 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 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但这时图线和横轴 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不过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 还是电源的内阻,这时要特别注意计算斜率时纵轴的 刻度2020不/6/7 从零开始。
2020/6/7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6/7四、多量程电压表
1、电路图:
2020/6/7
五、多量程电流表
1、电路图:
2020/6/7
测金属丝电阻率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 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2.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 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分压电阻 RUR U量程 IgRg
Ig
Ig
电压表内阻
RV
Rg
RU量程 Ig
注意:电压表量程越大,分压电阻越大, 这就是通常电压表内阻很大的原因。
2020/6/7
三、把表头G改为电流表A
1、表头改装电流表的原理:
并联一个电阻,分担一部分电 流
2020/6/7
【例】满偏电流Ig=500uA, 内阻Rg=200Ω的电流表 G, 若把它改装成为量程为3A的电流表,应并联一 个多大的分流电阻?
六、欧姆表原理
1、电路图: 2、构造:
表头 电源 可变电阻
2020/6/7
2020/6/7
3、原理:
1)两表笔短路调零
相当于被测电阻Rx=0,
调节R使
I
Ig
Rg
E Rr
表头电流满偏Ig处,对 应欧姆表零刻度(右侧)
2020/6/7
2)两表笔断路 相当于被测电阻Rx=∞,此时I=0,指针 不偏转 表头电流I=0处, 对应欧姆表∞刻度 (左侧)
偏角大 表头指针
中 间 附 近
读数
偏角小
倍率
阻值等于读数乘倍率
2020/6/7
注意点:
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一定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向电流 的零刻度。若有偏差,应调整机械零点 2、合理选择倍率,使指针尽可能靠近刻度盘的中央位置 3、换用欧姆档的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调整欧姆零点 4、待测电阻要跟别的元件和电源断开 5、不要用手碰触表笔的金属 6、要用欧姆档读数时,阻值等于表头示数乘以选择开关所 指的倍率 7、使用完毕应当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旋至OFF档或 交流电压最高档
2020/6/7
2020/6/7
机械调零:在表盘和选择开关之间还有一个定位螺丝,用
它可以进行机械调零,即旋转该调零螺丝,在不接入电
路 中 时 , 可 使 指 针 指 在 左 端 电 流 “ 0” 刻 线 。 ( 即 电 阻
“ ”处) 返 回
返
欧姆调零: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某一挡后,红、黑
回
表笔短接,使指针指向右端电流满偏处。(即右端电
阻“0”位置)。
2020/6/7
I= E/(r+R0+rg+R)
E
欧姆调零:Ig=E/(r+R0+rg) R=0
r
Ig,rg R0
2020/6/7
使用欧姆档测电阻的步骤?
返回
步骤:
机械调零
欧姆档
选择倍率
换
换
小
倍
欧姆调零
率
大 倍 率
使指针尽可能靠 近刻度盘的中央 位置时读数误差 小.R=表头示数×
2020/6/7
五、路端电压:U=E-Ir 讨论: I E
Rr
从上式可以看出: R↑→I↓,U外↑、U内↓,当R→∞时,I=0、U 外=E、U内=0(也称为断路时)
R↓→I↑,U外↓、U内↑,当R=0时, I=E/r(短路电流强度)U外=0、U内=E
2020/6/7
六、闭合电路的U-I图线
右图中a为电源的U-I图象; b为外电阻的U-I 图象; a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大小; a与纵轴的交点坐标表示电源的电动势; b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外电阻的大小; 两者的交点坐标表示该电阻接入电路时电路的总电流和 路端电压; 该点和原点之间的矩形的面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虚线和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 于输出功率,
P出=4W
P总=EI=6W
= P出 / P总=4/6=67%
2020/6/7
1、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
内接法
外接法
⑴ 临界电阻法 ①条件:已给出R的估计阻值 ②选择方法:令 R0= RARV
R A
V
R A
V
当 R>R0 即 当 R<R0 即
R > RV
RA
R
RV > R
2020/6/7
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实验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I=U/R 变形式: R=U/I 3、适用条件:金属导电或电解质导电.不适用气体导电. 4、伏—安特性曲线
2020/6/7
三、电阻定律 1、内容: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它 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表达式: R= L/S 3、电阻率ρ:与导体的材料和温度有关。 一般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电 阻率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 称为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