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符号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

地图符号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

地图符号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
摘要:地图符号作为符号的一个子类,和语言一样具有语义、语法、和语用规则。

起着提供使用者实地真实信息、保证地图能够快速、准确、方便的被用图者理解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对此进行研究和认识,更准确的利用符号学原理进行更准确、简洁、美观的地图符号设计。

关键词:符号学;形象思维;视觉形象;视觉变量
引言
地理现象存在的形式主要有点、线、面、体、时空关系四种形式。

地理现象的客观存在形式与其图解表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有时可抽象为面,有时则可以抽象为一个点。

随着地图的应用方向不同、使用目的不同、地图的比例尺的变化,地理现象的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同一地物在不同地图中的表现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城镇在大比例地形图中具有二位特征,即用面表示。

具体的形状特征、方位特征都可得到详尽的表现。

但在小比例尺地形图种可能仅抽象成零维的点表示。

又比如一条道路在大比例地形图中是由两点之间的直线表示,仅具有一维特征,而在大比例地形图中,可能还会有路面宽度的体现,即具有二维特征成为一个面。

此外设计符号中采用不同的视觉变量(诸如颜色、方向、大小等等),会使整个图面的效果发生变化,给人的感受效果截然不同对于面积符号颜色变量总是比形状变量更能体现类型的变化,亮度和尺寸变量在反应等级变化的方面总是比其他变量更加的直观。

诸如此类例子比比皆是。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不断地根据人类的视觉习惯、生活习惯和以往的设计经验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来应用于图形符号的设计中去。

这一切的手法背后都存在地图符号学原理的影子。

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符号设计的思维表述。

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我们的符号设计更具有科学性,表现手法更加的丰富。

1.地图符号是一种语言系统
地图符号是一种专用的图解符号,它便于空间定位的形式来表示各种物体与现象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地图符号用于记录、转换和传递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信息,在地图上形成客观实际的空间形象。

作为地图信息表达和传递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被认为是属于地图的“语言”。

同语言具有语义、语法、和规则一样,地图符号也具有相应的含义、关系、系统性和逻辑性及结构规则等,正因如此才可表达十分丰富的信息。

尤其是符号之间的线、相互关系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核心和关键。

故,地图符号的概念实质上被定义为“地图符号系统”。

此外这种符号系统本身不仅包括地图上的图形符号,还包括地图注记。

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地图符号系统。

2.地图符号的本质
有地图符号的概念可以看出地图符号的本质。

地图符号在表达事物个体之间的属性差异的基础上也不断反应着客观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以最佳的方式传递实地的信息,向使用者提供最直接、最基础、最真实的信息。

这就是地图符号的本质所在。

只有能理解地图符号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应用符号学原理去设计最佳效果的地图符号。

在符号的设计中个体的差异仅仅是表面性的问题,问题的本质在于用符号系统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信息。

地图符号在表达地理信息上有如下特点:
(1)从事物的外表特征通过简化、抽象等方式产生对应的形成符号
(2)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
(3)符号是空间信息和视觉变量的混合体
(4)地图符号的使用局限性,只能由地图的种类用途所决定
3.地图符号图形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
地图符号图形设计与符号学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本质来讲地图符号设计就是符号学的一中实际应用。

地图符号设计一直以来没有严谨的理论依据、没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我们所进行的设计往往是依赖于长时间的作业经验和使用者的需求。

没有体系化、理论化、逻辑化。

总是显得不正规、不科学。

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撑一切的设计都显得很苍白无力。

不能用一个严谨的方式去论证设计的合理性。

因此我们极度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系去实现地图符号设计的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地图符号设计在波尔顿视觉变量的引用中理论体系的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补充,极大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规范化。

地图符号的设计应从分析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入手。

也就是说首先要分析制图对象的特点及分类分级的关系,从而明确应着重体现何种效果、进而选择最好的体现这种感受效果的视觉变量,利用视觉变量依据合理的构图方法设计出图形符号。

4.地图符号的基本图形特征及设计
地图符号作为图形的一种,同样具有图形视觉变量的特征。

就是说他具有形状、尺寸、方向、亮度、密度和色彩六个基本结构元素(即波尔顿视觉变量)其中形状、尺寸和色彩是地图符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任何符号都必然同时具有这三方面的基本特征。

形状反应事物的类别级个体差异,同时是区分事物的重要标志,具有象形或会意的特点。

尺寸反应事物的数量差异和等级差异,如多少、大小、主次等等,是实物分级表示的基本手段。

色彩在地图符号的设计中既体现事物的类别属性差异有体现分类等级差异。

由极大减少了地图符号的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符号系统和地图的清晰性。

成为关系地图设计成败的关键。

一般地图符号的设计可总结为以下几步:
(1)通过分析制图对象明确其感受效果。

(2)选择体现这种感受效果的最佳视觉变量
(3)利用视觉变量依据合理的构图方案设计出图形。

(4)构图过程应综合考虑设计原则中的各项要求,反复斟酌,直至明确最佳方案。

地图符合的基本要素是点、面、体等几何图形,设计过程就是将这些基本要素组合变化的过程。

地图符号的构图应严格按照视觉变量进行。

基本构成方式有象形和会意两种形式。

象形是从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提取其本质特征,浓缩为简洁的图形。

具体方式视事物的特点而定,包括正式构图(如记号房)和侧视构图(如独立坟、独立树)等。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具体地物都可以采用象形的方式设计符号。

其关键是能否提炼出它的本质特征。

有时事物并不具有具体的形象,无法采用此方法。

对于抽象的制图对象,无法寻求其形象特征此时采用会意的方法,分析其含义,寻找能代表意义的象征性图形加以替代。

如电的标志符号、水火分别用蓝色和红色表示等。

关键在于设计的符号是否符合一般人的认识和习惯。

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积累。

设计地图符号时还要考虑符号相互之间的逻辑性,,将一种基本的符号进行变化,派生出一类符号。

这是体现路逻辑性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大简化符号设计、增强符号可读性、系统性,也便于记忆。

如:以桥梁为基本图形进行变化,衍生出了拦水坝、过桥水坝等。

各类要素都可以利用符号的派生性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图形共同特征,以反映事物的共同特性。

以上对地图符号的设计的讨论仅仅是基于问题的本身。

事实上符号的实际远远不止是如此的单纯与孤立,它还受多方面的影像与制约,只有综合的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使设计工作真正的合理有效。

如:设计者自身的主观因素(理论水平、感受能力、喜好和习惯)和地图设计的客观因素(使用方用途、比例尺、制图技印刷条件、工艺成本、人眼分辨率)。

最后符号设计的方案必须通过样图的实验分析去实际感受符号的使用效果来最终确定。

这是符号设计必不可少的工作。

综上所诉,作为地图符号图形设计作品,它所挑选、组合、抽象、加以运用的符号元素应是具有明确指示功能的符号。

应与地图的使用功能、使用要求、地图本身的性质相一致,才
能恰如其分的发挥应有的功效。

这就要求使用者必须把握住所设计符号和存在的变量(如波尔顿视觉变量等)、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保证这些富符号准确反映出设计者所表达的思想、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而不会给使用者造成困扰,误导使用者错误理解符号所反映的真实内容。

“没有什么问题像与符号有关的问题那样与人类的文明关系如此复杂如此基本了,符号与人类知识和生活是整个领域有关,它是人类世界的一个普遍工具,就像物理自然界中的运
动一样”○1有可能作为设计者可使用者的我们,学习并运用符号学的科学理论,设计地图符号的过程更为科学规范,会设计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案,也能让我们更加充分的分析了理解地图的含义。

符号学博大精深,涵盖了多个领域,其研究和实践是普遍而深入的。

在地图学符号设计中更是如此。

应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注释:
○1法国哲学家,马丽坦.迪利
参考文献:
1.《地图学原理与方法》王家耀、孙王光霞、江南、吕晓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3
2.《理论符号学导论》李幼燕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