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 科 小 讲 课
二、术后护理 按椎管内麻醉病人护理要点。 定时监测病人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并进行记录。 观察患肢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外 层敷料清洁、干燥。 抬高患肢,减轻患肢肿胀。 遵医嘱协助病人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及 跖趾关节的活动。
三、健康指导 继续进行患肢髌骨及关节的功能锻炼。 卧床时抬高患肢,活动时正确使用辅助 设备并注意安全。 注意营养的摄入,合理搭配饮食,促进 骨折的愈合。
二、术后护理: 去枕平卧6小时,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的 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患肢伤口放置引流的病人,观察引流的颜色、量 及性状,保持外层敷料干燥。活动时防止引流打 折、受压、扭曲、脱出等。 术后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及淋巴的回流,防止 或减轻患肢的肿胀。 病人卧床期间做好骨突部位皮肤的护理,防止压 疮的发生。 遵医嘱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及关节屈曲的功能 锻炼。
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定时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患肢足背动脉搏动、 趾端活动及皮肤的颜色及温度变化。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病人,如肢体伴有持续性的疼痛, 并进行性加重,立即通知医生。 疼痛明显者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必要时给予冷敷。 遵医嘱及病情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及跖骨关节和趾间 关节的活动。 需切开整复内固定的病人,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常 规准备。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皮牵引治疗的患者(按皮牵引病人护理要点)。 病人平卧时尽量少搬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卧床期间,做好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 泌尿系感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保守治疗的病人,指导病人早期进行股四头肌 的锻炼。 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针对异常心态及时给予 疏导。 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二、术后护理 去枕平卧6小时,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发 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术后疼痛的病人,除给予镇痛药,也可采取无创伤性镇 痛措施,如松弛、按摩、分散注意力等,以加强镇痛药 物的疗效。 随时观察肢体的位置,防止患肢内收、外旋,保持患肢 呈外展中立位。 卧床期间做好骨突部位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术后第2天可协助病人坐起,以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遵医嘱尽量早期协助病人坐轮椅下床活动,患肢免负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结合术前髋 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病人全身情况, 安排康复锻炼。 保持骨折部位固定不动,并用支持物支持,穿矫形鞋。
三、健康指导 抬高患肢,继续进行患肢股四头肌及关节 屈曲的功能锻炼。 注意营养的摄入,合理搭配饮食,促进骨 折的愈合。 扶拐行走时,注意安全。
骨科病人一般护理
要点 针对病人异常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 骨折病人先固定,后搬运。头颈及躯干损伤的病人必 须搬动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保持一致,防止脊柱屈 曲及扭转。 如伴有休克发生,先行抗休克治疗,在处理骨折。 四肢损伤,抬高患肢,并注意观察神经损伤的症状、 患肢远端动脉搏动、血管充盈度、皮肤颜色及温度、 疼痛及肿胀等。 因骨折而造成病人的剧烈疼痛,遵医嘱尽快给予镇痛 药物。 保守治疗的病人,应注重骨折部位固定效果的观察。
骨科小讲课
主讲:XXX
手外伤病人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急症病人应进行破伤风抗毒素及相关抗生素 的过敏试验,术前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对出血较多的病人,遵医嘱输液扩容,必要 时及时补充血容量; 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二、术后护理 1、术后根据麻醉方式采取相应卧位。 2、观察局部敷料包扎,伤口有无渗出。 3、麻醉恢复后可指导病人手及前臂的伸曲活动。 4、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并及时处理。 (1)气胸:病人出现憋气、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 难,应高度警惕气胸的发生。 (2)臂丛神经损伤:观察患者肢体、手指的感觉及 运动功能,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3)血管损伤(主要是锁骨下动静脉、腋动脉损伤): 观察局部皮下有无血肿、淤斑,肢体远端动脉搏 动情况及末梢血运等。
股骨干骨折病人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是否合并颅脑、内脏的损伤及出血 性休克的发生。 尽快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进行输血、输液等治疗。 记录病情变化、治疗项目及出入量。 遵医嘱及病情给予镇痛药物。 保守治疗的病人应保持患肢外展位,抬高患肢,做好骨 牵引的护理。 疼痛减轻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及关节屈曲的功能锻炼。 准备手术的病人,遵医嘱及手术的要求做好常规准备。
二、术后护理: 定时监测病人血压、脉搏的变化,平稳后协助其半卧位; 观察手部血液循环状况,如指端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等, 定时监测桡动脉的脉搏; 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如发现皮肤苍白或 发绀、皮温降低及时通知医生; 保持有效固定,伤手一般保持在功能位,即腕关节背伸 30°,指掌关节屈伸45°,指间关节稍屈和拇指对掌位 (特殊情况例外); 腹部皮瓣的病人除附带固定外,还应用软枕垫起患肢,避 免侧卧位; 观察体温变化,倾听病人主诉,判断有无感染现象; 鼓励病人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指导病人进行手部关节的功能锻炼;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及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给病人讲解保持正确卧位的重要性,取得合作。 2、了解病人心理活动和需要,给予安慰、鼓励和 帮助。 3、局部以“∞”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的病人,经 常检查固定情况,保持有效固定,切不能压迫腋 窝过紧,防止压疮发生。 4、注意观察局部血运和手指活动情况。 5、手术病人做好术前准备。
三、健康指导 尽量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坐位时患肢不能盘腿。 翻身是尽量向健侧翻。 继续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术后3-4周,可在家属的协助下扶双拐下地,患肢 免负重,6个月可完全去掉双拐,患肢负重行走。 注意营养的摄入,合理搭配饮食,促进骨折的愈合 及机体的康复。 假体置换术病人应告知6个月内避免做内收、内旋、 外旋,避免屈髋大于90度的动作,如不宜坐低凳, 不宜用蹲式厕所,不宜做下蹲拾物动作,不宜做盘 腿动作,不宜做双腿重叠交叉动作(俗称“二郎 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