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机控制系统——chapter4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计算机控制系统——chapter4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t
k
k
e(t)dt e( j)T T e( j)
0
j0
j0
de(t
)
e(k)
e(k
1)
dt
T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可得到差分表达式:
u(kT
)
K
P [e(kT
)
1 TI
k
e(kT )
e( j)T TD
j0
T
]
简记为:(T为已知)
C
C :为系统工作频率
第三步:用合适的离散化方法由D(s)求出D(z) ;
第四步:将D(z)变为差分方程或状态空间表达式形式,并编 制计算机程序;
第五步:检查系统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用混合仿真的方 法检查系统的设计与程序编制是否正确。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3、后向差分法
推导1:级数展开z=esT, T很小。 得到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推导2:用一阶向后差分近似代替微分。 用向后差分近似代替 对两边作z变换有: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s z1 Tz
推导1:级数展开z=esT, T很小。
s 2 • z1 T z1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推导2:梯形法数值积分 积分控制器
用梯形法求积分运算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两边求z变换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D(z) D(s) s 2 Z1 T Z 1
若不符合要求则需改进设计,从以下几方面: ① 重选合适的离散化设计方法; ② 提高采样频率; ③ 修正D(s)的设计; ④ 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逻辑判断能力强的优势,对 控制算法作改进。
3、分析
不是按真实情况(即采样系统)来设计的,而是按模拟系 统设计的。因此称为间接方法。缺点:当T较大时,系统 实际达到的性能往往比预期的设计指标差。因此对T有严 格的限制。当对象是慢过程时,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按设计特点分为三大类: 1、模拟化设计方法 先设计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D(s),然后采用某种
离散化方法,将它变成计算机算法。 2、离散化设计方法 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或特性G(Z),根据所要
求的性能指标,设计数字控制器D(z) 。 3、状态空间设计法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利用离散状态空间表达式,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图4.3 PID控制器方框图
U(s)
1
D(s) E(s) K P (1 TI s TD s)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2、PID的作用
P-能迅速反映误差,消除大的偏差,比例系数KP大, 系统快速性好,静差减小,但不能消除稳态误差,且振荡 较强,甚至引起系统不稳定;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4、增量形式
所谓增量式PID,是对位置式PID取增量,这时数字 控制器输出的是相邻两次采样时刻所计算的位置值之差, 即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图4.2 数字系统模拟化结构图
D(z)-计算机调节模型;H(s)-零阶保持器,G(s)-被 控的连续对象;D(s) -等效的模拟调节器。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2)模拟化的目的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u(k )
K
P
[e(k )
1 TI
k j0
e(
j)T
TD
e(k ) ] T
k
K Pe(k) K I e( j) K De(k) (3-1) j0
KP 比例系数;
KI
KP
T TI
-
积
分
系
数
;K
D
KP
TD -微分系数 T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4.1.2 数字PID控制器的设计
PID控制器的数字化属于模拟化设计方法, 是由连续系统PID控制发展起来的。
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鲁棒性 (Robustness)好和适用面广等优点。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PID算法是指对偏差值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处理。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二、模拟调节器离散化的方法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离散化前后的频谱特性尽量接近) 双线性变换法;前向差分法;后向差分法;阶跃响应不变 法;脉冲响应不变法;零极点匹配映射法等。
1、双线性变换法 梯形积分法或Tustin变换法,是基于梯形积分
规则的数值积分法。
I-无差调节(消除小的偏差),只要系统存在误差, 积分控制作用就不断积累,并且输出控制量以消除误差, 因而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积分作用将能完全消除误差,但 是如果积分作用太强(Ti太小)会使系统的超调量加大,甚 至出现振荡,降低响应速度。
D-改善动态性能,对偏差的变化做出反应。减小超 调量,克服振荡,使系统稳定性提高,同时加快系统的动 态响应速度,减小调整时间。但对噪声敏感,且参数值难 以调整。 Td太大,易引起系统不稳定。
*控制效果好
由于在数字PID控制中使用了计算机技术,特别是 微型计算机的引入,可以得到非常满意的控制效果。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1、模拟PID控制器的理想算式
u(t )
K
p[e(t )
1 Ti
t
e(t )dt
0
Td
de(t )] dt
u(t)为控制量(控制器输出);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适用于常规的反馈控制系统,例如数字PID控制。
t tk kT; dt t T;
de(t) e(kT) e(k) e(k 1);
t
k
0 j0
代入微分方程 差分方程(算法)
返回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第四章 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4.1 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技术 4.2 数字控制器的离散化设计技术 4.3 纯滞后控制技术 4.4 串级控制技术 4.5 前馈-反馈控制技术 4.6 解耦控制技术 4.7 模糊控制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除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中有广泛应用外,还可 用于快速数字仿真及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2、前向差分法 推导1:级数展开z=esT, T很小。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s z1 T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双线性变换的特点:
(1) 应用方便。可用计算机算出D(z)的系数。 (2) 双线性变换不会引起高频混迭现象。 (3) 如果D(s)稳定,则D(z)亦稳定。(S平面的左半平面 映射为Z平面的单位圆内部) (4) 它不能保持D(s)的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高频段有 较严重的畸变。但低频特性保存完好。当T较小时, 具有较好的近似程度。
图4.1 计算机控制系统典型结构图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一、模拟化设计的过程 1、数字系统模拟化
问题:根据给定的系统性能指标和已知的对象 G(s)来设计出模拟控制器D(s), 再离散化为数字控 制器D(z) 。
(1)等效的模拟化结构图
如图4.2所示。
数字控制器:可以是计算机,工业控制机或数字控制器等。 连续化设计方法的假设是认为采样频率足够高(相对于
系统的工作频率),以至于采样保持所引进的附加误差可 以忽略,则系统可以用连续系统来代替。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D(Z)-数字调节器 Gp(S)-被控对象(过程)传递函数
返回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4.1.1 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步骤
工程上多数情况下被控对象是连续的。这样组成的计 算机系统人们称之为“混合系统”,习惯上也常称为“离 散系统”。如图4.1所示。 被控对象:其输入输出均为模拟量,是系统的连续部分。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讲义
第四章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3、差分处理
u(t )
K
p[e(t )
1 Ti
t
0 e(t )dt Td
de(t )] dt
当采样周期很短时,对连续系统的理想差分方程
作如下近似:
u(t) u(kT ) u(k)
e(t) e(kT ) e(k)
e(t) 为 被 控 量 与 给 定 值 的 偏 差 , e(t)=r(t)-y(t);Kp 为 比 例 增 益 , Kp 与 比 例 度 成 倒 数 关 系 , 即 Kp=1/δ;Ti为积分时间;Td为微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