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应用摘要抗生素是微生物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几十年以来,抗生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各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早已经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抗生素类药物现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所以,现在抗生素的滥用也愈发严重。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因此,本文通过对抗生素的概念、应用以及滥用的后果等进行阐述,然后提出解决滥用的措施,希望抗生素滥用的现象能够得到遏制。
关键词:抗生素;种类;应用;滥用;措施目录1 绪论 (3)1.1研究背景 (3)1.2研究目的和意义 (4)1.3研究方法 (4)1.4文献综述 (4)1.5论文架构 (5)2 抗生素的概念 (5)3 抗生素的应用 (6)3.1 抗生素种类 (6)3.1.1 青霉素类 (6)3.1.2 头孢菌素类 (7)3.1.3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8)3.1.4 大环内酯类 (8)3.2 抗生素应用 (9)3.2.1 抗生素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9)3.2.2 抗生素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0)3.2.3 抗生素的滥用危害 (10)4 统计人们对抗生素的使用 (13)5 统计结果分析 (14)6 结论及建议 (15)参考文献 (17)1 绪论1.1研究背景自从抗生素被发现以来,人类在预防以及治疗感染疾病方面就有了强而有力的抵抗致病性微生物侵袭的武器。
随着病原生物学以及病理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抗生素的各种各样不同的模型筛选以及方法被不断的发现并被运用,从而给抗生素的寻找和发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各种药理活性物质促使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得到不断的变化和扩大之中,给人类解决生存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尽管如此,抗生素仍然具有其毒副作用的一面,如果在应用过程中使用不当,将有可能会给患者或者应用的载体造成致病的影响。
有些患者可能会由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而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有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过敏现象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等。
因此,尽管抗生素具有治疗与预防以及保健等功能,但是仍然要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是希望通过对抗生素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不管抗生素是被应用于医药领域,还是被应用于其他领域方面的,通过对抗生素的相关概念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类型进行介绍后,分析当前世界上以及我国抗生素使用的状况,然后就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进行阐述,并最终提出解决的措施,以预防和降低抗生素的滥用现象,防止超级细菌的出现而导致人类无药可用。
1.3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等,对抗生素在相关文献中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然后举出几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进行分析,最后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后,最终提出解决措施。
1.4文献综述抗生素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1928年首先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人类其实在很早之前便有了一些关于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抑制或者杀灭的作用[1]。
但是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一直到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后,从此打开了抗生素这一扇窗,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就被发现并被应用于人类的疾病或者其他的抵抗细菌侵扰方面。
国外一直是走在抗生素的研制方面前沿,目前应用的许多种类的抗生素均由国外科学家,尤其是以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发现和研制的最多。
而我国大多数的抗生素仍然采取仿制为主,在我国的抗生素研制的创新产品或者发现的新的抗生素较少,其中青蒿素作为我国所发现并提取的抗生素为我国的抗生素的代表之一,随着我国的仿制能力不断增强之时,我国的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尽管如此,我国对于抗生素方面的发现和创新能力与国外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1.5论文架构本次论文的主要框架为:抗生素的概念介绍→抗生素的种类→抗生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抗生素滥用的危害→统计人们对抗生素的使用→提出解决滥用问题的措施。
2 抗生素的概念所谓的抗菌药物主要是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等)植物,动物等在内,在其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够在较为低微浓度下发挥选择性地抑制或者影响其它种类微生物功能的一类有机物质,抗生素以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2]。
以前人们常称抗生素为抗菌素,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渐发生以及抗生素的不断被广泛运用,其治疗面也在不断得到拓宽,人们发现其不仅在对细菌、真菌等菌类致病微生物能够发挥抑制和杀灭的作用,而且发现其还能够抑制和杀灭包括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类型致病微生物以及恶性肿瘤,因此后来抗菌素就逐渐被改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抵抗细菌以及其他各种致病微生物侵袭而造成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抗生素的应用3.1 抗生素种类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自从被人类发现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的需求,许多种类的抗生素也随之被发现并被得到应用。
到目前为止,抗生素的种类已经有了很多,抗感染药物可以分为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结核以及抗寄生虫药物。
抗细菌药物即为本次所研究的抗生素,抗生素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林可霉素类等[3]。
本章节将介绍几种在临床上运用得比较普遍的抗生素。
3.1.1 青霉素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能够作用于敏感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从而发挥干扰的作用,导致细菌细胞壁发生缺损,从而导致细菌体由于渗透保护屏障发生破坏而导致细菌出现肿胀、变形,然后在细菌自溶酶的激活之下促使细菌破裂溶解而发生死亡,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具有共同的作用机制,其对于繁殖期细菌作用最强,因为此时的细菌正在大量合成细胞壁,但是对于那些处于静止期的或者是已经合成细胞壁的细菌则作用较弱,因此临床上称之为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主要抗菌谱为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以及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一般而言,其主要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它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优点是杀菌作用较强,而且毒副作用较少,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使用较为安全,也不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
应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其作用的特点不同而适当使用,要按照每日剂量分次给药,提高T>MIC%(即超过MIC90浓度维持时间占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率),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这是作为应用本类药物的给药原则。
青霉素类典型的不良反应是有严重的过敏感应发生,例如过敏性休克等,除此之外,还可能有血清病、接触性皮炎、皮疹等,一般而言,对于一些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者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禁止使用[4]。
3.1.2 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相类似于青霉素类,能够与细胞内膜上主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进行结合,从而导致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过程中发生交叉连接,从而形成不了,导致出现细菌细胞壁合成发生障碍,最终引起细菌溶菌而死亡,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同时也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应用此类药物之时需要按照每日分次给药,提高T>MIC%(即超过MIC90浓度维持时间占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率),促使患者体内的杀菌效果能够达到满意即为其给药原则。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优点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较强而且毒副作用较少,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因此应用也比较广泛[5]。
头孢菌素类根据其化学特性以及时间的不同而分成几代不同的头孢菌素类,分别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以及第四代等,其中第四代具有较为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厌氧菌等具有较强的活性。
但是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者即刻发生反应史患者禁止使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还需要警惕双硫仑样反应,所谓的双硫仑样反应主要是指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用药期间或者在5-7天内出现饮酒或者饮用含有乙醇等食物患者,会导致患者出现酒精蓄积或者说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引起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尤其是一些患者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人们把这种在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之为双硫仑样反应。
3.1.3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抑制的作用,从而影响细菌细胞膜屏障功能,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
其主要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尤其是在细菌处于繁殖期以及静止期两个阶段,作用最强,但同时也具有抗生素后效应,氨基糖苷类药物能够对革兰阳性球菌以及革兰阴性杆菌具有明显的效果,当氨基糖苷类药物处于碱性环境当中之时会发生抗菌作用增强的情况,氨基糖苷类药物能够应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主要是过敏反应、耳毒性、肾毒性以及神经毒性等。
对于氨基糖苷类药物过敏或者有严重毒性反应患者禁止使用,有部分氨基糖苷类药物诸如奈替米星、妥布霉素等禁止适用于妊娠期妇女或者新生儿。
3.1.4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是14-16个碳骨架的大环内酯部分以及1-3个脱氧糖组成的一类抗菌药物。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能够有细菌核糖体中的50S亚基进行结合,竞争性阻断肽基转移与(或)移位作用,从而终止了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抑菌或者杀菌作用[6]。
本类药物的作用强弱受到浓度的影响较为严重,如果处于低浓度之时可发挥抑菌作用,但是当浓度较高之时,则可产生杀菌作用。
其抗菌谱较广,主要有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部分革兰阴性杆菌、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以及厌氧菌等。
能够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以及肝毒性、耳毒性等。
因此对本类药物过敏患者或者部分心脏病患者禁止使用本类药物。
3.2 抗生素应用3.2.1 抗生素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抗生素在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属于应用的最多和最频繁的药物之一,不管是在儿科还是在外科手术中,其应用都非常的广泛,自从1939年英国的医生发现青霉素以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以及制造的抗生素就已经达到了数千种之多,供应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也有百余种。
目前抗生素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被应用于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对于抵御和消除由细菌感染所带来的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从而避免由于感染而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但是事实上它不仅能够杀灭细菌,而且还能够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等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产生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一般而言,人们往往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