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大学64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河北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适用专业: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考试科目代码:647
考试科目名称:公共管理
特别声明:答案一律答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纸及其他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政府再造
2.第三部门
3.目标管理
4.税收效率
5.政府关系的拉焦尔模式
6.公共决策决断子系统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比较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区别。
2.为什么说绩效评估是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动力机制?
3.结合实际谈谈当前中国应该如何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4.公共部门为什么要引入战略管理?
5.利用公共选择理论解释政府公共决策失败或失效的主要成因。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要求层次清楚,每题不低于500字)
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公共决策的法制化?
2.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部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稳定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促进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
请利用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回答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同时谈谈你对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解。
2015年河北大学64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河北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适用专业: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考试科目代码:647
考试科目名称:公共管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政府再造
答: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政府再造要分别从目标、激励、责任、权力、文化五个方面入手,采取五C战略与之对应,进而通过变革途径完成再造。
2.第三部门
答: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
其组织特征包括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第三部门的兴起,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
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弥补政府缺陷,增加资源运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有助于扩大社会公平,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监督、协调作用。
3.目标管理
答:目标管理是指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其主要特征包括:
①面向成果的管理,即必须用目标来统一员工的意志和工作,让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将注意力转向组织的长期目标,并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分权与自我控制的管理,即必须赋予每个部门、每个管理人员独特的任务和职责;
③参与式管理,它要求上级部门充分发挥下级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各项管理决策中来。
目标管理能够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有利于整合组织内各种力量,改善各种关系,为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而努力。
4.税收效率
答:税收效率是指政府得到的税款与为其所付出的一切成本代价之比,既来自于征管方,也来自于缴纳方。
其内涵主要包括:
①税收效率意味着管理成本与遵从成本的最小化。
管理成本是指管理及调整现行税制所发生的官方成本;遵从成本是指纳税人为遵从税法或税务机关要求而发生的费用支出。
税收管理的运行成本相当于税收管理成本和遵从成本的总和,因此,实现管理成本与遵从成本的最小化是衡量税收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②税收效率意味着税收超额负担的最小化。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税收扭曲了资源配置,产
生抑制效应而形成的净损失。
有效的税收管理应该尽力减少超额负担的产生。
5.政府关系的拉焦尔模式
答:拉焦尔模式是指阐述政府间关系的一种模式。
在实践中,政府间关系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经历着不断调整的过程。
拉焦尔根据分权的程度将政府间关系分为了三种类型:
①政治性分权。
以联邦制为基础,其特征是财政上高度自主,权限基础是宪法而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首长通过选举产生。
②行政性分权,地方政府的法律基础在中央政府,地方必须从属中央,但并非完全依附中央。
财政上有部分自主权。
地方政府的首长在法律上依靠选举产生,有时也不依靠选举产生。
③地方在法律上根据中央授予的权限从事行政管理活动。
政治上,地方从属中央,地方首长由中央任命,地方政府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仅其存在取决于中央政府,而且在财政上也依附中央政府。
6.公共决策决断子系统
答:公共决策决断子系统又称中枢子系统,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组成,在整个公共决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公共决策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政策的最终决定者,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两个特点。
其主要作用包括:
①提出有关的政策课题。
公共决策的活动是从政策问题的分析开始的,决断子系统必须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中,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需要及时解决的关键问题。
②考虑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活动的成败,确定正确的政策目标是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一步。
③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
政策方案的设计需要科学性和技术性,必须由决断子系统根据政策课题的需要,组成高水平的咨询子系统,并为其设计工作创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④负责政策的最终决定。
这是决断子系统在公共决策活动中最重要的职责。
决断子系统必须具有决断的能力和魄力,能够高瞻远瞩,综合权衡,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比较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区别。
答: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
我国公务员制度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区别表现在:
(1)动因不同。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为克服资产阶级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所引起的行政弊端,防止官员腐败,保持政府工作连续性和效能而建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目的是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2)基本原则不同。
西方公务员制度强调“政治中立”,将公务员政治行为的限制列于行为规则之首;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公务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公务员中的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3)管理方式不同。
西方公务员制度独立于党派之外,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都是按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调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并把政治立场和思想品德放在考核首位。
(4)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
西方公务员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有专门机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