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基础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基础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保证儿童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良好习惯主要指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奠定了性格发展的基础,性格又不断地强化着习惯。

这种习惯与性格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不但会逐步形成其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其一生的命运。

我认为,如果要承认宿命论的话,那只有“性格宿命论”。

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个人的命运几乎无法摆脱它的控制。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山难移,性难改”。

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一、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

在培养学生这些习惯的时候,除了落实一日常规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这诸多习惯中,学习习惯的培养极其重要,抓好它可以促进学生其他习惯的养成。

下边,我就想重点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首先应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学生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

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每天的学习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

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

此外,还应该让学生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

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课外兴趣活动和上网查阅资料等。

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

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还要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和文体活动。

有的学生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

订计划要发挥学生积极性,我们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

计划定好后应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另外,计划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2、培养学生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不少学生,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果不好。

其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学生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学习任务。

这既要教师随时督促,更需要学生严格训练。

由于学生年龄不同、个性有异,每次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

因此要因人而异,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每次学习时间以20 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

开始,学生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可以进行必要的督促。

使学生学要学个塌实,玩要玩个痛快。

平时,可以教学生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

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及时总结。

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方法一:鼓励学生刨根问底。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许多问题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学生爱动脑子。

教师切切不可嫌学生嘴贫,冷漠对待。

最好跟学生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解决。

方法二:鼓励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由于学习任务多,学生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很少问几个“为什么”。

这时,不妨教给学生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个、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许多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往往只写一种。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

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问问题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4、培养学生善于请教的习惯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

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他人请教。

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

提问题总是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

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有的学生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

对这样的学生,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几次之后,就敢提问了。

5、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要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

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利用工具书。

遇到生字、生词和不懂的问题,多多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

让学生把工具书当成良师益友,掌握查阅搜集资料的方法。

这方面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

以上谈了几种学习习惯,仅供参考。

教师可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

那么,能不能给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要求,能不能认真地进行督促引导,能不能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是对教师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的一种考验了。

二、发挥“三结合”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儿童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

他们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这三者中,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有确定的教育内容,有一大批受过专门训练,懂教育、懂学生心理,知识丰富,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手段集中,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因此,家庭教育更有持续性与稳定性。

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优势,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则是通过新闻传媒、社会风尚、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对青少年的行为实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起着全面的影响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

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增加学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作为老师,我们要能够用远大的目光,宽容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培养每一棵幼苗。

我们坚信,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即便不会建成摩天大厦,那也一定会是幢幢高楼。

沐阳县陇集中心小学李军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一、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一)什么是习惯1、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二)习惯的分类习惯简单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徳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徳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

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

这个比喻非常好。

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1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乙培养儿童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婴儿期(0—3岁)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二)幼儿期(3 —6岁)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小学时期(6 —11岁)巩固和扩展婴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我保护的习惯。

我重点讲讲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我总结一个小学生学习好的三个关键要素是:1、学习的动力,就是爱学2、学习方法,就是会学习3、勤学习,就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习是学习好的保障。

小学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八个:1、明日学具,准备齐全我在西城区一所比较不错的小学做过一个调查,这个学校有一千个孩子,我在学校大门口站着看迟到情况,一千个学生竟然一个迟到的都没有。

等上课铃声一响,我就看见有八个孩子慌慌张张的往教室外跑,我就拦住他们问他们干什么去。

其中一个小男生说:我妈没把我的语文书装我书包里,我得回家取书”。

我又问另外一个:你干吗去?答:今天有体育课,我忘记穿运动鞋了”。

我问你们都是几年级了,他们说是四年级了。

我就说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

你们早应该在一、二年级就养成这个习惯。

2、今天任务,今天完成3、发现错误,及时改正有一个小男孩,挺聪明,但是数学总是80多分,没得到一回满分。

我就觉得奇怪。

后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个小男孩到四年级的时候,班上刚换了一个男班主任,这个班主任老师看了这个小男孩的数学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边来,说:过来过来,我考你一道题”老师问:“7心?”、男孩说:这太简单了,7X8= 58啊”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

老师说:你错了,你都错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个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说:怎么7X8 = 56啊, 我一直以为7X8 = 58呢。

”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

学习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识上的错误,所以家长和孩子不要怕学习上出现的错误,错了要马上改过来。

4、专心学习,珍惜时间六一节前我给孩子的家长咨询发现家长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孩子学习磨蹭。

我建议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写作业提出三个要求;数量、质量、时间。

以前家长和老师只对孩子写作业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但是现在不要忽视学习效率,重视学习效率就要重视学习的时间掌握。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现在北京的小学生近视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视情况非常严重。

我们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端正,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6、课前预习,单元复习小学生要从二年级开始培养这个习惯,这个对学习非常重要。

我这里提倡单元复习,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往往掌握的知识是分散的知识点,掌握系统的知识才会对学习的应用个更为有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