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__单糖、寡糖和多糖
H
O
H OH H
O
OH
H
OH
D-葡萄糖酸--内酯
CH2OH
HO H O
OH H O
H
H
OH
D-葡萄糖酸--内酯
3. 电解氧化(用来制备糖酸)
CH=O
COO1/2Ca
H
OH
CaBr2 , CaCO3
H
OH
HO
H
电解氧化 HO
H
H
OH
H
OH
H
OH
H
OH
CH2OH
CH2OH
D-葡萄糖酸钙 (钙片)
四、用硝酸氧化
反应的糖称为还原糖,呈负反应的糖称为非还原糖。
斐林试剂:硫酸酮和碱性酒石酸钾钠 土伦试剂:硝酸银的氨水溶液 本尼迪特试剂:
柠檬酸、硫酸铜、碳酸钠配制成
一、用斐林试剂、土伦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氧化
CH=O
COOH
H
OH
H
OH
HO
H
斐林试剂 or 土伦试剂 HO
H
or 本尼迪特试剂
H
OH
H
OH
H
OH
H
OH
1. 葡萄糖的变旋现象
一个有旋光的化合物,放入溶液中,它的旋光 度逐渐变化,最后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值,这种 现象称为变旋现象。
在乙醇中重结晶
在吡啶中重结晶
D-(+)-葡萄糖
-D-(+)-葡萄糖 (无结晶水)
在HOAc中重结晶
mp 146oC
浓缩 H2O
() -D-(+)-葡萄 糖的水溶液
放置
所得溶液 []D = 52.7o
CHO H OH
CH2OH
最小的醛糖
CH2OH C=O
CH2OH
最小的酮糖
植物
nCO2 + m H2O 动物
叶绿素
h
Cn(H2O)m + nO2
Cn(H2O)m nCO2 + m H2O + 能量
2. 单糖的构型 葡萄糖有四个手性碳原子,因此,它有24=16个对
映异构体;果糖有三个手性碳原子,有8个对映异构 体。
CH2OH 果糖脎
生成糖脎的反应是发生在C1和C2上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D-(+)- 葡萄糖
CH=O HO H
HO H H OH H OH
CH2OH
D-(+)-甘露糖
同一种脎
CH2OH CO
HO H H OH H OH
CH2OH
D-(+)- 果 糖
成脎反应的应用:
* *** CH2 CH CH CH CH CHO OH OH OH OH OH
葡萄糖
(1)相对构型法------D/L标记法
已知甘油醛有旋光性,一个右旋,一个左旋,为
了方便,人为规定如下表示:
CHO
CHO
H * OH
HO * H
CH2OH
CH2OH
D- (+)
L- (-)
对于其它化合物的构型,通过不涉及C*断键的化学 反应,与标准物质的两个构型中的一个联系起来,也 即可以由甘油醛以逐步增加C原子的方式来推导。
哈武斯式
HOCH2 O
OH
HO
OH
OH
-D-(+)-葡萄糖 37%
OH C OH OH
HO OH
CH2OH D-(+)-葡萄糖
~0.1%
HOCH2 O OH
OH HO
OH
β-D-(+)-葡萄糖 63%
三、葡萄糖环型结构的画法--哈武斯透视式
1CHO
2
3 4
HOC6 H2
54 2 3
1
CHO
5
6 CH2OH
第二节 糖的递增反应 ----克里安尼氰化增碳法
第三节 糖的递降反应
第四节 差向异构化
在弱碱性条件下,糖中与羰基相邻的不对称碳 原子的构型发生变化,这称为差向异构化。
差向异构体:在含有多个C*的对映异构体中, 相应的C*只有一个构型不同,而其它的构型均相同 的糖称为“差向异构体”。如以下为C2的差向异构体。
编号最高的手性碳的基团中 H-左,HO-右,D系列 H-右,HO-左,L系列
实例
CHO
H
OH
CH2OH
系统命名 习惯命名法
(2R)-2,3二羟基丙醛 D-(+)甘油醛
类别 丙醛糖
CHO
H OH H OH H OH
(2R,3R,4R)
-2,3,4,5四羟基戊醛
CH2OH
D-(-)-核糖
戊醛糖
实例
系统命名
糖的定义和分类
1. 定义: 多羟基的醛或酮或经简单水解能生成这类醛酮
的化合物称为糖。
单糖
糖
寡糖
多糖
单糖: 寡糖: 多糖:
不能再水解为更小分子的多羟基醛和多羟 基酮。如葡萄糖、果糖等。 能水解为二、三个或几个单糖的碳水化合 物。如:蔗糖、麦芽糖、棉子糖等。 水解后能生成若干分子单糖的碳水化合物。 如:淀粉、纤维素。
(5) 能与斐林试剂、土伦试剂、H2NOH、HCN、Br2水 等发生反应。(有醛基)
葡萄糖的链式结构无法合理解释上述各种特性
3. 糖环形结构的提出 环状半缩醛、半缩酮的启迪,糖环形结构的提出。
HOCH2CH2CH2CHO
H O OH
HOCH2CH2CH2CH2CHO
H O OH
哈武斯式
费歇尔投影式
CH=NNHC6H5 NNHC6H5
CH2OH 葡萄糖脎
CH=NNHC6H5
NNHC6H5
HO
H
H
OH
H
OH
CH2OH
C6H5NH N H N C6H5
1
N
2
HO 3 H H 4 OH H 5 OH CH2OH
6
CH2OH O 3 C6H5NHNH2
CH2OH 果糖
CH= NNHC6H5 NNHC6H5
2
1
H3
OH OH
-D-呋喃葡萄糖
四、葡萄糖的构象式
哈武斯式
构象式
HOCH2 O
OH
HO
OH
OH
HO HO
CH2OHO
OH OH
-D-(+)-葡萄糖
哈武斯式
构象式
HOCH2 O OH
OH
HO OH
HO
CH2OH O
HO
OH
OH
β-D-(+)-葡萄糖
五、果糖的结构
1 CH2OH
CH2OH
2C O
I(OH)3
R'
RCHO + R’CHO + H3IO4
第七节 单糖的还原
一、糖→糖醇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CH2OH
H
OH
H2 ,兰尼Ni , HO
H
or NaBH4 H
OH
H
OH
CH2OH
D-葡萄糖醇 (L-山梨糖醇)
第八节 形成糖苷
环状糖的半缩醛羟基能与另一分子化合物中的羟 基、氨基或硫羟基等失水,生成的失水产物称为糖苷, 也称为配糖体。由葡萄糖衍生的糖苷叫葡萄糖苷,失 水时形成的键叫苷键。
CHO H OH HCN
CH2OH
D- (+)
CN
CHO
H OH ①H2O/H+ H OH H OH ②Na_Hg H OH
CH2OH
CH2OH D_(_) 赤藓糖
CN
HO H
H OH
①H2O/H+ ②Na_ Hg
CH2OH
CHO OH H
H OH CH2OH
D_(+) 苏阿糖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还可以从D-(-)赤藓糖导 出2个D-戊醛糖;D-(+)苏阿糖、D-(-)苏阿糖导 出2个D-戊醛糖,共有4个 D-戊醛糖;若继续推导可 以导出8个己醛糖。
第二十一章 单糖、寡糖和多糖
exit
本章提纲
概述 第一节 单糖的结构和命名 第四节 差向异构化 第五节 形成糖脎 第六节 糖的氧化反应 第七节 单糖的还原 第八节 形成糖苷 第十二节 葡萄糖的构象分析 第十四节 双糖 第十七节 纤维素 第十八节 淀粉和糖原
概
述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淀粉, 纤维素等都是碳水化合物。之所以称之为“碳水化 合物”,是因早些时候发现这类化合物都是由C、H、 O三种元素组成,且都符合Cn(H2O)m的通式,所以称 之为碳水化合物。这就是其最初的涵义。但后来发 现:有的不符合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例如:鼠李糖 C5H12O5(甲基糖);脱氧核糖C5H10O4。因此,碳 水化合物已失去原有的涵义。
O
O
HO 3 H
HO
H 4 OH
OH
H 5 OH
OH
6 CH2O H
CH2OH
HOH2C
O CH2OH
HO OH
OH
α D ( ) 呋喃果糖
HOH2C
O OH
HO CH2OH
OH
β D ( ) 呋喃果糖
单糖的反应
一 糖的递增反应 克里安尼氰化增碳法 二 糖的递降反应 1) 佛尔递降反应 2) 芦福递降法 三 差向异构化 四 形成糖脎 五 氧化 六 还原 七 形成糖苷 八 酯化反应
1. 用来鉴别各种糖(因为不同的糖脎结晶形状不同, 熔点不同,形成的时间也不同)。糖脎都是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