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2019年12月整理
篇一
核心素养,不外乎就是一个人本身的修养,核心素养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像是道德、谈吐举止、知识技能、思想境界等等都包括在内,但核心素养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更加注重整体,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定[1]。

核心素养已经不再像双基和三维那样的具体,转而指向的是一个全人的、全思维的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天赋和智力的量化,更注重的是后天培养的一种核心的文化素养。

因此,要培养核心素养也应该从整体入手,某一方面的突出并不能代表核心素养的提高。

而小学美术正是这样一门考验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学科,因此小学美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美术不同于数理化,数理化的问题总会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但美术却没有,美术作品向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因此,在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大家说出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而且要对那些新的、独特的,哪怕是有些偏离主题的见解都要予以鼓励,因为思维的发散性和角度的独特性是美术课所必须鼓励的。

还有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少学生的绘画功底确实偏低,画出的作品也差强人意,但美术老师一定要从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可以采用“美术角”等方式,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这对
于学生来说会获得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创作和学习的热情。

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把提升学生气质和审美品味,激发学生创造性,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作为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以“因材施教,因人授课”、“氛围轻松,寓教于乐”、“善用科技,科学结合”和“寻找优点、善于鼓励”的四种手段,力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其适应时代和社会新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篇二
摘要:如今,美术课堂教学已走进核心素养时期,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

在新时代下一场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的变革也悄然而至,从2000年课程改革以前的双基落实,再到2000-2015年的三维目标,直到现在,核心素养已成为美术课堂上的指挥棒。

本文将通过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力求探索出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引言
核心素养,不外乎就是一个人本身的修养,核心素养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像是道德、谈吐举止、知识技能、思想境界等等都包括在内,但核心素养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更加注重整体,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定[1]。

核心素养已经不再像双基和三维那样的具体,转而指向的是一个全人的、全思维的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天赋和智力的量化,更注重的是后天培养的一种核心的文化素养。

因此,要培养核心素养也应该从整体入手,某一方面的突出并不能代表核心素养的提高。

而小学美术正是这样一门考验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学科,因此小学美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那么,小学美术如何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
开展教学呢?
一、“因材施教,因人授课”
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每个人的个性天生就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兴趣爱好、气质、能力以及梦想等各个方面,这也正是我们必须采取“因材施教,因人授课”的理由。

因人授课的意思并不是说不同班级的教学内容不一样,而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根据每个班氛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3]。

这样既考虑到了不同班级之间学生的不同,又顾虑到了期望的目标同实际造成的结果之间的差距。

老师根据完全相同的课堂内容,却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做出改变,避免一成不变的上课模式,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得这堂美术课异彩纷呈。

二、“氛围轻松,寓教于乐”
每个人天生都会有创造的欲望,而美术课正是发挥学生才能的舞台,但是很多时候导致学生不敢展示自己的原因正是因为过于严肃的课堂气氛。

美术课的课堂氛围因该是轻松而快乐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氛围轻松,寓教于乐”,而要想达到这种氛围,其实不妨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小游戏。

例如: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就是“大家一起画”,若是老师干巴巴的讲解绘画方法无疑就会使学生听得无聊,这时候不妨设计这样一个游戏,选一组同学,老师想一种动物,然后让第一名学生将其画在纸上,然后接下来的每个同学都只能看前面那个同学的画来猜测是什么并
自己重新画,直到最后一个同学看看还能不能猜出原本的动物;或者老师找一个小故事,然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漫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等等。

这样的小游戏会使得学生们兴致高昂,并且也在娱乐的同时学到了内容,而且印象还会较为深刻。

三、“善用科技,科学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上课的形式也已经开始不断的发生变化,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普及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美术课除了创造外,还有一部分就是鉴赏,多媒体播放设备无疑为这种鉴赏提供了相当程度的便利。

例如:晋江二小苏艳秋老师执教的湘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一课中,多次利用多媒体播放恐龙的图片、视频,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让学生驰骋于远古恐龙时代,在想象空间飞翔,激发他们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审美认识、情感态度去识读恐龙图像。

但是,美术课的教学也不能一味的依赖这些科技,否则教师就彻底沦为了课件播放员,就完全本末倒置了。

四、“寻找优点,善于鼓励”
美术不同于数理化,数理化的问题总会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但美术却没有,美术作品向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因此,在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大家说出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而且要对那些新的、独特的,哪怕是有些偏离主题的见解都要予以鼓励,因为思维的发散性和角度的独特性是美术课所必须鼓励的。

还有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少学生的绘画
功底确实偏低,画出的作品也差强人意,但美术老师一定要从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可以采用“美术角”等方式,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这对于学生来说会获得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创作和学习的热情。

结束语:
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把提升学生气质和审美品味,激发学生创造性,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作为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以“因材施教,因人授课”、“氛围轻松,寓教于乐”、“善用科技,科学结合”和“寻找优点、善于鼓励”的四种手段,力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其适应时代和社会新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艺, 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 2015(9):17-23.
[2]宋关华.小学美术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 2013(9):203-204.
[3]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0,(01):53-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