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
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
密不可分。在长期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分类体系
的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于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
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
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
短,包括教学方法自身在内的教学各个环节正处于摸索之中,所以,
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
纵观10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历程,研究的深度、广度和西方现
代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若干理论问题都没有进行科学的界
定和分门别类的研究,完善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①对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完善的理论体
系,人云亦云,在多篇研究文献中,在同一层次上阐述同一个问题,
并不罕见。例如,关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很多文章介绍其内
涵和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论述的深浅程度基本一致,没有新意。②
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普遍运用的典型教学方法研究力度不够,单
纯就一种方法进行研究,缺乏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虽然强调了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忽视了综合性和互补性。③某些基本
概念认识模糊,甚至出现歧义。例如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
方式、教学手段等概念认识不清,在一些研究文献中可见将教学模式
混同为教学方法的现象。
(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亟待健全
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起步已有20多年,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也进
行了多方的探索,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分类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分类依据不够科学。
合理的分类是构建、完善教学方法体系的基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
分类注重教学外部形态和知识的呈现形式,忽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
法的关系,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对象是教学方法选择的
基本标准,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教育对象,包括教育对象的规模、
参与程度等等。(2)内部的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尤其是从国外引
进的新的教学方法没能有机地融入我国职业教育方法体系之中,教学
方法的内容显得陈旧。教学方法分类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教师
对教学方法选择的行为,也即教师能否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与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程度。
(三)教学方法改革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近年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建设、课程结构体
系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有长足进展。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
教育相继颁布了统一的专业目录或指导性的专业目录。近年教育部建
构了中等职业学校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将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
变成模块化课程结构,增强了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柔性化,同时编写
了相应的教材,改变了按原有学科体系构建教材的定势,实现了教材
内容体系综合化、模块化。相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职业教育教学
方法改革进展很慢,在全国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行动,各级各
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短期利益,把更多的精力
和财力投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改革
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因此,教学方法改革长期以来处于徘徊不前的
状态。而日常的教学方法改革往往是任课教师自发地进行摸索,进行
局部、点滴的方法革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四)我国职业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
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
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现代职业
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核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
导、协调。职业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教学模式不改变,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
(五)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
我国职业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城市与县级职教中心目前
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这些学校一般是由城镇或农村的普通中
学转制而来,而高等职业学校多是“三改一补”或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二级
学院、职教系。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载体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
学为主体,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适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
能力分组制、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
(六)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影响了职业教育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采取高考制,而且近年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困难,
学生、家长、学校都把焦点集中到了升学率上。“3+X”或“3+综合”考
试,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考核只是附加
项目。高考的方向、模式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的运用。为了提高升学
率,怎么考,就怎么讲;考什么,就讲什么。如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方
法,把以知识教育为主转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轨道,将会导致
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升学率降低,这样不仅影响学校的生存,
也影响学生的前途。基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高考制的实施,任何
一所职业学校也不敢放手大胆地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
革新,只能在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局部的试验,以渗透新的教学理念。
(七)现有职业教育师资素质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如下弱点,阻碍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①我国职教师资队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培训,
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没有达到要求,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不是经
过严格的考核,而只是经过常规的认证。②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
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
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全
面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
践教学常常是一体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例如行为导向教学法既教理论,又教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
一个过程展开。
(八)学科本位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

教学方法指向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教育
的价值观决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此同时也就决定了教
学方法的选择。此外,教学内容及教材与教学方法是统一的,方法总
是特定教材的方法,教材总是方法化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没有
完全摆脱学科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尽管改革力度较大,但在课程内容
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仍然带有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
育课程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改革没有明显的进展。学科体系
的课程与教材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
在思想观念上就给新教学法的引进带来很大的障碍。从学生的角度来
说,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普遍缺乏对新教学法的适应;从教师的
角度来说,实施新教学法需要应付两种不同的课程体系,这确实是一
件相当吃力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