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根本政治制度是

根本政治制度是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一、教材分析
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且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的权利有了制度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0页“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表明我国权力机关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国家机关分工实施,各司其职,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权力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权力机关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统一行使权力,又有利于其他国家机关在集中指导下依法行使民主职权。
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2.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
(1)含义:在民主上的集中和集中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具体表现:
①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
②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2)地位:
以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师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61页“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关系?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1)
(2)
(3)
(4)
4、实践证明,我国的国体和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当堂检测
1、我国的政体是( )
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2)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这表明我国中央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工实施。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统一。
教师活动:根据上面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发言。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又一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008年2月25 ~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九、板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编写与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我国的政体
(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1.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2.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4.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预习内容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
(1)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的的组织形式。
(2)我国的政体是。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四、学情分析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接触的较多一些,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接触相对较少,有些学生对它认识很少,这样在教学中就有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基础知识逐个分析以达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全面了解,以便解释生活中政治现象。
五、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虽然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两者在内容、地位、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为了便于同学们的理解与掌握,下面就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加以介绍。
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 )
A.依法治国B.对人民负责C.民主集中制D.三权分离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
①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十、教学反思
教学中依据教材给提供的材料,把教学内容和有关材料结合起来,充分的做到理论和材料的结合。同时把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材料,时事融入到课堂中来,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政治编写人:高志强
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来的,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2)表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负责,受人民监督。
(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四)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联系大量政治生活实际,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