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码头面层工程 第一章 总则 1.1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 1、《华能海门煤炭中转基地工程2号煤码头标段施工合同》 2、《2#煤码头道路堆场平面图》《混凝土板块划分图》《道路堆场剖面图及铺面结构图》《混凝土板块结构图》《板边及角隅加强结构图》,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3、规范和标准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及其局部修订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98)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 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码头面层工程 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 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TS271-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汕头港海门港区华能煤炭中转基地工程-2#煤码头陆域形成地基处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国家及省市地方颁布的其他有关技术规定 经甲方确认的施工企业标准、规程和规定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5、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第二章 工程概述 2.1 工程概要 2.1.1工程名称:华能海门煤炭中转基地工程2号煤码头工程道路与堆场面层工程 2.1.2发包单位: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1.3设计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 2.1.4监理单位:广州华申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2 工程概况 2.2.1 概述 道路与堆场主要分为四大块施工区域, 编号 分类名称 建筑面积(㎡) 备注 1 后方道路铺面 3862.4 现浇混凝土刚性面层 2 维修场地铺面 3226.3 现浇混凝土刚性面层 3 码头前沿铺面 8752.6 现浇混凝土刚性面层 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码头面层工程 4 预留场地铺面 10189.27 暂不做面层
1)后方道路区:C35混凝土板300mm,水泥稳定石屑250mm,级配碎石垫层150mm。 2)维修场地区:C35混凝土板300mm,水泥稳定石屑250mm,级配碎石垫层150mm。 3)码头前沿区:C35混凝土板350mm,水泥稳定石屑250mm,级配碎石垫层150mm。 4)预留堆场区:暂不做面层。
2.3质量标准: 本工程施工应符合施工图纸及相关要求的规定,本工程施工质量按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达到合格等级。 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码头面层工程 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3.1材料加工与转运 本工程混凝土搅拌站设在电厂2号门岗外100m处,距施工现场2km,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车运送至施工现场。 3.2供电 项目部已经在现场设置配电箱,用于磨面机、振捣棒、照明等施工需求用电。 3.3施工平面布置图(后附) 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码头面层工程 第四章 施工总体部署 4.1施工总体布置的原则 本工程的特点主要是工期紧凑,各工序之间交叉作业较多。因此,必须合理紧密安排各工序的衔接。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施工总体安排的原则是: (1)必须满足节点工期要求及总工期目标; (2)有利于组织流水作业,以结构分段为流水步距,尽可能均衡施工;
4.2工程总体目标 于2011年12月31日完成工程主体施工
4.2.1工期目标 争取于9月30日前完成1#煤码头向综合码头方向60米内全部混凝土面板施工。
4.2.2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及工程所在地地方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例,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的合格要求。
4.2.3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制于千分之一,杜绝一切伤害事故,实现施工全过程安全生产。 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业主的要求执行。
4.3总体施工顺序 总体施工顺序为由1#煤码头向综合码头方向流水作业,先完成码头前沿区、再进行后方堆场及道路区施工。 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码头面层工程 4.4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各工序间的逻辑顺序安排编制施工总流程:
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铺设级配碎石垫层 施工前准备工作
基底整平碾压 整平碾压级配碎石垫层 铺设水泥稳定层 整平碾压水泥稳定层
安装混凝土面板模板
切割伸缩缝 分项验收
浇筑C35砼
放线测量 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码头面层工程 第五章 施工方法 5.1基线复核及控制测量 5.1.1施工流程
5.1.2施工方法 1、控制点的确认 本工程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根据需要可以转化为施工坐标系。设计高程系统采用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该基准面在85高程基准面下0.72m; 根据合同文件的要求,首先与监理单位进行控制基点和水准点的交接,由监理工程师提供测区内的原始基准点和基准线的基本数据,经我司复核、验算无误后将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以此做为工程测量的控制依据,进行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系统的设立和展开。 2、控制系统的设立 (1)在综合码头和1#煤码头上不易被破坏和产生沉降的位置放出基线点做为平面控制点。以此基线放出各混凝土面层边线(即模板安装边线)。并在水泥稳定层设立轴线点,以便于拉线确定边线。 (2)在综合码头上和1#煤码头上各放出一个高程控制点,控制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标高。
施工准备 引测基线点 控制点移交复核 工程基线复核 施工控制 施工复核
测量基站施工 测量放线施工流程图 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码头面层工程 5.2道路与堆场面层工程施工 5.2.1基底整平碾压施工 (1)本工程基底整平碾压施工分为棱体石整平碾压和开山土石整平碾压。 (2)棱体石整平采用挖掘机对10-100kg块石进行整平,并采用激振力为200-400kn的振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施工,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每层碾压6遍,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1/3轮宽,轮迹补满一个作业面为一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应控制在4km/h以内,碾压时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3)开山土石基底经普夯或强夯过后,将其补填至设计标高,采用铲车进行整平,并进行分层碾压施工,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碾压施工技术要求同上。 5.2.2级配碎石垫层施工 (1)级配碎石摊铺前,基底表面应适当洒水,保持湿润。级配碎石运至现场后采用挖掘机进行摊铺整平。在摊铺整平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应及时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及横坡坡度,合格后,再继续摊铺。
(2)经摊铺与整平后,立即在级配碎石垫层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级配碎石的表面始终保持潮湿,当级配碎石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0.5%~1%)时进行碾压。如表面水蒸发得快,需要及时喷洒少量的水,以级配碎石表面润湿为准。
(3) 碾压采用激振力为200-400kn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碾压6遍,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1/3轮宽,轮迹补满一个作业面为一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应控制在4km/h以内。在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边角(如柱边、墙边等)需采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夯实处理。 5.2.3水泥稳定层施工 (1)基层为水泥稳定石屑(水泥剂量不小于6%),7d浸水抗压强度≥4.5MPa,压实度≥97%。施工前,应在下层顶面撒少量的水泥。水泥稳定石屑基层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 (2)拌和料按设计配合比规定用量,必须确保拌和料达到最佳含水量。 (3)拌合料采用翻斗车运至现场,用挖掘机进行摊铺整平,在摊铺整平过程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码头面层工程 中,现场技术人员应及时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及横坡坡度,合格后,再继续摊铺。 (4)拌合料摊铺、整平后,立即进行压实。碾压采用激振力为200-400kn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碾压6遍,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1/3轮宽,轮迹补满一个作业面为一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应控制在4km/h以内。在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边角(如柱边、墙边等)需采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夯实处理。由两侧向路中碾压,先压路边两三遍后逐渐移向中心。 (5)碾压过程,设置施工警示牌,禁止一切车辆驶入稳定层施工范围。 (6)若碾压中局部有“弹软”现象,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则适量洒水,整平压实。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度大于规定值。 (7)分段进行施工时,街接处留一段不压,供下一段施工回转机械之用。接缝施工时,将首一段施工未端的斜口铲除,使稳定层端头面与路床垂直,再进行下一级摊铺,或预留50cm不碾压,待重新连接铺筑后一并压实。 (8)水泥稳定石屑采用淋水进行养护,养护期间限制重车通行,其它车辆的车速不超过30km/h。 5.2.4现浇混凝土面层施工 5.2.4.1模板及钢筋工程 1、模板选取材料 模板采用25cm槽钢,弯道等非标准部位宜采用木模板。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企口缝则其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1mm,木模板±2mm。 2、模板安装工艺 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对模板边线进行测量放线,安装模板时通过拉线控制模板顺直情况。因本工程采用25cm槽钢做模板,因此槽钢下方需加垫枕木,以用于加高模板达到设计要求板厚。初步安装完毕模板后,采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控制,确保模板顶面高程高差不大于±2mm。 模板外侧采用木方斜撑加固,模板底边打设钢筋,用以加固模板,以免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