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临床应用
技术力量 5、使用抗凝剂者 6、有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者
分娩镇痛注意事项
1. 嘱产妇区别感觉,痛觉 2. 对药品质量和药品性质进行严格筛选 3. 摸索安全剂量 4. 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屏气 5. 宫口开大2-3CM插管 6. 插管成功后人工破水,观察羊水性状 7. 产程中可加用催产素缩短产程 8. 产妇间断吸氧 9. 30-60,肛查一次 10.全程胎心监护 11.开放静点
2、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能满足整个产程
镇痛需要。
3、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分娩过程。
4、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
5、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分娩镇痛的意义
分娩镇痛—— 医疗服务(人性化服务)
产妇—— 减轻产痛,享受分娩得子的欢乐
医院—— 提供了高层次医疗服务,提高
市
场竞争力
麻醉科——有利于学科发展,提高麻醉医 师的地位
பைடு நூலகம்
妇产科——增加病源,提高知名度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分娩镇痛的适应征
无剖宫产的适应症 无硬膜外穿刺的禁忌症 产妇自愿
分娩镇痛禁忌症
1、因各种理由产妇拒绝麻醉 2、穿刺局部或全身感染 3、凝血功能障碍 4、不具备母婴监护,麻醉意外抢救手术设备,
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
第二产程 来自宫颈扩张的疼痛逐渐减轻而代之
以不自主的排便感。特点为疼痛部位 确切,集中在阴道、直肠、会阴,性 质如刀割样锐痛。
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
第三产程 子宫容积缩小,宫内压下降,会阴
部牵拉消失,产妇感到突然松解,产 痛明显减轻。
影响分娩痛的因素
◆ 身体因素 ◆ 生理生化反应因素
生殖系统神经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子宫体感觉神经 腹下神经丛
腔神经丛 下胸段交感干
腰段交感段 主动脉神经丛
T11T12L1脊神经 中枢
产痛的神经传导
子宫体运动神经
T5 — T10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子宫体内有神经装置自动调节宫缩
子宫颈感觉、运动
S2—S4副交感神经传导
阴道上部感觉神经
分娩镇痛国内外概况
国内外分娩镇痛的开展概况
美国,产时镇痛主要以单纯硬膜外 镇痛为主,由1981年的9%~22%上升到 1997年的21%~50%。
英国,1970年后,分娩镇痛率达98%。
分娩镇痛国内外概况
中国分娩镇痛开展概况 我国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出生
新生儿人数约2000万,可推断我国的 分娩镇痛率不足1%,剖宫产率却高达 5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椎管内阻滞的 分娩镇痛率高达60%,剖宫产率却在 20%以下。
S2—S4副交感神经传导
阴道下部
阴部神经
阴道无运动神经支配
疼痛对分娩的影响
产妇过度紧张 换气过度 呼吸性碱中毒 氧离曲线左移
血红蛋白释氧下降
喊叫 机体消耗↑ 代谢性酸中毒 胎盘血流下降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 血管收缩,HR↑ 胎盘血供↓ 宫内缺氧
胎儿窘迫
剖宫产对母婴的危害
◆ 心理因素 ◆ 文化和种族因素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即确定2015 年“人人享受生殖健康”的全球共同的奋斗目 标,提出“分娩镇痛,人人有权享受”的口号, 从提高医学服务质量而言,分娩镇痛势在必 行。
无痛分娩并不能真正完全做到无痛
过去所谓的无痛分娩,现在一般不用,多用 分娩镇痛一词较为合理,事实上,椎管内镇 痛的确可以达到完全无痛的分娩境界,但综 合考虑分析,完全无痛的分娩对产程、产力、 宫缩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让病人保留宫缩 感觉和轻微宫缩痛利于分娩。产妇在第二产 程可以主动屏气用力配合助产士,但VAS评 分不应超过5分,另外,使用分娩镇痛的提法, 也利于临床实施中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开展分娩镇痛的注意事项
更新观念、重视分娩镇痛 宣传分娩镇痛(孕妇学校、发放宣传小
册子、媒体宣传等) 建立分娩镇痛服务体系 1. 工作场所与环境 2. 人员配备 3. 政策与规章制度
操作过程
操作前开放静脉 宫口开至 2-5cm 时行CSEA操作 L2-3间隙穿刺 蛛网膜下腔注射0.2%罗哌卡因3 mg 硬膜外腔头向置管4cm,固定硬膜外管 注药后30分钟,将PCA泵接于硬膜外
剖宫产术产时并发症: 术中出血 脏器损伤 羊水栓塞 麻醉意外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 产后出血 子宫切口裂开 腹壁和子宫切口感染 产褥感染
剖宫产术后婴儿并发症:剖宫产儿综合征 产伤
镇痛分娩势在必行 给产妇无痛分娩的权利
理想的分娩镇痛标准
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分娩镇痛委员会ACOG指出:
1、对母婴无影响
对分娩疼痛的传统观念
分娩必痛 Natural pain .Good pain. 分娩是人生经历中最严重的痛苦。每一次宫缩,产妇
得忍受一次痛苦。 50%抱怨很厉害和无法忍受的痛苦 35%感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15%轻微疼痛 90%的孕妇对分娩有不同程度的恐怖感
产痛的神经传导
分娩镇痛临床应用
产痛是自人类出现即伴随母亲的痛苦,减轻 或者消除产痛是近百年来医学领域不短探索 的目标。在疼痛指数中,产痛仅次于烧灼伤 痛而位居第二。第十届世界疼痛医学大会明 确将疼痛列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 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分娩镇痛的发展史
1846年10月16日美国Morton医师最先在麻 省总医院演示了应用乙醚吸入实施外科手 术麻醉,这一天成为近代麻醉学历史的开 端。
分娩痛的程度
大多数初产妇和经产妇在阴道分娩时都会感 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大约有50%的产妇分娩 时感受到剧烈疼痛,认为难以忍受(其中 20%的产妇感到极其严重的疼痛,甚至可达 “痛不欲生”的地步。
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
第一产程 疼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及宫颈和
子宫下段的扩张。疼痛部位主要发生 在下腹部和腰部。在宫颈扩张到7~ 8cm时最为剧烈。
1847年10月,Simpson医师把三氯甲烷进行 分娩镇痛的观察结果发表在《柳叶刀》杂 志上,至此标志着分娩镇痛历史的开端。
分娩镇痛的发展史
1938年美国的Graffagnino和Seyler行腰部 硬膜外阻滞完成了分娩镇痛。
1961年Bromage证明了分娩时产痛的脊髓传 入通路,推动了腰部硬膜外镇痛技术的应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