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渔洋简介

王渔洋简介

王士祯简介
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

新城(今桓台县)人,因新城在明清两代属济南府,常自称济南人。

清初杰出诗人、文坛领袖。

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诗宗。

书法高秀似晋人。

论诗创神韵说。

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

擅长各体,尤工七绝。

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

他五岁入家塾读书。

六七岁的时候读《诗经》。

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文名渐著。

23岁游历济南,他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

后人将大明湖“秋柳园”,指为王士祯咏《秋柳》处。

王士祯的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散文、词也很出色,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他提出的神韵诗论,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

所传诗文中,有不少题咏济南风物,记叙济南掌故之作。

曾为蒲评点《聊斋志异》并题诗共勉。

康熙帝称赞他“诗文兼优”,并破格任用。

王士祯为官以“清、慎、勤”为座右铭,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

他一生著述达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蚕尾集》、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渔洋文略》、《渔洋诗集》、《带经堂集》》。

据《山东通史》、《桓台县志》等资料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