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浅析农业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之一,我国的农业发展
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可持续发
展,必须要解决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源的
循环利用,生物防治农业病虫害扥等,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赖农业机械化而实现。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信息化
0.前言
我国正处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结合我国具体的发展情况,选
择最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自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的各
项事业发展均以其作为发展的衡量,农业发展同样需要走可持续发
展道路,要以农业发展为主,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
机械化生产,提高自动化作业能力,所以,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及重要力量。
1.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农业资源丰富,人口多,但是人均占有率不足,
粮食产量提高无法解决我国面临的粮食危机,安全问题严重。
其次,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农业环境问题严重,耕地面积逐
年减少。
再次,我国农业用水不足,尤其是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突出,
同时,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对淡水利用率差,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农副产品加工安全问题突出,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
及发达国家的1/4,农产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影响长远发展。
2.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2.1是合理充分利用淡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有效措施
首先,发展农业机械需要淡水资源为依托。
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资源占有量仅2300立方米,相当于
世界水平的25%,人口与水资源矛盾日益紧张,淡水利用量过多,
导致北方地区一些河流出现断流现象,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影响我
国农田水利灌溉水平,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
十分现实的意义,尤其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北方地区更是迫在眉
睫。
节水灌溉机械的发展使实现农业淡水资源保护的必经之路,从
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来看,机械化灌溉面积在逐年提升,从我国相
关技术手段来看,以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为主的节水技术快速发
展,提升了淡水资源利用效率,但是相比之下,我国的节水资源成
本较高,有待改进与完善。
2.2农业机械化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
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的现代科技成果应用
中导致的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等,对人的健康与可可持续发展
都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我国则主要是农药、地膜与焚烧秸秆导致的
环境问题加剧,同时,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引起化肥、农
药大量流失到空气、土壤、水中。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
造成巨大威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遏制农业
环境污染的技术应运而生, 农业机械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提高机械深施肥技术。
我国农业施肥十分不合理,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大量施肥,导致
化肥的极大浪费,这不仅造成了农业资料花消的增加,农民单位土
地收入的减少,而且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实施机械深施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他们
的收入,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有好处,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大力
发展深施肥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采取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
国外的植保机械已大量采用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
技术, 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有效沉积高达90% 以上。我国已达到国
际80 年代水平的低量喷雾、喷雾防滴漏技术、弥雾喷粉、热烟雾
机和常温烟雾机等技术, 可较落后的手动植保机具降低农药用量
20% , 降低用水量50%。但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还比较落
后, 农药在作物叶片上的沉积率只有40%。因此, 今后应致力于开
展对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技术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 研究 , 以
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所以说,发展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
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还会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机械精密喷
施农药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都起到极其重要
的作用。
最后,利用机械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
提高土壤养分, 抑制杂草滋长。有关专家研究证明, 秸秆还田一公
顷耕地相当于增加255 公斤磷、255 公斤氮、285 公斤钾, 一般增
产效果在5%~ 12% 之间, 具有肥田和防治污染的双重效果。秸秆
还田一般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带有切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直接还田。
2.3农业机械化可以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地区发生不
同程度的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2006年,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发
生了罕见的自然灾害,西南四川、重庆地区发生了五十年不遇的旱
灾。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农业机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沿
海地区的农民转移还是四川、重庆地区的饮用水的运输都离不开农
业机械的帮助。再有就是,我国积极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农业
灌溉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农业
机械在抵御农业自然灾害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当前形势下,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结合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
的发展
随着我国 工业 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 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工业化
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不同于
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一条符合 中国 国情的道路,是在当今国
际 社会 环境下提出来的,是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条有效的道
路。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比单纯
的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效,更加彻底。我国是一
个后发展的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在新的技术经济条
件下,不能再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完全可以在农业机械化
的过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促进
农业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用信
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机制造业、流通业,全面提升农
产品和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新型农业机械
化发展道路要以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依靠技术进
步和农业机械化投入,促进知识积累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不断提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用
方便的信息化 网络 实现所有农业信息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损
失,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农业专家决策系统、gps、rs、gis(3s
系统),对农业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最优方案,进行决策,
得到既合理有方便的措施。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利
用,耕地资源的保护,自然灾害等都起到了跨时代的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有了新的认识,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机械化
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农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采取
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改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当前情况,保障
农业可展的各项农业技术革命的开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加强农
业机械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志强,张春梅.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
业科学,2007(06).
[2]齐飞,朱明.“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工程技术集成模式
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12).
[3]王广深,罗志彬.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时代特色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