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肺结核的分型
I型:原发型肺结核 I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III型:浸润型肺结核 IV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V型:结核性胸膜炎 其中,I型,II型及V型在儿科较常见


病史 结核菌素试验 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CT、MRI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

两阶段疗法
用于活动性原发性肺结核、急性粟粒性 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
强化治疗阶段:3-4种杀菌药,长程化疗 时此阶段需3-4个月,短程需2个月
巩固治疗阶段:2种药,长程疗法时此 阶段需12-18个月,短程需4个月
短程疗法
快速杀灭机体内处于不同繁殖速度的细 胞内、外结核菌使痰菌早期转阴并持久 阴性,病变吸收、消散快,远期复发少

位: 左前臂掌側中、下1/3处,形成直径6
- 10mm的皮丘
结果判断: 48-72小时后观察结果
取硬结纵、横的平均直径判断其反应强度
结果判断
硬结直径<5mm为阴性 硬结直径5-9mm为阳性(+) 硬结直径10-19mm为中度阳性(++) 硬结直径》20mm为强阳性(+++) 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

病史
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消瘦等 结核接触史:家庭病史 卡介苗接种史:检查卡介苗接种后疤痕 发病前急性传染病史:麻疹、百日咳等 结核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


结核菌素试验
试验方法: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BCG,BCG-PPD)0.1ml(5IU)皮内注 射
血沉:多增快
X线检查
可检出结核病的范围、性质、类型和病 灶的活动或进展情况
结核与非结核疾患的鉴别 观察治疗效果
CT与MRI
胸部CT对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有意义, 可发现隐蔽区病灶;高分辨薄切CT可 显示早期(2周内)粟粒性肺结核及 4mm以上的肺门纵隔淋巴结
MRI主要用于鉴别结核病与非结核病
2.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细菌的数量、菌群的毒 力有关(尤其与细胞免疫力强弱相关)
3.结核变态反应(IV型)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关系
原发性结核和继发性结核
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可获得免疫力 90%可终生不发病 5%因免疫力低下当即发病-原发性肺结核 5%于日后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发病-继发性 肺结核(成人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小儿结核病
TUBERCULOSIS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黄花荣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分类: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 特点:革兰氏阳性、抗酸、需氧、繁殖缓慢
流行病学
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胎盘 易感人群:儿童是否发病取决于
1.结核菌的毒力及数量 2.机体抵抗力: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易于发病,在 麻疹、百日咳、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应用免疫 抑制剂、肿瘤病人等易于发病 3.遗传因素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内膜结核与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 诊断
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
可发现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有助于 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营养、休息 空气流通 填报疫情
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一)目的
杀灭病灶中的结核菌 防止血行播散 (二)原则 早期、适宜、联合、全程、规律、 分段
疗程6个月。若无PZA则将疗程延长至9 个月
预防
控制传染源 普及卡介苗接种 预防性化疗
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
1.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或严重联 合免疫缺陷病者
(3)PZA:短程化疗,20-30mg/kg/d (≤0.75g/d)
(4)SM:20~30mg/kg/d (≤0.75g/d) ,im, bid
(5)EMB:适用于年长儿,15-25mg/kg/d
化疗方案
标准疗法: 一般用于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原发性肺结 核 INH、RFP和(或)EMB 疗程9-12个月
流行现状:我国结核病人数为全世界第二位, 全国1/3以上的人感染结核菌,肺结核患病 率367/10万,其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160/10万。结核病流行状况恶化有以下原因:
1.HIV感染及AIDS的出现 2.结核杆菌耐药株增多 3.对结核病人管理不善及防治措施不力
发病机制
1.结核杆菌无荚膜,对巨噬细胞的吞噬无抵抗力, 为典型的细胞内寄生菌。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抗结核药物分类
杀菌药物 (1)全杀菌药:
异烟肼(INH)、利福平(RFP) (2)半杀菌药:
链霉素(SM)、吡嗪酰胺(PZA) 抑菌药物
乙胺丁醇(ENM)、乙硫异烟胺(ETH)
抗结核药的使用
(1)INH:为小儿结核的首选药物,剂量 10mg/kg/d(≤300mg/d)
(2)RFP:用于耐药菌感染和短程治疗的主 要药物,剂量10mg/kg/d (≤450mg/d)
渐消失
阴性反应
未感染过结核 结核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 假阴性反应: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 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
实验室检查
结核菌检查
从痰、胃液、脑脊液、浆膜腔液中找结核菌
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结核抗体 2.酶联免疫电泳:检测抗结核抗体 3.DNA探针:检测结核杆菌 4.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核杆菌 5.线条DNA探针杂交试验:诊断多耐药结核病
接种后的阳性反应与自然感染者的区别
自然感染者
反应强 硬结直径>10-15mm 颜色深、边缘清、质地
硬 褪后有色素沉着
反应持续时间长:7-10天以上 阳性变化少,可持续若干年甚
至终身
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卡介苗者
反应较弱 硬结直径5-9mm 浅红色、边缘不整、质地

反应持续时间短:2-3天 阳性变化逐年减弱:3-5年内逐
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反应(++++)
临床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意义
阳性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 年长儿的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 婴幼儿的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硬结由<10mm
增至>10mm,增幅>6mm时,示有新近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