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
的日益提高,花卉苗木作为一个生态性、形象性、朝
阳性的产业而掘起,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群众的
关注。江津区的花卉苗木产业在区委、区府及重庆市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发展
过程中不断展现自身特色,蓬勃发展,已在重庆市区
域占据重要地位。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江津区花卉苗木生产领域已出现了规模上
千亩乃至上万亩的大型生产企业。这些规模企业在资
本运作、品种选育、市场开发、园林绿化、苗木销售
以及“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使
花卉苗木行业出现“资本+技术”的企业运营模式,跳
出了以往个体苗圃“小规模、低投入、低产出”的发
展套路,推动了花卉苗木产业的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一大批花卉苗木专业人才的育苗、生产、管理经验和
方法,培育了大批的银杏、黄葛树、黄桷兰、桂花、
天竺桂、玉兰、含笑、枫树、柏树、香樟、小叶榕、
紫薇、红继木、杜鹃、茉莉、草坪、草花等绿化观赏
类产品,为城镇绿化和“森林重庆”提供了大量的优
质品种,为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初步统计,江津区共有花卉苗木企业(农户)200
多个(其中上百亩的种植企业5 0余个),个别企业
已跨区、跨省向外发展,种植花卉苗木面积共6万余
亩,种植的花卉苗木品种繁多,以形木、花木、 果木、
根木、草坪等专业种植为主,基地主要分布在几江、
先锋、德感、杜市、李市、慈云、双福、支坪等20多
个乡镇,多样化的花卉苗木品种不仅为绿化工程、园
林景观、市政建设、庭院家居提供了及时帮助,还为
重庆市各区县以及四川、云南等省市提供了产品需要。
会员单位已从建立初期的40个扩展到了80多个。

二、前景分析
(一)西部大开发、“森林重庆”将带动花卉苗木市
场的繁荣。

近年来,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宜居人居环境,
相继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工程、万里绿色通道工程等六
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森林重庆”的提出,无疑给
花卉苗木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需求商
机。
(二)“宜居江津”建设为花卉苗木产业创造发展契
机。

江津区委在最近召开的十二届八次全委会提出“按照
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区和环境保护城区”的主
要目标,不断加快建设艾坪山公园、中央公园、大岭
湖公园和纂山坪郊野公园,力争使城市建成区绿化率
达到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通过实
施森林城市亮点工程,推进干道绿化,力争上游用三
年时间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3%”的“宜居江津”
目标,为江津的花卉苗木产业创造了发展契机。

(三)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的潜在市场。

目前,全国各地小城镇的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逐
步深入,相伴着小城镇持续建设掀起的城市绿化、美
化热潮,为花卉苗木产品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
了基础,同时,也是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潜在市场。

(四)节日庆典、街道装饰、居室绿化使花卉苗木产
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鲜花、盆
花、盆景已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宾馆、酒店、商场、
娱乐场所等庆典活动无不用花卉盆景来进行点缀、装
饰。如果按全国城镇人口人均年消费2元花卉苗木产
品提高到人均5元计,国内个人年消费总值就增加37
亿元以上,所以花卉苗木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三、存在问题
(一)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
我区花卉苗木种植虽然有一些种植大户,但大多还是
一家一户的农户型生产模式, 且各自为战,分散经营,
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形成整体合力。也由于农村土地的
承包划分,种植面积难以成片规划和集中,给种植技
术普及和经营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加之花卉苗木种植
的特殊性,不仅资金投入大,而且周期长,前期收效
甚微。上规模的花卉苗木种植企业,均感到资金短缺,
压力较大,增加了扩大规模生产的风险性,因此难以
改变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
弱的格局,严重制约了花卉苗木产业规模化、整体化、
专业化的快速发展。

(二)科技含量低,特色品种较少
花木种植大多由农民转产而成,其栽培技术往往凭经
验自行操作,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培训,其理论专业知识
和实际操作技术水平较低。目前该产业主要以绿化苗
木及大众化品种居多,观赏花卉及高档精品少,市场上
的鲜花及盆花主要是从广东、福建等地引进。大部分
生产和经营的花农往往是随“大流”、跟“风”跑,
盲目性很大,只看好目前市场主打品种和技术含量低
的品种,没有远景及开发计划,而未能充分发挥比较优
势,使区域特色不明显,从而导致潜在的市场风险较
大。在外地产品大量涌入本市市场的情况下,花卉生产
如不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不用说参与国
际竞争,就是国内市场的份额也会逐渐减少。

(三)人才缺乏,同科研机构挂钩较少
现有的花卉苗木公司一般只有初、中级人员,而每个公
司技术人员只有3—5名,有的只有1—2名。而设计绿
化工程的技术人员更少、更缺,高级技术人员更是少得
可怜。目前为止,我区还没有一支专职苗木生产研发机
构,而同各类省级科研机构的联系亦不足,同科研机构
合作的项目很少。现有人才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专
业知识,因此对新项目新技术开发不多,制约了花木生
产的发展。

(四)信息流通滞后,市场信息不灵
由于没有建立健全花卉信息流通体系,大多数种植户
不能掌握全面的市场信息,许多情况下,只凭经验和感
觉进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产的盲目性、风险
性,总体上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影响了市场竞争力。虽
然目前的花卉苗木交易有经纪人在操作销售,但还是
难以形成一个信息互通、灵活多样、互相协调、上下
配合的销售网络。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发挥协会作用
有关职能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协会的领导与帮助,并根
据协会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支持
协会建立信息平台,搞好信息网络建设,指导协会开
展经常性技术培训和不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活
动。同时,协会要坚持“民办、公助、党领导” 的工
作方针,紧密结合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展工作,发
挥职能作用,不断创新,使协会工作更具活力和生命
力。

(二)加大投入,营造发展环境
根据花木生产有规模、有特色才能有市场这一特点,
应及早规划科学布局、宏观指导、确立新发展方向、
重点突破、多渠道增加对花木产业的投入,“政府搭
台”,合理引导“放水养鱼”,将花卉苗木产业建成集
新科技、新品种、新市场的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加强对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制定有
利于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
发展环境;设立花卉苗木科研专项资金;建立花卉苗
木繁育基地;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产品外运检疫工作。
同时根据地域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地理生产状况,
鼓励、扶持花卉苗木农户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实行连
片规模开发,帮助分散的花卉苗木种植户组建专业生
产合作社,实施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科学模式。

(三)创建品牌,打造产业核心。
品牌是市场无形的“通行证”。要积极组织花卉苗木
企业和种植农户开展创建品牌活动,帮助、扶持、培
育一两个响亮的品牌,对花木生产要加强领导,对花木
的整体形象进行策划、包装、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扩大并充分发挥品牌的牵动作用,获取产业发
展的竞争优势。

(四)建设森林公园,开发旅游农业,
充分利用江津与近郊的地理位置,结合本区近郊旅游
的特点,规化建设具有长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集旅
游、宜居、休闲、养生的生态园区。结合新农村建设
和巴渝新村,建设集生产、销售、郊游为一体的远郊
园林公园。开发建设林间公园,建设集观赏、休闲、
垂钓、养吧于一体的综合性近郊旅游景区,供市民节假
日度假玩乐、修身养性。对离城区较远的花农,可发
展林下养殖业,从而使苗木产业与旅游产业、种养殖
业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实现双赢。

(五)培育龙头,加强示范作用。
在现有的花卉苗木企业中,对发展势头好、带动力大、
辐射面广、已成规模的花卉苗木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给予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贷款贴息方面的资金扶持
或政策优惠,协调解决其在土地、林业、交通、水利、
电力、检疫等方面的问题,给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协
助企业开拓市场。培育出一批经济效益好、知名度高、
辐射能力强、能够带动花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与
市政园林、园林绿化施工、园林绿化管护、机关团体、
物管企业等行成生产、销售、服务产业链。使花卉苗
木产业发展为真正的“朝阳产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