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整合的四种类型
定义
菲利浦·哈斯普斯劳格(Philippe Haspeslagh)与大卫·杰米逊
(David Jemision)在他们1991年合著出版的《收购管理》(Managing
Acquisition)一书中提出,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即保守型、共存型、维持型和吸收型。
·保守型整合是指并购后对目标企业的管理主要焦点放在如何保
持即得利益来源的完整性,也就是说,要小心“呵护”目标企业中最
能带来利润的部分,谨慎地“培育”这一利润增长点。
·共存型整合指的是对目标企业的管理应保证两个企业之间既存
在分界,又存在一个渐进的相互渗透的过程。
·维持型整合是指企业间并无整合态势,双方的利润增长是通过
财务、风险分担或综合管理能力来实现的。
·吸收型整合是指企业双方的运作、组织和文化等方面完全合作,
以同一形象出现在外界面前。
决定采用何种类型取决于两种需求的此消彼长:战略上相互依存
(Strategic Interdependence)的需求与组织自治(Organizational
Autonomy)的需求。
应用
战略的相互依存性:并购的目标或可说是中心任务是通过两家公
司的结合产生利润或利润的增加值。因此,并购后两家企业唇齿相依
的状态,必然体现在战略上的相互依存,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这种
需求有高低之分。
根据四种利润生产的类型会有四种或四个层次的战略合作:
1.资源分享产生利润——运作层面的合作;
2.传播企业不同职能的技能以产生利润——人员和信息层面的
合作;
3.管理技能的传播产生利润——管理层知识性合作或结构性合
作;
4.企业机体联合产生利润——物理性合作。
组织的自治性:企业并购后,目标企业必然在诸多方面受制于人。
虽然目标企业的员工士气、基本权利等都应该受到重视,但是经理人
必须以利润生产原则为标尺,来衡量是否放权和放权的程度。
在考虑放权时,经理人应考虑三个问题:
1.放权是否是实现并购的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
2.如果是,应该给与多大程度的自治权?
3.在什么方面尤其需要自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