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PSV及PSVR针对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
脉闭塞早期诊断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踝肱指数(AB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峰值流速比(PSVR)针对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早期诊断效果。
方法96例(112条患肢)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在患者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共随访7次,分别为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
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组(狭窄度75%)。
随访期间,测量所有患者ABI、PSV及PSVR,并进行对比。
结果将患者根据再狭窄度分为轻度组(32例,35条患肢)、中度组(35例,40条患肢)和重度组(29例,37条患肢)。
轻度组和重度组各时间点的A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内轻度组和中度组的A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后重度组的ABI指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期间轻度组与中度组的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周重度组的PSV与轻度组及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12个月重度组的PSV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訪期间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PSVR值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检测吻合处的PSVR指标较检测患者PSV、ABI指标效果好,对该手术后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早期评价具有较好指示作用。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人工血管;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踝肱指数;血管再狭窄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常用治疗手段。
有研究显示,由于患者术后吻合口处内膜增生,移植血管出现再狭窄的状况时有发生[1]。
而对于术后下肢动脉情况无创复查常采用ABI,但由于其敏感度不够,发现异常时间较晚。
有研究指出,通过超声测量动脉收缩PSV、PSVR也可用于评价患者下肢动脉出现再狭窄的程度[2],但类似研究较少,不能有效的提供理论支持。
故本研究通过对比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的ABI、PSV以及PSVR水平,为术后下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提出理论指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共96例,共移植血管112条,其中男/女构成比为63/33,平均年龄(6
2.17±11.42)岁。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选择弹性聚氨酯为材质的生物混合型人工血管(内径6~8 mm,吻合口径8~12 mm),远端吻合于腘动脉膝上位置,近端吻合于股总动脉开口处。
在患者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
动脉造影显示:狭窄度75%时为重度狭窄。
根据随访结果将患
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共随访7次,分别为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测量各随访时间点患者的ABI、PSV及PSVR水平。
若发现患者病变进展,及时行CT血管造影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评估其严重度。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随访患者的分组情况将患者根据再狭窄度分为轻度组(32例,35条患肢)、中度组(35例,40条患肢)和重度组(29例,37条患肢)。
轻度组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47±10.96)岁。
中度组中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
3.75±11.32)岁。
重度组中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64±11.05)岁。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2 三组患者随访期间ABI指数比较轻度组和中度组各时间点的A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内轻度组和重度组的A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后重度组的ABI指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3 三组患者随访期间PSV及PSVR水平比较随访期间轻度组与中度组的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周重度组的PSV与轻度组及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12个月重度组的PSV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PSVR值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ABI作为评价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局部血供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具有一定客观性,为临床医务人员所常用。
但是,在部分术后的患者中ABI指标虽然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患者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管再狭窄[3]。
说明该指标作为单独评价体系,其评价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患者干预治疗及长期预后恢复[4]。
有研究表明,多普勒超声用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及复查具有明显效果[5]。
在本研究中,随访期间轻度组与中度组的ABI和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内轻度组和重度组的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后重度组的ABI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周重度组的PSV与轻度组及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12个月重度组的PSV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研究指出,行置换术的患者,其ABI及PSV 还会一定程度上受到患处附近动脉压力变化的影响[6]。
从而导致ABI及PSV的指标对轻、中度狭窄度的判断不够敏感,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结果还显示,随访期间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PSVR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分析,而PSVR是由PSV病变与PSV正常则比较而来,故而减少了影响PSV的其他血管因素,因此用于评价人工血管置换术患者预后血管再狭窄的效果更佳明显。
通过检出结果分析显示,PSVR 检测的特异性较好,而ABI及PSV指标对于轻、中度患者检测不明显,且对重度患者发现时间也明显较晚。
综上所述,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检测吻合处的PSVR指标较患者PSV及ABI效果更好,对早期评价下肢动脉闭塞患者术后再狭窄具有较好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华,潘仲杰,刘洪,等. 双功能超声对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狭窄评估的临床应用. 天津医药,2014,42(7):707-709.
[2] 范颖,龚光,熊义祥,等. 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闭塞再手术经验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2):3056-3057.
[3] 焦旸.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护理体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2):226-228.
[4] 谷涌泉,齐立行,张建,等. 19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师杂志,2014,16(3):298-302.
[5] 宋庆宏,李阳春,赵奇,等. VIABAHN支架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效果分析. 天津医药,2014,42(8):825-827.
[6] 梁刚柱,张福先,魏海亮,等. 股腘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24(12):1052-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