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ppt课件

临床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ppt课件


掌握检验项目的 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
准确的选择项目
实验对标本的要求 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
因素
标本运送时需要的条件 如何保证这些条件
临床医生
护士
ppt课件.
护工
12
分析前质量控制
① 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
② 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
③ 实验仪器的质量保证
④ 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⑤ 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
ppt课件.
15
使用时间长,使血液淤滞,局部出现缺氧
使无氧酵解增加,造成乳酸测定值增高,血 pH值下降;
导致细胞内钾外移,引起假性血清钾升高
血pH值下降可导致Ca、Mg从结合蛋白中游 离,使游离Ca、Mg增加,同时导致与蛋白结 合的药物游离, 而使游离药物浓度增加
1. 止血ppt课带件. 使用时间
16
病人反复攥拳会使血钾上升0.8mol/L,如果 运动幅度很大或从深静脉采血时,上升幅度 会更大,禁止检验血钾时反复攥拳。
1. 止血带ppt课使件. 用时间
17
2. 防止标本溶血
血液中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很多生化成 分在血细胞中的浓度比在血浆中高许多,例如 血细胞中乳酸脱氢酶、钾和镁的浓度分别比血 浆中高160倍、22倍和3倍,溶血后细胞内的 物质向细胞外转移,使测定结果偏高,类似的 生化项目还有AST、ALT、ACP等等;
ppt课件.
7
沟通 合作 检验与护理:唇齿相依 没有合格的护理,就没有合格的检验
ppt课件.
8
检验失误的不同分布
分析阶段










ppt课件.
9
“茶尿门”
ppt课件.
10
结论: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只能保证有效 标本(即合格标本)的检测。
ppt课件.
11
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内容
分析前 质量控制
⑥ 病人准备
⑦ 标本的采集、处理和储存(血液)
⑧ 实验室用水等
ppt课件.
13
静脉采血操作步骤标准化
ppt课件.
14
1. 止血带使用时间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 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可放松止血带 )
如止血带使用3分钟,Alb、Ca、 ALP、AST 、chol、Fe等浓度可分别升 高5-10%,BUN浓度下降4%。
5
近十年来,我国临床实验室已普遍开展了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活动,这些质控 多注意到了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控问题, 而分析前的质控问题,尚未引起全体医务 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检验结果与病人的临 床状态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遇到此情况, 临床医生和护士总是抱怨检验人员,其实 许多情况并非检验人员之过。
临床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
ppt课件.
1
检验流程
住院病人
病人自己留 取标本:大 便、尿液
医生下医嘱,护士执行医 嘱,病人准备。
标本送至检验科
需护士抽 血的检验 项目
检验人员接受、测定标本,核实结果,发出检验报告。
临床反馈信息、正确应用报告诊疗。
ppt课件.
2
分析前质量保证
检查病人 申请检验
病人 标本 准备 采集
混匀含添加剂的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时 动作过大
从已有血肿的静脉采血,血样可能含有已 溶血的细胞;
2. 防止pp标t课件本. 溶血
21
用止血带时间过长,引起血管内溶血 血液和抗凝剂比例失调(血量不足),由于渗
透压的改变发生溶血 静脉穿刺处用酒精消毒,酒精未干即开始
采血 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 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
,产生泡沫,发生溶血。
2. 防止pp标t课件本. 溶血
22
采血体位的影响
取血的姿势对实验结果相当重要,体位改
变可以引起某些生化指标的明显改变。
坐立位与卧位相比,静脉渗透压增加,
一部分水分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间质中
去。正常人,直立位时血浆总量比卧位
减少12%左右,使其血浆内的含量升高5%
至15%。所以住院与门诊检查的数据往往
ppt课件.
24
Hale Waihona Puke 分析前质量控制—护士在检测分析
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病人会出现这样
会有差别。
ppt课件.
23
输液的影响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静脉输 入一定量的物质,不仅使血液稀释,而且输 入的药物也会影响某些生化指标的测定,特 别是糖和电解质。建议在无静脉输液时进行 静脉采血。
在不能停输的情况下静脉采血一定要注 意远端原则。即在对侧手静脉采血。如两只 手都在输液,可以采脚端。
ppt课件.
18
血细胞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对结果也产生影 响,例如溶血释放出来的腺苷酸激酶可以影 响CK总活力的测定,同时还能干扰CK同工 酶电泳测定,受化学物质干扰的测定还有βHB、TBIL、DBIL、TC等
2. 防p止pt课标件. 本溶血
19
肉眼可见溶血,是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血浆中的血 红蛋白浓度已达20mg/dl,称为显性溶血
ppt课件.
6
正如美国医学会科学部Jonnes博士指出 “由于病人和标本采集因素引起的不正确 检验结果要比实验中的变化、错误更多 见”;“临床检验全面质量管理,不只是 局限于测定过程的质量,更加重要的是分 析前的控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 强临床医师、护士及检验人员的密切配合, 搞好临床检验的全程质量控制”。
血小板和白细胞破坏时没有血红蛋白释放,称为非 显性溶血
血小板破坏可使血清钾、镁、酸性磷酸酶升高,粒 细胞破坏可释放多种酶
当肉眼未见溶血,而上述指标出现异常增高时,应 警惕非显性溶血的发生。
2. 防p止pt课标件. 本溶血
20
造成溶血的原因
采血后将血从注射器注入试管,血细胞受 外力而溶血
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 来探去,造成血肿而溶血
标本 运送
临床医师
仪器质量保证 方法选择与评价 试剂选择与评价
反馈信息
运送报告 病人投诉 室间质评
分析后质量评估
分析中质量控制
标本 处理
建立操作规程 室内质控及分析 标本分析测定
室内 保留标本 复查 随时复查
登记 填发报告
分析中质量控制
人员素质 工作环境 实验用水 实验室管理
全面质量控制实验保证体系
ppt课件.
3
目前临床对检验科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实是反映了实验诊断科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临床对实验诊断科的依赖性 越来越强。
ppt课件.
4
临床医生要的只是结果,对实验诊断 科的设备和方法学的关注很少,实验 诊断科的设备和方法学恰恰是制约结 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前提是有一个 准确的样本。
ppt课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