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金融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报告制度

浙江省金融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报告制度

1
附件
浙江省金融业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报告制度(暂行)
第一条 为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浙江省金融机构风险状况
和影响金融稳定的重大事项,保障全省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切
实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
行法》、《银行计算机安全事件报告制度》(银发〔2002〕280号)、
《浙江省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浙政办发〔2005〕102
号)等规定,制定浙江省金融业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报告制度(以
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的金融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是指对金
融机构经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并可能影响区域性或系统性金融
稳定的事件,以及反映金融机构经营情况的重要报告和报表。若
涉及《浙江省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所称的金融突发公共
事件,按照《浙江省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处理。
第三条 金融机构应指定专门的金融稳定信息联络员,负责
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
第四条 金融机构发生下列事项时,应当在事前报当地人民
银行:
(一)业务网络系统升级改造需暂停营业或调整营业时间;
2

(二)拟开展重大重组改制活动。
第五条 金融机构发生下列事项时,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报
当地人民银行:
(一)机构性质、名称、地址变更;
(二)正、副董事长或正、副行长(总经理)变更;
(三)占总股本5%(含5%)以上的重大股权变更;
(四)占总股本5%(含5%)以上的重大对外投资;
(五)开展新的高风险金融业务。
第六条 金融机构发生下列事项时,应当在事发后及时报告
当地人民银行:
(一)金融机构网点被冲击、围攻或发生挤兑事件;
(二)由于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辞职和被绑架、失踪、涉案等
因素可能对机构稳健经营带来威胁的事件;
(三)客户集体投诉、上访、静坐或者有其他过激行为,影
响恶劣的事件;
(四)金融机构内部操作性风险案件或金融诈骗案件可能被
新闻媒体进行负面报道的事件;
(五)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自然、人为或软硬件故障等原因,
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导致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4
小时以上,或影响范围超过一个县级行政区域的事件;
(六)银行业金融机构因信息系统敏感信息被窃取、篡改、
假冒,或重要数据处理设备失窃,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
3

运行和公众利益构成较大影响的安全事件;
(七)金融机构出现单个债务人偿债违约风险超过5000万
元(含5000万元)、投资损失单笔超过3000万元(含3000万元)
的重大事件;
(八)金融机构因火灾、水灾、风灾等灾害原因造成网点停
业、重大人员伤亡的事件;
(九)发生有重大影响的诉讼案件;
(十)境外母公司出现严重危机,严重影响其在中国境内业
务发展的事件。
以上事项,若情况紧急,金融机构可在正式报告前通过电话、
传真等方式先行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并在2个工作日内书面报
告。如有必要,应及时派员向当地人民银行当面报告。
第七条 证券业机构在对浙江省内企业开展上市辅导后,应
及时将相关进展情况报当地人民银行。
第八条 保险业机构因台风、洪水、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引
发巨额赔付时,应及时将相关进展情况报当地人民银行。
第九条 以上第四条至第八条未明列的其他应报告重大事
项及重要信息,金融机构应当以适当方式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
告。
第十条 《金融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报告》(格式见附1)
经过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经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后报送。
第十一条 《金融机构网点新增、撤并及人员变动情况表》
4

(格式见附2)按半年度、年度编制,并于报告期末后15个工
作日内报送。
第十二条 对存在瞒报、漏报、迟报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行
为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 对涉密的金融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按照相关保
密管理制度要求处理。
第十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浙江省内金融机构。
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5

附1
金融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报告

报告单位: 签发人:
关于 情况的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 行:

(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可另附纸)
6

附2
金融机构(网点)新增、撤销及人员变动情况表

年 月 日
报告单位: 签发人:

1
上年末
机构(网点)数
其 中 全辖人员数

分行级 地市级 县级 县以下

2
报告期新设机构(网点)数 其 中
分行级 地市级 县级 县
以下

3
报告期撤销机构(网点)数 其 中
7

分行级 地市级 县级 县
以下

4
期末 机构(网点)数 其 中
分行级 地市级 县级 县
以下

注:此表按半年度、年度编制,并于报告期末后15个工作日内
报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