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安全疏散概述
确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需要考虑楼层的实际情况(如单层、多层、高层)、生产 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等。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 离不应大于表2-6-9的规定。从表中可以看出,火灾危险性越大,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 严;厂房的耐火等级越低,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而对于丁、戊类生产,当采用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
二、疏散宽度指标 (三)疏散距离指标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 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我国规范采用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办法来保证疏散行 动时间。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二、疏散宽度指标 (三)疏散距离指标 (一)厂房、仓库的安全疏散距离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疏散走 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 10m。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 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4)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2-6-10中规定的袋 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5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 餐厅、营业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该 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 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 全疏散距离可增加25%。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三)住宅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住宅建筑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2-6-11的规定。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设置敞开式外廊的建筑,开向该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表26-11的规定增加5m。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二、疏散宽度指标 (二)疏散宽度 当建筑物使用人数不多,其安全出口的宽度经计算数值又很小时,为便于人员疏散, 首层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尚应满足以下最小宽度的要求。
1)公共建筑内疏散走道和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净宽度 不应小于0.9m。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中一侧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净宽度不 应小于1m。
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比规定值增加25%。 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二、疏散宽度指标 (二)疏散宽度 3.体育馆的疏散宽度 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2-6-5的规定 计算确定。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二、疏散宽度指标 (二)疏散宽度 .4电影院、礼堂、剧场的疏散宽度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 Nhomakorabea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二、疏散宽度指标 (二)疏散宽度 5.木结构建筑的疏散宽度 木结构建筑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 数按每百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2-6-7的规定计算确定。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出口或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表2-6-6所示的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 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不小于0.6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 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 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 排距不小于0.9m时,可增加一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 少一半。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营业厅、观众厅、礼堂、电影院、剧场和体育馆的观众厅, 公共娱乐场所中的出入大厅、舞厅,候机(车、船)厅及医院的门诊大厅等面积较大, 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m,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 度不应小于3.0m。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二、疏散宽度指标 (二)疏散宽度 .6其他民用建筑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
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2-6-8的要求计算确定。当疏散人数不等时,疏 散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 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二、疏散宽度指标 (三)疏散距离指标 二)(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2-6-10的规定。
《实务》第二篇 第六章 安全疏散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1)建筑中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表2-6-10的规定增加 5m。 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 之间时,应按表2-6-10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2-610的规定减少2m。 3)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 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 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