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及其时代特征
投资两项形成的资本输出 ( 或以在国外的赢利再投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信 息、以及人才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扩 张的现象。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日 益 提高和市场经济在世界各国不断扩展而出现的。随 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始于 巧世纪中叶 的欧洲商业和殖民扩张,到 1 世纪中叶达到了顶 9 点。从那时起,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按照经济学的比
全球化问题 专论翼 f源自0 王和兴 0(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 05 0 0) 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准备好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使商业、 航海业与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 发展。” “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 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 到处建立联系。”还说: “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世界 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3 国际分工逐步由垂直转向水平方向 . 殖民时代,西方列强输出资本,主要目的是掠 夺殖民地的丰富的自 然资源, 为本国的生产提供廉 价的原材料, 然后再把商品运往世界各地。于是, 形成了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种垂直型国际 分工的世界市场是根据自 然察赋生产要素条件, 生 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如果一国的生产超过自 然 察赋生产要素所能承受的限度, 成本就会增加, 利 润减少。随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跨 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生产和销售, 大大改变了 传统国际贸易的分工模式。一个国家出于效率和成 本的考虑,已不再一味地追求完整地占领一个产 业,而是根据自 身的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 尽力抢 占一个产业的高技术和具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同时把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给其他国家, 从而形 成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即水平型的国际分工。这种
世纪末、2 世纪初的全球性经济活动是由于运输 0 费用的大幅度降低而推动的,而当今的全球化则是 通过通信费用的剧烈下降而实现。目 前, 福特、通 用电气、 施乐等世界顶级公司和大型金融机构都开 始在网上推广 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互联网和数字 通讯正在彻底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 “ 地球
村”变成事实。
的问题。
1 市场竞争 日益激烈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 .
要推动力
1世纪末、2 世纪初那段时间, 0 9 大量资本从
欧洲 ( 特别是英国)流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和阿根廷等新兴国家。资本净流量在经济产出中所 占的比重相当高。11 94年英国的净资本外流占
G P %;由 D 的9 于汇率是以 黄金来确定的, 没 所以
但是,1 世纪末、2 世纪初的这种全球大流 9 0 动, 被两次世界大战所中断。再加上 3 年代的资 0 本主义大萧条,致使各国纷纷实行闭关自守的政 策, 相继采取措施控制资本,以免大量流出而产生 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希望 构筑一种框架,防止类似的全球冲突重演和世界性 经济危机再次发生。这样, 联合国以及各种类型的 国际组织相继成立。战后建立起来的关税与贸易总 协定 ( W O前身)、 即 T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资金 组织已经成为现行的国际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从 此, 全球性资本流动再次活跃起来。随着各国贸易 壁垒不断削减,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据统计, 15-19 年间 ,世界货物出口总额增长了 1 90 90 1 倍。冷战结束后,国际贸易又以每年 56 .%的速度 增长, 服务贸易的年增长速度达到93 .%;国际投 资日 益上升,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生产经营 活动, 其输出资本累积已达 35 . 万亿美元;国际金 融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 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形成 了时间上相互衔接、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 国际上信息流动快速便捷,国际互连网迅速扩张并
连成一体。国与国之间双边、多边和全球性的活动
不仅与资本主义世界相隔绝, 而且整个世界市场的 联系也被割断了。因此,真正意义的全球化是从 8 年代中期以后 ,特别是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以 0 后,随着占世界市场 13的前 “ / 社会主义阵营” 进行改革, 转入市场经济体制, 全球性统一大市场 形成。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 为了在这个全球性大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各国 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强化商品、资金、技术和人员 的输出。新闻媒体称, “ 世界已进人超强竞争的新 时代。”超强竞争的表现形式是: 产品迅速更新换 代; 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以价格和适销对路 展开竞争;企业不断尝试各种满足顾客需要的新方 法。在日 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各大公司通过以顾 客的需要为重, 把供货商变为结盟伙伴等手段进行 调整和重组, 制定战略时把更多的精力投人到克服 弱项而不是发挥现有强项上。尤其是, 跨国公司的 大发展极大地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据联合国统 计,到 2 世纪末,全球跨国公司已达 63 0 . 万家, 国外分公司 7 万家。全球 50 0 0 家大企业的产值占 世界总产值的 4%。跨国公司的销售额远远超过 5 世界商品贸易总额 ( 19 年为例 , 以 98 其销售额高 达 1 万亿美元)。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 1 角。跨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 不仅可以绕
较优势原则, 开始实行生产体系中的国际分工。但 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属于宗主国与殖民地性质, 是 中心与外围的关系,是垂直的。1 世纪后半期欧 9
洲资本主义扩张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和资金的大规
道: “ 一位伦敦居民能够一边在床榻上品早茶, 一
边通过电话定购全世界的各种产品。他在同一时
刻, 通过同一途径, 还能拿自己的财富在世界任何 角落的自 然资源和新的企业中冒险,毫不费力地、
要求的电脑软件。凡此种种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 的深人发展,国际分工正在出现一种崭新的局面。
4 全球化由经济向政治、文化、杜会等各领 .
域扩展
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和先导 ,又不仅
万方数据
国际 问 题 研 究
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经济是基础, 随着世界各国经 济上相互依存日 益加深, 全球化必将渗透和影响到 世界上的各个层面。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尼丁 ・ 德 赛所说, “ 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更大的市场,不仅 仅是经济的全球化, 它的含义更加广泛。”英国首 相布莱尔在 20 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 : 00 “ 政治正在全球化。”法国总理若斯潘也说: “ 世 界化 ( 即全球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政治问 题” S新闻媒体说: “ 《 。[) 从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的签订开始一直到冷战过后,国家及其自主权一直 是外交政策的中心,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之间可以 交战, 但是一个国家从不允许染指另外一个国家的 内政。”然而,现在这种状况正在改变。联合国维 和部队对维护稳定有内战的国家的政局正在发挥越 来越大的作用。德国 《 时代》载文说: “ 威斯特伐 利亚原则已随着冷战的终结而终结了”。有关人士 呼吁 “ 世界秩序应当让联合国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发挥更大 的权利”。如今, 经济全球化冲破了国家界线, 摆 脱了国家疆域的束缚, 使得许许多多的问题具有全 球性质。尤其是,引人注目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愈 演愈烈。据报道,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恐怖主义
资),14 年时不足 2 亿美元 ,到 17 年就上 80 0 80 升到 9 亿美元 ,10 年为 20 ,11 年达到 0 90 8 亿 93 40 4 亿美元。[1 3蒸汽机的发明使得西方工业革命 进人了一个新时期。诸如电报、铁路和轮船这样的 技术突破,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 把各国经济联 系了起来。经济学家凯恩斯描述那个时代的时候写
变化突出表现在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了在
竞争日 益激烈的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 必须以尽可 能低的成本组织生产,哪里最便宜 ,就在哪里生 产,于是整个生产过程被分解到不同国家。通过建 立全球供应网络,最大程度地利用各国不同的成本 费用优势。例如, 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和欧宝公司
就在葡萄牙或西班牙生产汽车的重要部件,然后运
万方数据
国际问 题 研 究
顺顺当当地分享未来的果实。”根据马克思主义的
征是 :
观点,资本主义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榨取剩余价 值, 无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绝对规律。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值的时 候, 资本就必然向国外扩张, 甚至扩张到世界的 每一个角落 ,攫取那里的 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 力,或者接受别国的移民,解决本国劳动力不足
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出现, 正在消除那些
把各国市场分割开来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尤其是信 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促使世界发生巨大变 化,推动全球化加速扩展。5 年代兴建的第一条 0 跨大西洋电话电缆可同时供 3 条线路通话 ,现在 8 的光纤电缆可供 10 万条线路通话。现在,信息 00 传送的费用每隔 1 个月降低一半。尽管燃料价格 8 高昂, 航空公司的票价实际上只是 5 年代的大约 0 13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把各个国家和各个机构联 系在一起, 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支出,把企业组织跨 国 生产成为可能, 并且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 信息已成 为起决定作用的资源。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 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的形成, 正在把世界 经济融合成以全球为一体的 “ 网络经济”, 在加快
有外汇管制和货币风险, 对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也 没有设置什么障碍。金本位确保了低通货膨胀率与 国际利率的一致,移民大批涌人新兴国家 ( 甚至连 护照都不需要)。所以说, 那个时代的全球性经济 活动主要是资本扩张的结果。二战后,在西方国家 之间跨国经营只是由于冷战的对峙而受到限制。在
“ 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指导下, 社会主义国家
到沃尔夫斯堡 ( 大众汽车公司所在地)和吕 塞尔斯 海姆 ( 欧宝公司总部所在地)的总装厂。美国福特 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 韩国, 在美国生产燃油泵, 在加拿大生产自 动驱动 器, 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 一部整车从设计 到装配竟涉及八个国家。发展中国家以低廉价格为
传统经济运行速度的同时, 产生了 一些跨越国 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