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接待礼仪常识

公务接待礼仪常识






注: A 为上级领导, B 为主方席
问题八: 签字仪式如何安排?


主方安排一位仪式主持人。 签字人员入座,主左客右。 其他人员分主客方按身份顺序排列于签字人员座位后 双方助签人员分别站在各自签字人的外侧,协助翻揭文 本,指明签字处。
双方签字人员在本方保存的文本上签毕后,由助签人员 互相传递文本,再在对方的文本上签字,然后由签字人 交换文本,相互握手。 之后由礼仪小姐送上香槟酒或红酒,主客双方干杯相互 祝贺。 双方简短致词(主先客后)后合影留念。






上下楼梯的引导方法。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 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下楼时,接待人员走 在前面,客人在后面。 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一 般客人走内侧、靠墙的一侧,接待人员走外侧、 靠扶手的一侧。 如果环境比较复杂,接待人员应该始终在前引路。 左右、内外同上。 乘坐电梯的引导方法。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 进入电梯,按住 "开"的按钮,等客人进入后关闭 电梯门,按目的楼层按钮。到达时,接待人员按 住 "开"的按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问候时的称呼:


在外事活动中,对国外女性的称呼分夫人、太太、小 姐、女士四种。没搞清对方是否已婚时,称女士或小 姐为好
问题五: 陪客人乘车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上下车次序? 乘车座次如何安排?

乘车时,接待人员要代客开车门,请领导或来宾先上车, 而后自己再上车,待领导和来宾坐稳后再关门。 下车时,要主动为领导或来宾打开车门。 乘车时轿车司机后座为领导席或主宾席,后座右侧为陪同 席或主人席,司机旁边座位为警卫席或秘书席。 如果由 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 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 尊。 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1 号座位在临窗的 位置



以上三种桌次排列的常规做法往往是交叉使用的。
席次的安排

中餐宴会上席位的具体规则有:
面门为主。正式宴会时,主桌主人通常坐在面 向餐厅主门、能纵观全局的位置;有两位主人 时,第二主人与主人相对而坐。同桌上其他成 员的席位安排依据礼宾次序,以离主人座位远 近而定,主宾双方交叉排列。 主宾居右。按照“右为上”的原则,主人的右 侧为第一宾客,左侧为第二宾客;第二主人左 右两侧亦同,分别安排第三、四宾客。其他随 从人员则坐于其他的席位上。 好事成双。根据中国传统习俗,每桌就座人数 最好为双数,以示吉祥。


问候礼仪

一般的问候,用于彼此不大熟悉或初次见面的人 之间,可以说“你好”、“一路辛苦了”之类。 特殊性的问候,用于彼此已相识、关系比较密切 的人之间的问候。


一般询问一下对方的工作、身体情况;如果关系比较 密切,也可以询问一下对方的家庭情况。 是领导同志则直接称呼姓加职务。 一般同志就称呼姓或名,较熟悉的同志叫名更亲切。
问题七: 会见会议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会见就座、会谈就座如何安排?)

迎候

陪见人员(或接待人员)引导客人按时到达会 见场所。主人应在会客厅门口或大楼正门迎候, 如果主人不到大楼正门迎接,应由工作人员在 大门处迎接客人,将客人引入会客厅。 应请客人坐上座 (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远离门的一边为上座)。
问题十: 宴请时座次如何排列?
桌次的排列


举行正式的中餐宴会时,通常采用圆桌,各桌人 数不宜超过10人,主桌可采用较大的圆桌,其它 餐桌须大小一致。 桌次安排应遵循如下三项规则:

“以右为上”。当餐桌有左右之分时,应以面向门的 右侧之餐桌为上桌。
“内侧为上”。当餐桌距离餐厅正门有远近之分时, 一般以距门较远的餐桌,即靠内侧的餐桌为上桌。亦 称“以远为上”。 “居中为上”。当多张餐桌排列时,一般居中央者为 上。





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 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l号领导右手位置;

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合影

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 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l号领导右 手位置。

胡锦涛江泽民和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合影


几个机关的领导人同时上主席台,通常按 机关排列次序排列。(如四大家) 灵活掌握,不生搬硬套。 如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适当往 前排,而对一些较年轻的领导同志,可适 当往后排。





中国中央电视台九频道在罗马尼亚落文件签字仪式
问题九: 会议主席台座次如何安排?

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名签,以便领导同 志对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后互相谦让。
对上主席台的领导同志能否届时出席会议, 在开会前务必逐一落实。 领导同志到会场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 再逐一核实,并告之上台后所坐方位。 如主席台人数很多,还应准备座位图。如 有临时变化,应及时调整座次、名签,防 止主席台上出现名签差错或领导空缺。 还要注意认真填写名签,谨防错别字出现。
谁先伸手? 问候什么?
握手礼仪

同性之间的握手应当有力,以示热情友好;反之, 如果有气无力或轻轻的碰一下,就会使对方产生 冷淡、疏远的感觉。 异性间的握手无需用力,只需要轻轻的握一下即 可。 原则一:领导同志或身份较高的人先伸手。 原则二:女性先伸手。
原则三:如果客人有意同你握手,就应当主动把 手伸过去;如果无意同你握手,则不要勉强。



问题六:陪客人行路需要注意 哪些礼仪?

陪同客人行路,主陪通常应请客人位于自 己的右侧,以示尊敬,自己并排走在客人 的左侧;随同人员,应走在客人和主陪人 员的后面或两侧偏后一点。 当走到拐弯处,应走在客人的左前方数步 的位置,用手示意方向,同时礼貌地说: “请这边走”。 在走廊的引导方法: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 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


就座


应请客人坐于主人右首,记录员(译员)安排 在主人和主宾的后边,其他客人依顺序在主客 一侧就座,主方陪见在主人一侧依次就座。
会见会议座次

会议一般用长方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入门 方向为准,主人位于左侧,客人位于右侧。
主谈人居中,其他参与会谈的人员按顺序依次向 右排列。 如有译员,应安排于主谈人右侧。 记录员可安排在后面,也可安排在会谈桌一侧就 座。 以正门为准,主人占背门一侧,客人面向正门。
公务接待礼仪常识

角色扮演:办公室人员
问题一:
迎接客人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准确了解客人身份、人数、性别、车次、航班,提 前准备好交通工具、预订住宿。

安排与客人身份、职务相当或相应的人员
前去迎接。

主人应提前到达车站、机场恭候。

接到客人后,首先问候 。然后作介绍和引
见。

帮客人办理好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
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活动
的计划、日程安排、地图或旅游图、名胜
古迹等介绍材料交给客人。

不要立即离去。可视情况稍作停留,热情
交谈,可介绍客人参与的活动、当地风土
人情、天气等。

不宜久留。考虑到旅途劳累,让客人早些
休息。
问题二:
接待一般访客要注意哪些礼仪?

问明客人身份,欲访何人,所为何事,是 否预约。 请客人稍候,为客人联系要找的负责人, 征得负责人同意,可引导客人前往。 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 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单位。 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 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 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 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茶水、杂志。



问题三: 为客人介绍和引见时需要注意 哪些礼仪?

介绍时,要有礼貌地用手示意,但不要用 手指指点点
应简要说明被介绍人所在单位、职务及姓 氏,如“这位就是××局刘局长,××× 同志”。


一般先把身份比较低、年纪比较轻的介绍 给身份较高、年纪较大的同志;把男同志 先介绍给女同志。
问题四: 握手问候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