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制剂在水产上的应用
上海水产大学 王民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房文红
碘制剂可应用于水生动物的消毒、 调节生长 与代谢、 驱杀虫等领域。目前市场中流
通的碘类 消毒剂品种繁多 ,商品名更是眼花缭乱 ,给养殖户 识别、 区分同类渔药带来了
不小的麻烦 ;另一方面 用户用药时常将其作为万能药。这些都存在一些 误区。本文通过介
绍常见的碘制剂 ,尽可能从机 理上阐述它们之间的异同 ,以期为养殖户选好药、 用好药提
供借鉴。 1 驱杀虫制剂 元素碘对原虫和蠕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常 用于驱杀寄生于鱼类
肠道内的艾美虫。用法用量 为 : 0 . 24 g/kg体重或 2%碘酊 12 mL /kg体重 ,拌 入饲料
制成药饵 ,每日 1次 ,连用 4天。此外还可 治疗鲤嗜子宫线虫病。 2 调节代谢与生长制
剂 碘化钾有补碘作用 ,通过甲状腺激素参与几 乎所有物质代谢过程 ,若缺乏会引起坏卵
多 ,鳞 少 ,皮厚 ,皮下粘液性水肿 ,生长速度下降等现象 ; 但过量摄入会导致动物中毒 ,
一般饲料中添加量 为 3μg/kg体重或 0 . 1 mg/kg饲料。 碘化钾水溶液与空气接触易分
解析出 I 2而变 黄 ,稳定性较差 ;其所释放出的游离碘 ,易影响维 生素、 抗生素等的效
价。 3 消毒剂 (1)无机碘 (如碘、 碘酊 ) 碘可用于杀灭附着在水生动物体表或受精卵 上
的芽孢和病毒 ,预防水生动物的各种病毒性疾 病。可用于水生动物体表涂搽消毒 ,用 0 . 1%
碘 酊浸浴鱼类受精卵 1~2 h,再用紫外线杀菌后的 水饲养幼鱼 ,能有效地防治虹鳟传染
性胰腺坏死 病的发生。 因碘对胃肠道粘膜有毒性 ,易受碱性、 还原物 质、 日光照射等
影响而加速分解 ;碘酊对水生动物
刺激性较大 ,现已较少应用。 (2)有机碘 目前市场流通的碘类消毒剂绝大部分为有机 碘 ,
对细菌、 病毒、 真菌具有良好的灭活效果 ,因其 稳定性好 ,作用持久 ,刺激性小 ,残留
低等优点而 受到人们的青睐。它是将碘与表面活性剂络合 , 再辅以增效剂、 缓释剂等而
成。由于与不同的表 面活性剂络合 ,络合的间对位位置不同 ,辅助成分 不一 ,生产出了应
用于不同领域的碘制剂。 作用机理 :碘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 ,产生沉 淀 ;而表面活性剂一
般对细胞膜有亲和作用 ,能将 载有的碘与细胞膜、 细胞质结合 ,使巯基化合物、 肽、 蛋
白质、 酶、 脂质等氧化或碘化 ,从而达到杀菌 的目的。 常见有机碘类消毒剂有 : ①聚
维酮碘 ( PVP2I) :又名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 碘络酮 ,分子式为 (C6 H6 ON I 2 ) n。按
干燥品 计算 ,含有效碘 ( I)应为 9 . 0% ~12 . 0%。它为广 谱消毒剂 ,对大部分细菌、
真菌和病毒等均有不同 程度的杀灭作用 ,但对真菌孢子与细菌芽孢的作 用较弱 ,主要用
于鱼卵、 水生动物体表消毒 ;同时 对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具体用法用量为 : 30
g/m3水体浸浴草鱼种 15~20 min,可预防草鱼出血病 ;鲑鳟鱼卵消毒防 病的常用量为 :对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 ( IHNV)用 50 g/m3水体浸浴 15 min;对传染性胰 脏坏死病病
毒 ( IPNV)用 30~35 g/m3水体浸浴 5 min;对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病毒 (VHSV)用 8 g/ m
3水体浸浴 5 min;也可在 10 L水中加入含有效 碘 1%的溶液 50 mL浸浴新购入的 5万粒
虹鳟发 眼卵 15 min,可杀死卵表 IHV、 IPN或细菌、 真菌 等病原体 ; 250 g/m3水体浸
浴 15 s,预防鲑科鱼红 嘴病 ;对虾病预防用 0 . 3~0 . 6 g/m 3水体浸浴 10
26 《渔业现代化 》 2005年第 2期
min;鳗鲡烂鳃病治疗用 0 . 8~1 . 5 g/m 3水体浸 24 h,连续 2次 ;红头病用 1~2 g/m3
水体全池遍洒 , 隔 24 h遍洒 1次 ,连续 2~3次。在寄生有水霉 菌的虹鳟亲鱼病灶上 ,
可用 1%的 PVP2I涂抹 ;对 虾烂尾病用 0 . 1~0 . 3 g/m3水体全池遍洒。 聚维酮碘的杀
菌效果与其所释放出的有效碘 浓度呈正相关 ,一般在较低浓度下 ,偏酸性环境 下 ,稳定
性好 ,有效碘浓度要高 ;温度升高时杀菌 力亦增强 ;在水体中有机物会抑制碘的作用。因
此在实际使用时应根据使用对象、 有机物的含量 而适当提高用药量 ,延长作用时间。 ②
季铵盐络合碘 :它由双烷基季铵盐与碘络 合而成 ,表面活性剂季铵盐能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破坏菌体酶系统 ,影响细菌新陈代谢 ,起到载体与 助透作用。主要适用于对虾疾病 ,如对
虾败血症、 红腿病、 烂鳃病、 烂眼病、 黑鳃病、 肠炎病和幼体菌 血症等细菌性疾病 ,
以及白斑综合征病毒病、 杆状 病毒病等。 用法用量为 :全池均匀泼洒 ,预防时浓度为 0 .
2~0 . 3 mg/L;治疗时为 0 . 3 mg/L,病情严重连 用 2天 ;空池消毒时浓度为 0 . 8 mg/L。
而其对病 毒的杀灭效果 ,要根据含碘量的高低而定 ,王蕾等 (2003)研究发现含碘量在 0 .
5%时具有明显的杀 病毒作用。 ③双链季铵盐络合碘 :双链季铵盐 (双癸甲 溴铵 )为阳离
子表面活性剂 ,与碘络合后杀菌效 果显著优于单链季铵盐。它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 较强 ,
pH值为 7时使用效果较佳 ,但不能杀死芽 孢和结核杆菌 ,多用于防治烂鳃病、 弧菌病等 ,
还 可用于杀灭虾蟹固着类纤毛虫。 具体用法为 :全池泼洒 ,预防时浓度为 0 . 04 ~0 . 08
mL /m 3 ,每 10~15天 1次 ;治疗时浓度为 0 . 16~0 . 24 mL /m 3 ,每 7天 1次。 ④
四烷铵络合碘 :目前水产养殖上应用的是 季铵盐含量为 50%的四烷胺络合碘。它由双链 季
铵盐 (双癸甲溴铵 )、 碘、 单烷基季铵盐和另一 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 ,兼具了氧化性和
非氧化性 二者的特性 ,能有效地杀灭带膜病毒和非膜病毒。 适用于鱼、 虾、 蟹、 鳖、 鳗、
鳝等养殖水体消毒。 用法用量为 :全池泼洒 ,预防时浓度为 7 . 0~
11 . 2 mg/m
3
,每 15日 1次 ;治疗时浓度为 14 . 0~
17 . 5 mg/m
3
,每日 1次 ,连续 2日。幼鱼、 幼虾、 幼 蟹应适当减低用量。 目前还有聚醇醚碘、 碘
三氧、 双氧离子碘等开 始运用于水产养殖 ,但其作用机理及效果还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探
讨 ;在畜禽上碘醚柳胺是卤化水 杨酰苯胺类杀吸虫药 ,氯氰碘柳胺对与血液循环 接触密
切或吸血性寄生的一些线虫有较好的驱杀 作用 ,随着水产药理学研究的深入 ,这些碘制剂
也 有可能运用到水产中或为水产用碘制剂的开发提 供借鉴。值得指出的是 ,包括碘制剂在
内的哪一 类消毒剂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应根据消毒对 象、 所处环境与季节、 给药方
式及用药经济分析等 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以达到良好的使用效 果。 □
参考文献
[1 ] 孙祖越 ,王丽君 ,刘桂明. 双链季铵盐消毒效果及安全 性评价 [J ].湖北预防医学杂
志 , 2001, 12(2) : 1~2 . [2 ] 王方国 ,吴友吕 ,陈全震. 有机碘防治对虾疾病的应 用
研究 [J ]. 东海海洋 , 1995, 13 (2) : 16~20 . [3 ] 王蕾 ,李纬 ,吴连勇等. 双链季
铵盐及季铵盐络合碘 消毒剂消毒效果 [J ]. 中国兽药杂志 , 2003, 37 (4) : 42 ~44 . [4 ]
卢秀杰 ,刁晚芬 ,王红娟. 双链季铵盐洗消剂杀菌效 果的检测 [J ]. 实用医技 , 2000, 8
(2) : 155 . [5 ] 裘晓莹 ,孙祖越. 双链季铵盐洗消剂性能的试验观察 [J ]. 中国消毒学
杂志 , 1998, 15 (3) : 164~166 . [6 ] 魏兰芬 ,林军明 ,等. 季铵盐消毒剂中检出一株
洋葱 假单胞菌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1999, 20 (6) : 338 ~341 . [7 ] 陈月英 ,
沈智华. 用 125 I研究碘和 pvp2碘在草鱼体内 的浓度 [J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1993,
8 (4) : 30~36 . [8 ] 桂英爱 ,王洪军. 碘伏对皱纹盘鲍的鱼性毒性试验 [J ]. 水产科
学 , 2002, 21 (2) : 22~23 . [9 ] 刘荭 ,王侃 ,彭锦新. 碘伏对水生动物细菌和真菌病
原杀灭效果的研究 [J ]. 中国动物检疫 , 1999, 16 (4) : 7~9 . [10 ] 李清禄 ,陈强 ,
蔡春标. 新型水产养殖消毒剂的制 备、 性能及其临床应用 I . 碘伏 [J ]. 福建农业大学
学 报 , 2000, 29 (4) : 50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