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3.1.6-1001、对于连接组别为Yyn0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 A )。
A、25%B、10%C、%D、5%出处:DLT 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3.2.8条3.1.6-1002、独立避雷针与配置装置的空间距离不应小于( A )。
A、5mB、10mC、12mD、15m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0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比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 A )。
A、高B、差C、相同D、无法比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二章中性点运行方式*3.1.6-1004、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绝大部分是( A )。
A、单相接地B、两相接地短路C、三相短路D、两相短路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05、变电所对直击雷的保护是采用( C )。
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针或避雷线D、避雷器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06、大电流接地系统是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B )。
A、ΩB、ΩC、1ΩD、4Ω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07、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 D )A、4ΩB、6ΩC、8ΩD、10Ω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08、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应不小于( B )m。
A、4B、5C、8D、10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09、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只发生在( C )。
A、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B、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C、中性点不接地或间接接地电网中D、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即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中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二章中性点运行方式*3.1.6-1010、10KV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三角处并接一个电阻的作用是( C )。
A、限制谐振过电压B、防止断保险、烧电压互感器C、限制谐振过电压,防止断保险、烧坏电压互感器D、平横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载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11、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 B )。
A、防止感应雷击电力设备B、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C、防止感应雷击电力设备D、防止感应雷击电力设备和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12、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大小与( C )无关。
A、土壤电阻率B、接地网面积C、站内设备数量D、接地体尺寸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六章*3.1.6-1013、变电所的母线上装设避雷器是为了( C )。
A、防直击雷B、防止反击过电压C、防止雷电进行波D、防止雷电直击波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14、接地装置是指( D )。
A、接地引下线B、接地引下线和地上与应接地的装置引线C、接地体D、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的总和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15、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单相金属性接地时,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 B )A、3倍B、3倍C、2倍D、5倍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二章中性点运行方式*3.1.6-1016、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通常只将系统中一部分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或经阻抗接地,其目的是( B )。
A、减小三相短路电流B、减小单相接地短路电流C、提高供电的可靠性D、满足自动重合闸装置需要。
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二章中性点运行方式3.1.6-1017、外部过电压的大小一般与( B )有关。
A、系统额定电压B、被击物阻抗C、系统额定电流D、系统最高运行相电压的倍数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18、变电所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大小与( D )无关。
(A)接地体的尺寸;(B)土壤电阻率;(C)地网面积;(D)电气设备的数量。
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19、氧化锌避雷器( A )。
(A)只有非线性电阻没有间隙;(B)由非线性电阻和间隙串联组成;(C)只用于限制雷电过电压;(D)不能用于直流接地系统。
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试验》第一章电力设备结构及原理3.1.6-1020、避雷器主要用于( C )。
(A)避免雷电直击;(B)避免雷电绕击;(C)限制过电压;(D)限制过电流。
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21、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中性点对地电压为( A )。
A、 0B、相电压C、线电压D、大于相电压,小于线电压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二章中性点运行方式*3.1.6-1022、1kV以上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应采用( A )。
A、保护接地B、工作接地C、保护接零D、重复接地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23、1kV以下的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应采用( C )。
A、保护接地B、工作接地C、保护接零D、重复接地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24、管型避雷器是在大气过电压时用以保护( A )的绝缘薄弱环节。
A、架空线路B、变压器C、电缆线路D、照明灯具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1025、TN—C系统中性线、保护线是( A )。
A、合用的B、部分合用,部分分开C、分开的D、少部分分开出处:DLT 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3.4.3条3.1.6-1026、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 A )。
A、扁钢宽度的2倍并三面焊接;(B)扁钢宽度的3倍;(C)扁钢宽度的倍;(D)扁钢宽度的1倍。
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1027、低压避雷器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C )MΩ。
A B、1 C、2 D、3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试验》第二十章避雷器试验3.1.6-1028、各种防雷保护的接地装置,每年至少应检查、测试( A )次。
A、一B、二C、三D、四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十二章保护接地3.1.6-1029、避雷器的放电特性是由( B )所决定的。
A、阀电B、间隙C、间隙与阀电共同D、接地体出处:中国电力出版社《电气试验》第一章电力设备结构及原理3.1.6-1030、判断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是否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是以( A )为标准的。
A、中性点接地电流的大小B、中性点电阻的大小C、中性点接地方式D、变压器运行方式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二章中性点运行方式*3.1.6-1031、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其架空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一般可以继续运行( C ),但必须找出导线接地点,以免事故扩大。
A、1小时B、40分钟C、2小时D、90分钟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二章中性点运行方式多选题3.1.6-2001、作用于电力系统的过电压,按其起因及持续时间大致可分为(BCD)。
A、大气过电压B、工频过电压C、谐振过电压D、操作过电压E、弧光接地过电压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2002、电力设备污闪事故的发生和 (ABDE)等因素有关。
A、瓷质污秽程度。
B、大气条件。
C、设备绝缘老化。
D、绝缘瓷件的结构造型。
E、表面泄露距离。
出处:中国电力出版社《用电检查》第三章雷电及防雷设备3.1.6-2003、接地装置定期巡视检查项目为(ABC)。
A、避雷线、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间的连接良好;B、接地引下线无断股、断线、严重锈蚀;C、接地装置无严重锈蚀,埋入地下部分无外露、丢失。
D、接地引下线油漆是否完整E、接地螺丝是否完好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第十二章保护接地3.1.6-2004、下列属于氧化锌避雷器主要优点的是( ABCD ).A、结构简单B、造价低廉C、性能稳定D、通流能力大E、不易老化出处:中国电力出版社《用电检查》第三章雷电及防雷设备3.1.6-2005、过电压可分为外部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两大类,内部过电压又分为( ABC ).A、操作过电压B、弧光接地C、电磁谐振过电压D、雷电感应过电压E、行波过电压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2006、雷电放电过程中,会呈现出( ABD )效应,对建筑物和电气设备有大的危害。
A、雷电的电磁效应B、雷电的热效应C、雷电的光效应D、雷电的机械效应E、雷电的传导效应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2007、变电站的主要防雷措施包括 ( ABCD )。
A、避雷器B、避雷针C、放电间隙D、接地装置E、避雷带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2008、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AD )。
A、防止人身触电事故B、防止供电中断C、减少线路损耗D、防止漏电火灾事故E、防止人员接近带电体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供用电常识》第四章安全用电常识3.1.6-2009、TN系统的“TN”两位字母表示系统的接地型式及保护方式,下列各解释中与该系统情况相符合的有( AD )。
A、前一位字母T表示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B、前一位字母T表示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C、后一位字母N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D、后一位字母N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E、后一位字母N表示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经阻抗接地。
出处:国网公司通用培训教材《电力安全生产及防护》第三章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3.1.6-2010、( ABC )设备可以作为自然接地体。
A、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钢结构件B、敷设于地下而数量不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皮C、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钢筋部分D、人工专门打入地下的钢材E、自来水管出处: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6-2011、配电系统的三点共同接地是指( 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