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课题开题报告………………………………………1—6页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7—11页三、结题申请书…………………………………………12—19页四、结题报告……………………………………………20—26页五、多媒体教学情况调查问卷……………………………27—30页六、与课题有关的发表论文……………………………31—58页《多媒体手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丘北县第一小学校胡兰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经丘北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确立为二00九年州级研究课题之一。
经学校领导及课题组成员研究讨论,自即日起正式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本课题选题依据及校内现状1.依据:在现代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小学教育必需研究的课题。
小学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要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高效性,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现代教育手段的掌握和运用。
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已不能满足教改的需要。
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
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
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认识不足,利用网络实施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2.校内现状:为适应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的需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我校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努力打造一批创新型骨干教师,并使全体学生成绩大面积提高,在如何突出多媒体教学,使教育与学习资源共享,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实现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局面等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尝试。
学校领导组织本组教师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研究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将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彻底把多媒体引进课堂,实现教学统一,使课堂教学具有信息性、时代性、趣味性,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探究型师资队伍。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多年的努力,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目的1.彻底打破“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优化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提高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和实用率。
四、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穿新鞋走老路”,那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实不可取的。
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成果主要内容:1.小学语文、数学学科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与应用研究;2.多媒体课件的课堂应用;3.课件资源库的初步建立﹙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此项目的研究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思维的启发、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多媒体课件整合、应用能力;2.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促进课堂进一步优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成果:发表一批论文和应用课件;建立课件资源库;研究报告资料数据。
六、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将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进一步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意义:我组提出的课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校内、组内信息技术资源,发挥群体优势,培养协助意识,提高教师多媒体应用水平。
集声音、画面、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课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信息的贮存、传递、交流、解释和处理承担教学中某些环节的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师生负担的目的。
七、对项目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项目组人员分工)项目负责人胡兰仙:从事小学教育教学二十年,在实践工作中,虚心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胆走进新课改,注重积累教学经验,时常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论文,多篇论文获省、州、县奖励。
2004年3月参加“云南省小语骨干教师培训”多次指导我校教师参加校、州课堂大奖赛并取得好成绩。
现任我校四年级组长,承担四(1)班语文、劳动等教学工作。
参加此项目研究的人员,均是我校课改年级多媒体实验教学班的教师。
他们积极进取在教改的潮流中,教学成果显著,是我校的教学骨干,是一批爱学习,肯钻研的教师。
结合本版实际,积极主动地制作课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学习,负责收集整理资料。
因此,我们有足够的人力和能力来保证本课题的实施。
在阶段结束时,由参研教师写出阶段性总结,胡兰仙负责汇总八、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思路:以建立校本研修制度为切入点,组织教研活动,开展“从教师中来到教室中去”的培训活动,学校引导我组教师将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培训起点,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培训目的,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边学习边提高,促进教学、培训的有机结合。
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取得原则,不断在应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思考总结,不断提高,务求实效。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等。
我们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九、本课题研究阶段及最终研究成果1、2009、3-8月,完成调研报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际理论研究》,由高勇、陶微两位老师负责完成;2009、9-2010、9月,完成调研报告《多媒体教学手段实践应用研究》,由刁忠、王志燕、刁克武三位老师负责完成;3、2010、9-2011、12月,完成论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胡兰仙、刘娟、李勇三位老师负责完成。
2009年9月30日《多媒体手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丘北县第一小学校胡兰仙一、课题立项的意义在现代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小学教育必需研究的课题。
小学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要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高效性,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现代教育手段的掌握和运用。
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已不能满足教改的需要。
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
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
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认识不足,利用网络实施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为适应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的需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我校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努力打造一批创新型骨干教师,并使全体学生成绩大面积提高,在如何突出多媒体教学,使教育与学习资源共享,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实现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局面等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尝试。
学校领导组织本组教师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研究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将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彻底把多媒体引进课堂,实现教学统一,使课堂教学具有信息性、时代性、趣味性,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探究型师资队伍。
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将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进一步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意义:我组提出的课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校内、组内信息技术资源,发挥群体优势,培养协助意识,提高教师多媒体应用水平。
集声音、画面、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课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信息的贮存、传递、交流、解释和处理承担教学中某些环节的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师生负担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多媒体课件整合、应用能力;2. 通过本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促进课堂进一步优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研究,彻底打破“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4.通过本课题研究,优化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提高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和实用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等。
我们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小学语文、数学学科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与应用研究。
2009年3-8月,完成调研报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际理论研究》,由高勇、陶微两位老师负责完成;第二阶段:多媒体课件的课堂应用。
2009年9月-2010年9月,完成调研报告《多媒体教学手段实践应用研究》,由刁忠、王志燕、刁克武三位老师负责完成;第三阶段:课件资源库的初步建立﹙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2010年9月-2011年12月,完成论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胡兰仙、刘娟、李勇三位老师负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