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历程
1、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 ①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过程 ③影响 A、对世界 a、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对欧洲 a、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 b、意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正式进
入社会主义;
③一五计划(1953—1957): 为社会主 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时期,1956—1966)
①中共八大1956: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 ②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③大跃进1958: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⑤八字方针1961 a、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引起严重的经济困难 b、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意义: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际商业大都会:大都; 天下第一大港:泉 州
农副产品大量成为商品;长途贩运贸易;著 名商帮:晋商、徽商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①时间:明清时期 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 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③评价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 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 于世界潮流
①由民间私人经 营②产品供民间 消费
明中叶以后,超 过官营手工业, 占主导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中后期,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产品用来交纳赋 农户的副业 税和家庭消费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 业中;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
值”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③发展历程(见以前的讲义) ④特点 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b、地区分布不平
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c、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始终没有形 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⑤阻碍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 过程中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压迫;
⑥启示:a、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 b、民族独立是国 家富强的前提;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过渡时期(1949—1956, 发展生产 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并举)
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②三大改造(1953—1956) a、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沿岸;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张 3、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
第一次工业 革命
时间
18c60d-19c 中期
特点
手工工场工 匠技术积累
生产组织形 式的变化
工厂
交通工具的 革新
火车、轮船
第二次工业 19c中后期- 科学理论与 垄断组织 汽车、飞机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文革时期(1966—1976)
1971年、1975年周恩 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 进行整顿,促进了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1978—今)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2、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四川、
安徽)
b、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1984 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
▲古代商业(商品经济)
时期
发展状况
春秋战国 商业繁荣
表现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
发展艰难
开始重农抑商
隋唐 两宋
元 明清
商业发展 空前繁荣
商业繁荣 城镇商业繁荣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柜坊、飞钱问世; “扬 一益二”; 外贸港口广州
交子;商税成为主要财源;市的发展打破时 间、空间的限制;出现商业名镇;话本、词 的盛行;《清明上河图》
革命
19c末20c初 技术相结合
▲形成途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和扩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②表现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近代企业的诞生
(洋务运动)c、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 19c60、70d)
萌芽的滋长;
(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 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
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分类 官营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
特点
地位
①由政府直接经 在明中期以前, 营,集中大作坊 在手工业中一直 ②产品不计成本, 占主导地位 不流通,供皇帝 使用
成就
冶铁:东汉的水 排;南北朝的灌 钢法;制瓷丝织: 明清时进入鼎盛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