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1982年,“我不能 走”。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国防和科学发展史 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 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 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 凡中见高尚。
课文是从哪些角度来刻画人 物形象的? 一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因为人物性格的形成往往与人物 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课文 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起点高。把 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一个广阔的 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将人 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 强弱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的刻 画有了一定的高度。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 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同胞,杨对邓身上体现 出来的同祖国共命运、休戚与共的民族情结,执着追求, 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在民族优秀文化孕育下形成的质朴内 秀,甘于奉献的品格,有着深刻的认同,于是在提示人物 超群拔类的特质时,也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这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一、二、三。 3、小作文:记人的文章。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两弹元勋 邓稼先课件
悼邓稼先词
(张爱萍)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 功设计了两弹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
职务
国籍
功劳
相当
学术水平
文化背景 不同 性格
奥本海默
锋芒毕露
善于辞令 邓稼先
复杂的人
奉献 精神
最不引 人注意
忠厚平实
“纯”
归纳总结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 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 他勋”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 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 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 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 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 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样一篇朴 实无华而感人至深的文章?
首先,作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深知邓稼先在科 学界的位置、价值以及他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所建立的 卓著功勋,从而给予客观公正而具有权威的评价。
其次,作为与邓有半个世纪深交的朋友,杨对邓的经历、 品质、性格及文化素养有充分的了解,于是从邓稼先一生 的事迹里选出几件典型材料来反映他的个性特征。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 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1982年,“我不能走”。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 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 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二是鲜为人知
三是以小见大
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 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
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 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 危险的时代。
1964 年 10 月 16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 子弹。
1967 年 6 月 17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氢 弹。
升空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 子弹制造的理论,并 成功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③1985 年 重 病 期 间 写 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 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 建议书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 派继续工作
⑤1971年被“四人帮” 批判围攻,竟级说服 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没有私心
诚真坦白 从不骄人 最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