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尽快树立危机意识 抓住最大发展机遇

尽快树立危机意识 抓住最大发展机遇

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交流材料之尽快树立危机意识抓住最大发展机遇采取超常规的发展策略促进云南经济快速发展——关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取得主动的系列建议袁野概要:云南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在逐步恢复,但是,与国内的其他地区相比,差距是明显的,而且这种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形势非常严峻,令人担忧,这是摆在全省人民和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处在西南地区边陲的云南省,要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唯一机遇意识,尽快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历史赋予云南的最大发展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采取超常规发展策略和重大措施,真正使云南由对外开放的“末端”,变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在该机遇的国内竞争中战胜主要竞争对手——“广西壮族自治区”,以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否则云南的快速发展只是纸上谈兵,“大通道”可能成为“大过道”,桥头堡的作用得不到真正发挥,云南的经济发展何日可待?本文就如何抓住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供各委员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云南面临的基本形势和挑战1.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在全国处于末位,差距在拉大云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尽管实现较快增长,但增幅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全国及其他省市区较高的增长形势形成明显反差,在全国的位次明显落后。

其中:2003年一至三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高于云南0.6个百分点,云南增速居全国第31位,在西部居末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高于云南7.9个百分点,云南增速居全国第31位;全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4%,高于云南2.8个百分点,云南增速居全国第19位;云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国第28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国第29位。

2.进出口增长幅度较低在当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云南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之一是出口,与国内其它地区和主要竞争对手广西等相比,我省进出口额的增长幅度较低,且差距也在拉大,下面是我省与广西的主要指标比较情况:2003年云南与广西主要相关经济发展数据比较表①—来自于2004年1月15日的《春城晚报》②—来自于2004年2月9日的《云南日报》根据初步了解,虽然云南的进出口额在增加,但增加幅度与国内其它地区比较仍然较小,与我省的优势(主要是地理优势)不相称,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仅仅依靠内需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出口(包含国内),在这方面云南应该是有巨大优势和潜力的。

3.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在舆论、宣传、气势上已经落后当今世界是网络世界,网络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其中也自然包括对云南经济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

互联网络上已经包括了主流媒体的几乎所有的报导、新闻和观点,可以说,这些媒体基本代表了政府、团体和企业的主要观点、重大活动等,在这里完全可以了解到政府重视和做什么?媒体关注什么?企业和老百姓关心什么?互联网络上在某个项目上的文章和新闻数量基本反映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视程度,媒体关注程度,企业和老百姓关心程度。

或者可以说上述的“三个程度”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文章和新闻报导的数量来反映出来。

为此,我们组织了人力,在互联网上对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有关报导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可以发现,我们与主要竞争对手——广西在相关报导的数量上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令人吃惊的,几乎每一项数据都落后于广西,有的差距甚至达到200倍以上。

从研究结果不难看出,在舆论宣传方面,我省已经完全落后了,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差距还在加大,这种差距最终必将反映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我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竞争地位和市场收益,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的足够和高度重视。

4.在对机遇的认识和实际行动、部署等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在我们的研究中,除了网上有关报导、文章的数量方面的差距之外,在下列的诸多方面也存在明显差距:1)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的网站建设方面,不管在网站的数量、质量、栏目数量和文章的数量等方面,云南明显落后于广西(文章数量的详细数据见附表)。

2)在各级政府重视程度方面,从各种媒体的报导上给人的初步感觉是广西各个方面(包括地、州、县和企业等)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云南。

广西自治区的高层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广西一定尽全区之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高虎城说,之所以选择广西南宁市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其中的核心原因是广西具有很好的思想基础,对外开放在这里是没有杂音的。

3)不少的新闻报导表明,在民间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方面,广西方面也明显优于云南。

4)与国内各主要媒体(例如:新华网、香港文汇报等)间合作报导有关新闻方面,广西的力度也高于云南。

5)广西的各级部门非常重视,成立了许多专门的组织和机构,例如:成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和“中国-东盟贸易研究会”;兴建东盟国际商贸城和“中国—东盟经济园”;成立“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由中国共青团中央批准成立,由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共青团广西区委共同管理的国际性教育培训机构,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交流学习的重要基地之一)、计划建立“东南亚大学”等等,不胜枚举,非常深入人心。

5.2004年和2005年是关键的年份曾经有一位专家这样预测:“在这个庞大的贸易区内,谁先行一步,谁就可能成为中国走向东盟的中心,也会成为最大的受惠者。

”根据前面的形势分析,我们认为,对云南来讲,2004年和2005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建立品牌和声誉的重要时期,是各省、市、自治区在国内外建立形象和地位的最佳时期,因此,这两年是关键时期,绝不能等闲视之,云南必须采取相应有力措施,否则一步跟不上,步步落后,或者,在将来将花更大的代价才能追赶得上。

二.最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云南面临的最大历史发展机遇,也是本世纪云南的唯一机遇,该机遇注定将给处于该区域中心的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云南要获得快速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并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应成为普遍的共识。

然而,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实的表征来看,我们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究竟给云南带来哪些影响,带来多大影响,认识仍不够深入和全面,而且,我们更多强调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优势,强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云南带来的机遇,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云南带来的挑战则重视不够,重要的是,我们对竞争的研究的重视程度非常不够,竞争的意识不强。

应该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刚刚启动之际,在宣传方面着力强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云南带来的机遇,这对于提高各地区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积极性,无疑是有利的。

问题在于:机遇与挑战从来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云南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而且,机遇是潜在的,优势是相对的,资源不是决定性的,而挑战却是现实的,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及时采取措施。

因此,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云南的影响,我们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机遇,并抓住机遇,积极加以运用,更要正视挑战,并把挑战估计得严峻一点,把应对的方案和措施准备得充分一点,估计的足一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掌握主动,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拥有多项巨大优势,这些优势是其它国内省份不可比拟的,对此,笔者不想过多去描述这些人所共知的地理和资源等优势。

但是,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不是胜势,起点优势不等于终点优势,云南具备了的优势如果不充分加以快速利用和全力发展,仅仅被动依靠这些优势肯定不会使云南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大通道”可能会变成“大过道”。

三.建议1.基本思路对目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我们必须有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尽快树立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建立“唯一机遇”和竞争观念,在各级政府的强有力的参与和支持下,采用市场运作模式,建立专门的各级领导和管理机构,采取果断、超常规的策略和措施,集中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做到全省统一步调、协调行动,按照市场竞争理论,积极研究竞争对策,充分发挥云南的相对竞争优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赢得主动,最终取得竞争的胜利。

2.基本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服务东盟、服务全国、发展云南”的总体目标,根据上述基本思路、优势和劣势分析,为了在这场与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关系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建议采取如下竞争战略:1)南下和西进战略➢南下战略:向南发展,与越南、老挝、泰国等南面的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特别是与越南(是广西的主要东盟合作伙伴和进出口市场)和泰国进行有效合作,争取在越南和泰国等国家市场的竞争上不落后于广西,或落后不大;➢西进战略:向西发展,这是云南独特的优势,争取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建立广泛的关系,建立“昆明合作组织”,进行广泛有效的合作,在这些市场上,与广西相比,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2)国内联合战略与四川、重庆、贵州、西北、浙江、上海等地区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建立战略联盟,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和资源,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

3)充分发挥相对优势战略与广西比较,云南在边境线长度、邻国数量、水陆空通道、自然资源、气候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要充分研究和挖掘这些优势,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优势,争取将优势化为胜势,取得最大的主动权。

4)资源集中战略用竞争的眼光看待资源集中问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项目较多,摊子较大,涉及的方面较广,在资金和人力、物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抓住关键因素,实行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原则。

例如,在大通道的建设中,公路、铁路和水陆都十分重要,但从竞争的角度分析,是否同时进行?哪些项目更加紧迫和重要?哪些项目应该先期完成?值得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和研究。

3.基本政策与措施针对上述思路和战略,可提出如下基本政策和措施:1)尽快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分析形势和优势,统一思想和认识,制订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制订竞争战略,协商对策,加强协调,共同行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请国内外最好的策划专家进行竞争策划和规划;2)建立各级具有权威的专门的管理、贸易促进、信息收集和市场研究等机构,这些机构应采取企业管理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在企业与政府关系模式方面,可考虑学习韩国模式—“政府强力支持,企业进行运作和管理模式”,可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贸易促进机构要对企业出口进行指导,帮助企业走出去;➢信息研究机构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和国内外的形势发展,随时跟踪,及时提出应对对策,该机构的另外一项重大任务是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东盟国家的经济动态;3)采取非常规的方式,集中资源,一定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加强云南的优势项目和产业的建设,特别是有竞争利害关系的相对优势项目与产业;4)在舆论宣传方面:➢制订政策、规划,加大力度,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声势和影响上超过广西;➢建立专门的网站(例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信息网),该网的建设一定要在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上超越其他同类似的网站,成为自由贸易区最好的网站,网站要采用多国文字,优先使用英文、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印度等文字;➢以网站为基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信息中心”,该中心要建设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信息机构;➢在2005年“中国—东盟首脑会议”在云南召开之际,在云南昆明举办首届中国—东盟国际艺术节的方案和其它重大活动;➢在舆论上明确云南和昆明在自由贸易区内的形象和定位,避免糊涂认识,并进行大力宣传;5)打通南亚国际大通道,积极探讨建立“中印缅孟巴自由贸易区”;6)加强同缅甸(目前缅甸是云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泰国的特殊关系,提高双方的经贸合作水平,争取赢得最大的收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