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统计标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统计标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统计标准:
(一)专业大户
(1)粮棉油种植大户:规模标准,经营耕地面积100亩及以上。

生产标准。

耕种收全部实现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和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面积、作物优种率均达到100%以上,有仓储设备设施,商品粮率85%以上。

质量安全标准。

使用有机肥等生物质肥料,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面积占播种面积80%以上,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大户:规模标准,露地蔬菜集中成片经营面积50亩以上,设施棚室蔬菜集中成片经营30亩以上,食用菌年栽培规模10000至50000袋。

质量安全标准,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地环境检测合格,产品符合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要求。

(3)畜牧业养殖大户:规模标准。

生猪常年存栏1000头以上,奶牛存栏300头以上,蛋鸡存栏1万只以上,肉鸡年出栏5万只以上,肉牛年出栏50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500只以上。

生产标准。

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畜禽养殖代码》,在县(市)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按照有关要求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

质量安全标准。

场区有污染治理措施,完成农牧、环保的节能减排改造
(4)水产养殖大户:规模标准。

建成池塘养殖面积60亩以上;温棚、工厂化车间等养殖设施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海水标准化深水网箱养殖200箱或3000平方米以上;其它养殖方式水产品年产量200吨以上。

生产标准。

持有《水域滩涂养殖证》,工厂化养殖场同时有《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租赁合同》;全程无使用禁用药品行为;生产操作规范化,有水产养殖生产、用药和水产品销售记录;名特优养殖品种率70%以上。

(5)农机大户:拥有80千瓦以上大中型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固定资产总值20万元以上,从事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年农机服务纯收入5万元以上,农机服务纯收入占家庭年纯收入50%以上;农业机械科技含量高、能耗低。

(6)造林大户:规模标准。

山区造林面积不少于600亩,平原造林面积不少于400亩。

工程造林苗木栽培面积不少于200亩,园林绿化苗木栽培面积不少于100亩,设施花卉栽培净面积不少于7000平方米。

(7)果品大户:规模标准。

水果栽培面积不少于50亩,干果栽培面积不少于100亩,设施果品栽培净面积不少于7000平方米。

栽培管理标准。

按照无公害、绿色或有机果品生产方式组织生产。

(二)、家庭农场
1、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

2、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

常年雇工指家庭农场受雇期限年均9个月或按年计酬的雇工。

3、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

4、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且相对稳定。

种植型: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50亩以上(设施蔬菜集中成片30亩以上,食用菌栽培年规模达到5万袋以上)。

畜牧养殖型:蛋鸡年存栏2000—1万只,生猪年出栏500—5000头,肉鸡年出栏5000—2万只,肉羊年出栏50—500只,肉牛年出栏50—500头,奶牛存栏500头以上。

种养综合型:种养结合的综合性农场,标准达到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农场的下限标准。

水产养殖型:流转或承包集体养殖水面5年以上,建成池塘养殖面积60亩以上,或温棚、工厂化车间等养殖设施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名特优养殖品种率70%以上。

林果经营型:林场经营权为村组承包山或自留山,用材林经营面积500亩以上,经济林、
花卉苗木基地经营面积200亩以上,林养结合的林地经营面积120亩以上、林下散养家禽年出栏10000只以上。

5、在县级及以上农业(农经)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三)农民合作社
(1)、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达到“六个有”标准:
1、有专用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需的办公设备。

合作社要有一间以上的专用固定办公场所,并配有桌椅、电话、档案橱柜等必需的办公设备。

2、有清晰醒目的合作社标牌。

办公场所门口必须悬挂规范的合作社全称标牌。

3、有法定机构颁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合作社要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由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由质监、税务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4、有规范健全的上墙制度。

办公场所内必须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理事(监事)会组成成员、社员(或出资成员)名单,以及合作社章程、会议制度、财务制度、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等相关制度上墙。

5、有规范齐全的档案、公章和专门的银行帐号。

合作社要将设立批准的各种材料、证照和规范运行的社员登记或出资手续、会议记录、财务帐目及每次为成员提供服务的情况分门别类建立档案。

要公章和财务章“两章”齐全,并有专门的银行帐号。

6、有比较完善的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相关服务的场所和设施。

合作社要有为社员提供技术培训、产品交易、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的场所和设施。

(2)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①有3个以上的成员社;②建立有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及管理制度;③成员(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并有会议记录及成员签名;④开展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生产质量标准、统一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注册品牌、统一销售产品服务。

⑤成员社向联合社入股,形成两级法人,两级核算,两级分配。

联合社以及成员社实行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和国家规定的会计核算制度,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不具备条件的,应委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或代理记帐机构记帐、核算。

⑥联合社年销售额要达到500万元以上,加入联合社的农户每年的收入要高于同行业非成员农户20%以上。

(四)农业企业
(1)企业资产与收入。

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养殖场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

农产品生产企业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200万元以上。

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年交易额3000万元以上。

专业合作组织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年服务收入50万元以上。

(2)企业产值。

企业经营中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

(3)基地建设。

有稳固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与基地农户有合同、入股、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达到1000户以上,企业年从基地农户采购原料(交易产品)数量占所需原料(交易产品)数量50%以上。

(4)企业负债与信用。

资产负债率低于60%,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含A级)。

(5)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

在同行业中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先进水平,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质量管理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