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类、辨析类考点导论部分1.语言学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我国的小学(中国小学)——我国的传统语文学小学时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因其是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的,所以中国的“小学”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3.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以古代书面语为研究对象,不重视口语研究。

语言研究和人物是给古代经典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

那时的语言研究处于从属地位,还没有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语文学的语言研究的特点:1)只限于单一的语言,主要是本族语;2)依附于其它学科,没有专门的研究对象;3)研究方法:零散的、片面的;4)只重视书面语,口语问题没有涉及。

4.语言交际的过程:“编码—发送—传递—解码”五个阶段。

语言学关注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涉及对语言结构本体的研究,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最根本的问题。

(课本P23图)5.专语语言学以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是专语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一种语言。

6.共时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索绪尔明确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如:现代汉语,以当代汉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

由于它是从一个静止的角度研究语言,因此称为共时语言学。

7.历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其演变轨迹。

因此叫历时语言学。

例如:汉语史、英语史等。

8.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从研究对象上看,它研究人类的语言,着重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

(从对象范围上讲,并非强调universal,但毫无疑问universal也是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从研究的侧重面看,它侧重于一般语言理论的研究。

(与具体的语言研究相对,或与交叉学科或应用性质的语言学分支学科相对)普通语言学,首先是语言科学。

其次是研究人类语言普遍性的科学,它把人类语言看成是人类行为和人类能力中普遍存在的、可识别的一部分,语言的一切形式和一切表现,即世界上全部语言及其在人类的各种不同情况中全部各不相同的用法,都构成语言学家的研究领域。

它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对人类语言的看法和研究结果的理论概括,是研究语言的本质、发展和起源以及语言的类型和分类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普通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普通语言学除一般的理论问题外,还包括语音、文字、语法和词汇等问题;狭义的普通语言学就是理论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和普遍语法的关系:普遍语法是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部分。

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A语言的本质、发展和起源以及语言的类型和分类;B有关语言的各个部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的一般理论;C语言学的各家之说。

(这一点其实也可以说是包括上两点。

)以问题为纲,谈认识的发展。

每一个理论学派显然是普通语言学最直接的分支。

追求普通语言学的两条路径:A存在的悖论:个别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B两条路径:多语言/单语言(Chomsky)10.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的是专门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以及各有关实际领域的学问的统称,即指语言学只是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11.理论语言学也称为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是理论语言学的任务。

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决定于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

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些语言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大部分语言还研究得很不够,甚至还没有人去研究。

所以理论语言学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只是综合了一部分语言的研究成果,还有待于不断补充和修正。

☆(06辨析)理论语言学VS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的是专门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额。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在各方面应用以及各有关世纪领域的学问的统称,即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1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13.语言学流派1)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历史比较语言学,因其严谨的方法及科学的理论发展,可以说是普通语言学的先导。

比较语言学对原始共同语的追求也是一定程度上的普通语言学追求。

他们用一种语言阐明另一种语言,用一种语言的形式解释另一种语言的形式,体现了一定的普遍观。

(比较语法)如用梵语的形式解释许多欧洲语言的形式。

并且进行了多语言的比较。

代表人物:拉斯克的普通语言学观念。

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因为他的《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当之无愧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但他最关心的是语言的结构及系统,他一生孜孜不倦努力于建立一部普通比较语法。

不过他所希望建立的普通语法不是17、18世纪那种先验的普遍语法。

他认为真正的普遍语法应该“从真实的语言中抽取出来”,因此他把对各种具体语言的准确描写视为建立普通比较语法的先决条件。

一生出版了16部描写语法。

受植物分类法影响的系统分类论者。

与其说他是一个历史主义者,不如说他是忠诚的理性主义者。

2)结构主义语言学(补充)结构主义发展的代表性学派1)布拉格学派:音位学派2)哥本哈根学派:语符学派3)美国描写主义学派4)法国学派5)伦敦学派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1.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竖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来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发展到第二阶段,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结构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

(1)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

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

布拉格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所以又称“结构-功能学派”。

特鲁贝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学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

(2)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

代表人物有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汇成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区别于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3)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

先驱者是鲍阿斯和萨丕尔。

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

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

3.转换-生成语言学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

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和说话的关系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区别: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生产出来的“产品。

”不能把语言和说话等同起来。

联系:①语言的存在必须以说话为前提,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岛上,没有说话的需要,不和别人交流,就会失去语言能力;②语言规则制约着说话,说话是人们对语言贵族的具体运用;③语言存在于说话和所说的话中,人们可以从所说的话中找出语言来。

总结:语言存在于所化和所说的话之中,人们可以从所说的话中找出语言来。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2.语言和言语的关系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区别:语言属于全社会,而言语则具有个人特点。

联系: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总结: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人的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

语言和言语是索绪尔的第一组根本对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