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际学校行业凯文教育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高端国际学校市场方兴未艾,行业集中度较低 (6)
二、凯文教育转型历程:剥离桥梁业务,变身国资背景转型教育 (8)
1、传统业务:桥梁业务发展低迷,17年正式剥离 (8)
2、股权结构:八大处控股入主,海淀区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9)
3、转型教育:两次定向增发,不断加码国际教育投入力度 (12)
(1)国际学校领域 (12)
(2)体育培训及营地教育领域 (13)
(3)品牌输出与升学培训领域 (13)
三、凯文教育聚焦K12国际学校,海淀+朝阳规模盈利可期 (15)
1、海淀凯文学校:依托名校资源,接轨美国教学架构 (15)
2、朝阳凯文学校:采用国际教学体系,未来三到五年营收有望快速上涨 .. 17
3、依托两大学校,收入和盈利规模可期,2018/2019学年学省数量和学费再
上台阶 (21)
四、凯文教育具备独特优势:区位资源+品牌优势 (22)
1、国资背景+名校资源,未来有望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 (22)
2、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加码体育教育有望抢占赛道 (23)
3、定增投资素质教育,布局北京、上海高端教育市场 (25)
4、公司素质教育项目采用轻资产模式 (26)
五、凯文教育财务指标:18年前三季度亏损,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27)
六、总结:国际教育发展前景广阔,凯文教育全产业链稳步布局,协
同效应可期 (28)
国际学校行业:高端国际学校市场方兴未艾,行业集中度较低。
近年来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在教育行业的花费也大幅提升,在当前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应试教育体系竞争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国际学校作为留学深造的最佳跳板,增长空间巨大。
国内国际教育领域的上市公司有枫叶教育、海亮教育、成实外教育、博时乐教育和凯文教育,从学生数来看,国际学校的市场集中度较低。
凯文教育转型历程:剥离桥梁业务变身国资背景,转型国际学校+素质教育。
凯文教育先后两次向八大处控股等股东定向增发逐步转型教育业务。
目前八大处控股持有32.6%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海淀区国资委。
公司采用“K12实体学校+体育、艺术培训+营地教育+品牌输出”的经营模式,主要业务分为三大领域:(1)国际学校:北京海淀凯文学校和北京朝阳凯文学校,分别由子公司凯文智信和文凯兴负责管理运作,采用和名校清华附中合作办学的模式,有望凭借口碑效应吸引优质生源;(2)体育培训及营地教育领域(凯文睿信);(3)素质教育、品牌输出与升学培训领域(凯文睿信)。
凯文教育聚焦K12业务,海淀+朝阳国际学校规模盈利可期。
凯文聚焦K12业务,布局国际学校+素质教育业务。
其中海淀和朝阳国际学校依托清华附中师资和管理团队,打造体育+艺术特色高端国际学校。
近两年招生规模逐步提升,海淀凯文学校于2016年9月开学及2017年并入上市公司,朝阳凯文学校于2017年9月开学并并入上市公司,合计容纳学生5500人。
学费分别为小学20万、初中24万、高中26
万/学年和小学18.8万、初中20.8万、高中23.8万/学年。
其中朝阳学校可容纳学生人数4000人,公司预计2021年收入和净利润有望达到5.9亿元和3.4亿元。
2017年12月和2018年6月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702人和746人,2018年9月开学后在校生人数增加至1187人,学校利用率也增加至21.6%,师生比增至1:5.3,预计随着招生人数进一步增加,运营效率也将显著提升。
凯文教育的独特优势:区位资源+品牌优势,素质教育优势凸显。
凯文教育依托朝阳和海淀区国际学校,先后布局青少年体育培训,高等艺术教育,升学咨询和素质教育领域,抢占细分赛道,有望在高端国际教育领域发挥协同作用。
公司拟定增10亿元投资素质教育平台,项目拟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四个城市租赁6个物业,公司预计2022年项目总体收入将达到约7.0亿元,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44%和29%,净利润约2.0亿元。
凯文教育前三季度业绩:18年前三季度亏损,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凯文教育17年正式剥离传统业务专注国际教育领域,17年教育产业收入9162万元,18年Q1-3收入2.92亿元(上半年为0.89亿元),归母净利润-0.71亿元,不过3季度盈利能力相比上半年有明显提升,单季度毛利率约15.3%,相比上半年的-22.9%已有大幅好转。
公司预计全年亏损8500-9500万。
总结:国际教育发展前景广阔,凯文教育全产业链稳步布局,协同效应可期。
国际学校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准入门槛较高,龙头有望以品牌和运营优势抢占市场空间。
凯文教育借助国资背景和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