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1956:GDP1028亿;财政收入280亿;外 汇储备1.23亿美元;农村居民收入73元,城 镇居民收入254元。 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实现经 济上站起来,解决温饱问题。根本途径就是 发展生产力,搞经济建设。
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正确的判断没有坚持下来 ,偏离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上去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农业方面,强调产业兴旺,优先发展农业,
构建“三大体系”;农村方面,实现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相 结合;农民方面,实现生活富裕,促进农村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
宽增收渠道,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制造
业 的 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
,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
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
长点、形成新动能。
12日,十九大后首调研,习近平强调发展实体经济 在徐工集团,习近 平强调,中国这么大 ,必须始终高度重视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不能走单一发展、脱 实向虚的路子。发展 实体经济,就一定要 把制造业搞好,当前 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 ,掌握和运用好关键 技术。
2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发展 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区
域不平衡;发展的不充分更多表现为区域发
展的不充分。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乡村
---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 --- 乡村振兴战略→经济、生态、文
化、教育、科技、社会的全面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求的范围广了。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人们的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
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 人均
GDP3900-12000美元);
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43
元、133元提高到去年的33616元、12363元;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29.3%和 32.2%,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 --- 再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全面 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了:
猎 狐,3453个。百个红色通缉令中有48人落网。
伟大成就的取得,我们站在一个新
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 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
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今天的人民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方面的
特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文明等全方位的需求---美好生活需求。
一是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对原来的“
硬需求”呈现出升级态势 ( 对标准要求越来 越严,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功能要求越
来越多);
二是需求范围不断扩大。 新生的“软需
求”不断地扩展。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全方位的诉求---期望获得更有效的 诉 求 、更平等的机会、更 公正司法、“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 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 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 是 一 个 动 态 发 展 的过程。
在满足人民群众对获得“更优质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 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
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
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方面还存在着供给的不 足。根本原因: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三、积极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新挑战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5年来,中 央和国家层面共推出 1500 多项改革举措改革涉及 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实行“三证合一”、取消企业年检、营改 增”等税制改革和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 山东启动“三十一证合一”:首批“多证合 一”整合事项调整为 11个部门的 26项,加上原“ 五证合一”的五证,共计“三十一证合一”
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 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
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
会全面进步。”
( 一 ) 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淡化GDP指标。 报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走出了一
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历史走到了今天,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会转化 ? 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 40 年的改革开
放, “我国社会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
实现全面小康”。
恩格尔系数降低了→肚皮问题的解决;
幸福指数要求上升→心情问题的解决。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
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
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之间的矛盾”----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
八大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 根据当时国情作出的正确客观的判断,解决 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让中国人民摆脱贫困 --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制度的优越性。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
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强调“在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二大确认了这一提法,并把它载
入党章总纲。直至坚持到党的十八大。
36 年来,我们党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 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开
第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的战略支撑。”
一是要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
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二是加强 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
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三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 力 量 。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 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 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主体:围绕市场的需求来进行。 深圳的四个90%: 90%的研发机构在企业, 90 %的研发人员在企业, 90 %的研发资金来源在 企业,90%的发明创造成果也产生于企业。 四是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全面依法治国成就辉煌
2016 年 12 月 2 日,最 首个国家宪法日设立 ; 民 法 总 则 诞 生 ; 一 批 高法改判聂树斌无罪。 大 案 要 案 庭 审 直 播、 公 悬疑 21 年,聂树斌终于 开 审 理 ; 第 一 次 将“ 依 沉冤昭雪。 法治国”列入党的党的 中央全会议题…… 十八大以来,全国法 院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34 件,涉及54名当事人。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正确认识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后得出的正确判
断,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根本依据--
1、社会主要矛盾随时代发展而转化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
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己经是人民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四风 ”。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 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打虎440人(省部级以上);拍苍蝇34.99万人。其中 大苍蝇,司局级,8900;中苍蝇,县处级,6.3万; 小苍蝇 科级以下,27.8万。
另一方面,我国发展还“面临不少 困难和挑战”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 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 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 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 题”。这些问题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四 是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
者大军;五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 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企业家稀缺资源;企业家精神:永不满足、 追求卓越。 9.25 日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 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 业家作用的意见》。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 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 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二是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传统产业通过与互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实现优化升级,助力于 企业提升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 ;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 和服务差异化的需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聚焦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等潜力大、发展滞后的薄弱领域以及医疗、养老、休闲 等高端服务领域,拓展发展新空间。
执政党就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 新期待”的要求,正视社会需求的这种变化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