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pot1
常规潜艇
核潜艇
双壳潜艇 下一页
上一页
最早期曾经尝试过做为潜艇动力来源的有压缩空气、 最早期曾经尝试过做为潜艇动力来源的有压缩空气、 人力、蒸气、燃油和电力等等。 人力、蒸气、燃油和电力等等。而真正成熟的第一种潜艇 动力来源是以柴油机配合电动马达(柴电) 动力来源是以柴油机配合电动马达(柴电)做为共同的动力 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潜艇开始使用柴油机配合电 动马达作为潜艇的动力来源。 动马达作为潜艇的动力来源。这种动力是第一种潜艇用机 械动力。 械动力。柴油机负责潜艇在水面上航行以及为电瓶充电的 动力来源,在水面下, 动力来源,在水面下,潜艇使用预先储备在电瓶中的电力 航行。由于电瓶所能够储存的电力必须提供全舰设备使用, 航行。由于电瓶所能够储存的电力必须提供全舰设备使用, 即使采取很低的速度,也无法在水面下长时间的航行, 即使采取很低的速度,也无法在水面下长时间的航行,必 须浮上水面充电。 须浮上水面充电。后来出现的呼吸管则使得潜艇的潜航能 力增加。呼吸管的基本构造很简单, 力增加。呼吸管的基本构造很简单,就是一个可以伸长的 通气管,将外界的空气引导至柴油引擎, 通气管,将外界的空气引导至柴油引擎,产生的废气也经 由呼吸管排送出去, 由呼吸管排送出去,另外再附加防止海水进入以及将进入 的海水排除的管线。 的海水排除的管线。通过使用呼吸管可以让潜艇在潜望镜 深度情况下使用柴油机, 深度情况下使用柴油机,这样潜艇就不必上浮即可补充电 呼吸管的使用大幅改变当时潜艇的作业方式与弹性。 力。呼吸管的使用大幅改变当时潜艇的作业方式与弹性。 采用呼吸管之后, 采用呼吸管之后,潜艇只需要将呼吸管伸出海面就得以进 下一页 行充电的工作,不仅降低潜艇被发现的机率, 行充电的工作,不仅降低潜艇被发现的机率,也扩展潜艇 可以充电的时机。 可以充电的时机。
下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潜艇按作战使命分为攻击潜艇与战略导弹潜艇; 潜艇按作战使命分为攻击潜艇与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分为常 规动力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动力潜艇)与核潜艇(核动力潜艇); 规动力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动力潜艇)与核潜艇(核动力潜艇); 按排水量分,常规动力潜艇有大型潜艇(2000吨以上)、中型潜 吨以上)、 按排水量分,常规动力潜艇有大型潜艇(2000吨以上)、中型潜 600~2000吨)、小型潜艇 100~600吨 和袖珍潜艇( 小型潜艇( 艇(600~2000吨)、小型潜艇(100~600吨)和袖珍潜艇(100 吨以下),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吨以上; ),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吨以上 吨以下),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吨以上;按艇体结构分为双壳 潜艇、个半壳潜艇和单壳潜艇。 潜艇、个半壳潜艇和单壳潜艇。
首页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舰艇武器系统变得越来越先进 和复杂, 和复杂,现代化的海战要求对舰艇的作战指挥和舰艇的 操纵人员、 操纵人员、各种导航仪器设备以及武器系统的操纵人员 进行高水平的协调训练。 进行高水平的协调训练。过去这种训练始终是在实船上 进行的,其缺点是需要占用正在执行任务的舰艇, 进行的,其缺点是需要占用正在执行任务的舰艇,费用 特别是对于一峡像战术对抗、 高,特别是对于一峡像战术对抗、应急操纵等可能造成 人员伤亡、舰艇和设备损坏的危险作战训练科目, 人员伤亡、舰艇和设备损坏的危险作战训练科目,在常 规训练中是无法进行的。于是在20 世纪50 规训练中是无法进行的。于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初开始 出现采用模拟器进行潜艇的操纵及作战训练, 出现采用模拟器进行潜艇的操纵及作战训练,并逐渐地 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视并得到应用。 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视并得到应用。潜艇主压载水舱 注满水时,增加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 注满水时,增加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即从水面潜入水 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重量减小, 下。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重量减小, 储备浮力恢复,即从水下浮出水面。 储备浮力恢复,即从水下浮出水面。艇内设有专门的浮 力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调整因物资、 力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调整因物资、 弹药的消耗和海水密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潜艇水下浮力的 变化。艇首、艇尾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首、 变化。艇首、艇尾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首、 尾平衡水舱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 尾平衡水舱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
潜艇是一种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也称 潜水艇,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潜艇在战斗中的 主要作用是:对引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袭击,摧毁 敌方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消灭运输舰船、破坏 敌方海上交通线;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执 行布、侦察、救援和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 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戚胁。 ————丘吉尔
上一页
首页
武器系统主要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潜导弹、 武器系统主要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潜导弹、鱼 水雷武器及其控制系统和发射装置等。 弹道导弹, 雷、水雷武器及其控制系统和发射装置等。 弹道导弹, 是战略导弹潜艇的主要武器,用于攻击陆上重要目标, 是战略导弹潜艇的主要武器,用于攻击陆上重要目标, 大多携带单个或分导式核弹头。 大多携带单个或分导式核弹头。1艘战略导弹潜艇装有 弹道导弹12 24枚 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12~ 弹道导弹12~24枚,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一 次可携带三叉戟D5战略导弹24 D5战略导弹24枚 每枚携带12 15万吨 12个 次可携带三叉戟D5战略导弹24枚,每枚携带12个15万吨 级分导式核弹头,一艘潜艇一次可以投掷288个核弹头, 288个核弹头 级分导式核弹头,一艘潜艇一次可以投掷288个核弹头, 威力足以摧毁半个欧洲。 威力足以摧毁半个欧洲。 巡航导弹是战术核潜艇或者 攻击型核潜艇的主战装备, 攻击型核潜艇的主战装备,有战术巡航导弹和战略巡航 导弹。战术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船; 导弹。战术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船; 战略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陆上目标。 战略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陆上目标。著名的有美国 潜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450 2500公里 450公里。 潜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450-2500公里。可用于反舰也 可用于对岸核攻击。 可用于对岸核攻击。潜射反舰导弹也是现代潜艇主战装 备之一,用于攻击各种水面目标,可水下发射,射程远, 备之一,用于攻击各种水面目标,可水下发射,射程远, 精度高,但威力不如鱼雷。 反潜导弹, 精度高,但威力不如鱼雷。 反潜导弹,是一种火箭助 飞的鱼雷或深水炸弹,有的采用核装药, 飞的鱼雷或深水炸弹,有的采用核装药,主要用于攻击 水下潜艇,是二战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武器, 水下潜艇,是二战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武器,著名的有美 国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国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下一页
上一页
潜艇为了能承受极限下潜深度处的水压, 潜艇为了能承受极限下潜深度处的水压,必须要有耐压艇体 结构,这就是由一些圆柱壳, 结构,这就是由一些圆柱壳,圆锥壳和首尾的端部舱壁组成的耐 压艇体.但是仅有耐压艇体是不够的, 压艇体.但是仅有耐压艇体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将耐压艇体用非 耐压艇体结构象加导流罩一样罩起来, 耐压艇体结构象加导流罩一样罩起来,使潜艇具有流线型的外 以减小水下阻力." ."罩 的方式有两种基本的形式. 型,以减小水下阻力."罩"的方式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只 潜艇的首尾端,让中部的耐压艇体露出来."导流罩" ."导流罩 "罩"潜艇的首尾端,让中部的耐压艇体露出来."导流罩"罩住 了艇首和艇尾,潜艇也就光顺了.另一种是不仅" 首尾端, 了艇首和艇尾,潜艇也就光顺了.另一种是不仅"罩"首尾端,还 把整个耐压艇体首到尾部都" 在非耐压艇体结构中. 把整个耐压艇体首到尾部都"罩"在非耐压艇体结构中.前者叫 单壳体结构形式,后者叫双壳体结构形式。大体上来说, 单壳体结构形式,后者叫双壳体结构形式。大体上来说,单壳体 潜艇的储备浮力小,因此水下排水量小,有利于提高水下航。 潜艇的储备浮力小,因此水下排水量小,有利于提高水下航。 而双壳体的优点则是储备浮力大,提高了水上不沉性。 而双壳体的优点则是储备浮力大,提高了水上不沉性。又因为 双南体潜艇都是采用小分舱形式,也有利于提高水下不沉性。 双南体潜艇都是采用小分舱形式,也有利于提高水下不沉性。 双壳体又有利于抗爆, 双壳体又有利于抗爆,因为舷间空间的液舱能吸收一部分爆炸 冲击能量。而县城双壳体还有利于潜艇设备、 冲击能量。而县城双壳体还有利于潜艇设备、系统和舷间液舱 的布置。这些优点是单壳体不具备的。 的布置。这些优点是单壳体不具备的。双壳体的最大缺点是潜 艇水下排水量大,艇体的水下湿表面积也大, 艇水下排水量大,艇体的水下湿表面积也大,除不利于提高水 下航速外,也增大了艇的反射面积,不利于艇的隐蔽性( 下航速外,也增大了艇的反射面积,不利于艇的隐蔽性(但对 下一页 降低潜艇速时的辐射噪声有好处)。 )。而双壳体的这些缺点正是 降低潜艇速时的辐射噪声有好处)。而双壳体的这些缺点正是 单壳体的优点。 单壳体的优点。
上一页
潜艇内部 主要有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系统、 主要有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探 测系统、通信设备、水声对抗设备、救生设备和居住生活设施等。 测系统、通信设备、水声对抗设备、救生设备和居住生活设施等。 艇体双壳潜艇艇体分内壳和外壳,内壳是钢制的耐压艇体, 艇体双壳潜艇艇体分内壳和外壳,内壳是钢制的耐压艇体,保证潜 艇在水下活动时,能承受与深度相对应的静水压力; 艇在水下活动时,能承受与深度相对应的静水压力;外壳是钢制的 非耐压艇体,不承受海水压力。 非耐压艇体,不承受海水压力。内壳与外壳之间是主压载水舱和燃 油舱等。单壳潜艇只有耐压艇体,主压载水舱布置在耐压艇体内。 油舱等。单壳潜艇只有耐压艇体,主压载水舱布置在耐压艇体内。 个半壳潜艇, 个半壳潜艇,在耐压艇体两侧设有部分不耐压的外壳作为潜艇的主 潜艇艇体多呈流线型( 压载水舱。潜艇艇体多呈流线型(先进的潜艇一般设计成水滴形或 者雪茄形),以减少水下运动时的阻力, ),以减少水下运动时的阻力 者雪茄形),以减少水下运动时的阻力,保证潜艇有良好的操纵性 耐压艇体内通常分为艏、 艉三大段,分隔成3 个密封舱室, 耐压艇体内通常分为艏、舯、艉三大段,分隔成3~8个密封舱室, 舱室内设置有操纵指挥部位及武器、设备、装置、 舱室内设置有操纵指挥部位及武器、设备、装置、各种系统和艇员 生活设施等,以保证艇员正常工作、生活和实施战斗。 生活设施等,以保证艇员正常工作、生活和实施战斗。现代潜艇在 艏段安装有大型球形声纳基阵和鱼雷舱,在鱼雷舱内一般安装有4 艏段安装有大型球形声纳基阵和鱼雷舱,在鱼雷舱内一般安装有4533-650mm鱼雷发射管 鱼雷发射管。 8具533-650mm鱼雷发射管。舯段有耐压的指挥室和非耐压的水上指 挥舰桥。在指挥室及其围壳内,布置有可在潜望深度工作的潜望镜、 挥舰桥。在指挥室及其围壳内,布置有可在潜望深度工作的潜望镜、 通气管及无线电通信、雷达、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 通气管及无线电通信、雷达、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无线电定向仪 上一页 等天线的升降装置。艉段主要安装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 等天线的升降装置。艉段主要安装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在艇身 两侧一般还安装有声纳基阵。 两侧一般还安装有声纳基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