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格式规范

论文格式规范

附件3外语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格式根据河北传媒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国际传播学院外语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参照芝加哥论文格式,特制定以下外语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一、毕业论文格式的规范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前置部分、正文和后置部分:(一)前置部分:1.中文封面统一使用学校规定的封面,包括题目、作者、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论文完成日期等。

论文题目的名称应力求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

题目长度一般不超过15-20个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

2. 英文封面论文第二页为英文封面页。

英文封面与中文封面内容基本一致,但格式略有不同。

论文题目要翻译得体。

3. 中英文内容摘要论文第三页为中文内容摘要,中文摘要一般在200-300字左右,不分段,不用图表,而以精练的文字对论文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

英文摘要为论文的第四页,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

中英文摘要均不得包含任何数学公式、表格或示意图,不得包含非公知公用而又未加解释的缩略语、字符、代号。

摘要不另加注释。

4. 中英文关键词关键词应当是最能反映论文论点的术语或者是论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置于内容摘要之后,关键词要有高度的概括性,一般为3-5个。

中英文关键词分别在中英文内容摘要页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由分号隔开,依次排列,行末不用句号。

5. 目录(Contents)目录页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的序号、标题和页码组成,另页编排在摘要的后面。

章节的标题均须与正文中的标题相一致,行距为1.5行。

目录页中每一章序号和标题的字体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

章节标题逐级缩进,页码右对齐。

为了保证目录页与正文中的章、节、附录等的序号、标题和页码完全一致,目次页应该用Microsoft Word选项单中“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 的命令设置格式,而不宜用手工打出。

注:前置部分单面打印,连续编排页码(封面除外)。

中英文摘要页码用小写罗马数字标注,页码在右下方。

封面和目录不排页码,正文和后置部分连续编排页码,页码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引言第一页页码应为“1”。

目录格式参见“附录1”中的提纲格式。

(二)正文: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引言、主体和结论。

引言应简述论文所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意义及价值,引出论文的切入点,概述论文的结构等。

主体是论文的论述部分。

应分章节进行论述。

章节使用小标题,同级的标题尽量保持结构、内容和长短的一致。

章节之间要有逻辑性,论述的展开要合理、清晰。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的总结和概括。

结论中除对本论文核心观点进行强调外,也可指出研究中的遗留问题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文学方向选题和翻译实践报告的引言和结论一般不列入主体文章中,语言学、翻译、文化、教学法方向论文选题引言和结论统一排序。

1.章节标题每一章都必须另页开始,标题(即一级标题)单词首字母大写,用Times New Roman加粗,三号字居中。

二级标题(节标题)的字体应使用Times New Roman,加粗,四号字。

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而其余每一个词的首字母,除了冠词、介词、并列连词(“and”、“but”等)以及不定式符号(“to”)以外也都必须大写。

二级和二级以下的标题左对齐。

二级以下的标题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而其余词的首字母,除了专有名词以外可以不用大写,但全文必须统一。

二级和二级以下的标题的长度一般不超过一行。

章节标题部分的行距方法如下:章的序号与题目居中打印在首页从设置的边距起算第3行,空3行打印正文或者二级标题的序号和标题。

注:具体格式样本模板见《文学论文格式模板》和《语言学论文格式模板》2. 引语(Quotations)短于三行的一句或者短于一句的引语应该写入正文,并且用双引号标明。

单引号一般用来标注引语中的引语,否则不使用。

无论引自书本还是引自访谈对象,引语不使用斜体或粗体来表示。

在任何情况下(即使引语仅仅只有一个单词),句末、小句末的句号和逗号都必须放在引号之内(无论单引号还是双引号),冒号(“:”)和分号(“;”)都必须放在引号之外,而如果引文是一疑问句则问号应放在引号之内,否则问号(“?”)应放在引号之外。

三行或三行以上,或者虽然短于三行、但含一句以上的引语应该另起一行,作为独立的引语段(block quotation)。

引语段可以用单倍行距,但其首行和末行应与正文空1.5行。

引语段左右两边均应较正文缩进5格或1个制表符(TAB)的距离。

引语段的段首和段尾不得使用引号。

引语段的字体比正文字体小一号,使用Times New Roman五号。

(三)后置部分1. 注释论文中引用别人的材料,要注明出处。

文学方向的论文多采用尾注方式。

具体做法: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上方加注释数码,在正文之后按照对应数码附上注文。

注意:论文所探讨的文学作品,第一次出现的引文应在Notes中详细注释,并附上(All the quotations in this thesis refer to this book, unlessotherwise stated.)。

之后再次出现的引文,直接在引文后标注页码,加括号。

语言学、翻译、文化、教学法方向论文的引文,采用脚注方式。

脚注和尾注具体格式如下:(注意:标点后都有空格)(1)英文专著注释A. 独撰著作作者名字+作者姓氏+逗号+书名(书名斜体)+小括号+出版地+冒号+出版单位+逗号+出版年份+小括号+逗号+页码+句号。

如:John F. Lynen, The Pastoral Art of Robert Frost (New Haven: Yale UP, 1960),35.B. 两人合著著作第一作者名字和姓氏+and+第二作者名字和姓氏+逗号+书名(书名斜体)+小括号+出版地+冒号+出版单位+逗号+出版年份+小括号+逗号+页码+句号。

如:Wendy Simonds and Barbara Katz Rothman, Centuries of Solace: Grief in Popular Literatur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35.C. 多位作者第一作者名字和姓氏+et al +点+逗号+书名(书名斜体)+小括号+出版地+冒号+出版单位+逗号+出版年份+小括号+逗号+页码+句号。

如:William McPherson et al.,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Sources andStrategies for Collection Development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7), 67.(2) 英文参考文章注释A. 学术期刊文章作者名字和姓氏+逗号+引号+文章题目+逗号+引号+期刊名(期刊名斜体)+卷号或者期号+括号+年份+括号+冒号+页码+句号 如:Simon Gaunt, “The Significance of Silence,” Paragraph 13 (1990): 204.B. 杂志中的文章作者名字和姓氏+逗号+引号+文章题目+逗号+引号+杂志名(杂志名斜体)+逗号+期月份(月刊)+年份+逗号+页码+句号Daniel Kleppner, “About Benjamin Thompson,” Physics Today, September 1992, 9.如果文章为两位以上作者,作者姓名格式与书目注释作者的格式相同。

C.报纸中的文章作者名字和作者姓+逗号+引号+文章名+逗号+引号+报纸名(名称斜体)+逗号 +出版月 日+逗号+出版年份+逗号+第几版+句号。

Pamela Mercer,“U.S. Venture Bets on Colombian Coal,” New York Times, July 27,1995,D7.(3)博士论文注释论文作者名字+作者姓氏+逗号+论文题目(题目用双引号)+括号+Ph.D.diss.+逗号+大学名称+逗号+年份+括号+逗号+引用页码+句号。

Carmen Virgili, “Literature of the Spanish Civil War” (Ph. D. diss., New York University, 1990),22.(4)标题中注明版本的词典条目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s.v. “rhetoric”注:“Third” 为第三版 “rhetoric”为要查的条目。

中文注释格式参考英文资料注释格式。

姓名不再颠倒,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不用序号,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字母顺序排列,另页列于注释的下一页。

如果参考文献目录里有同一个作者的两部或多部著作,以著作标题的首字母顺序排列。

如果参考书目和期刊为中文,应将其排在外文参考文献之后,排序与外文参考文献排列方式相同。

最后列出网络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总数10-20项,外语类参考文献不得少于6项。

英文参考文献用英文撰写(标点符号采用英文半角),Times New Roman, 中文参考文献用中文撰写(标点符号采用中文全角),宋体,字号都为小四,行间距1.5倍。

参考文献统一采用以下格式:(1)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A.独撰专著作者姓氏+逗号+作者名字+句号+书名(书名斜体)+句号+出版地+冒号+出版单位+逗号+出版年份+句号。

如:Mudrick, Marvin. Jane Austen: Irony as Defense and Discovery. Princeton:Princetone University Press, 1952. (注意两行左对齐)B. 两人合著著作第一作者姓氏+逗号+第一作者名字+逗号+and+第二作者名字+第二作者姓氏+句号+书名(书名斜体)+句号+出版地+冒号+出版单位+逗号+出版年份+句号。

如:Simonds, Wendy, and Barbara Katz Rothman. Centuries of Solace: Grief in Popular Literatur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注意两行左对齐)C. 三位作者著作第一作者姓氏+逗号+第一作者名字+逗号+第二作者名字+第二作者姓氏(依此类推)+逗号+and +第三作者名字+第三作者姓氏+句号+书名(书名斜体)+句号+出版地+冒号+出版单位+逗号+出版年份+句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