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石楠种植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红叶石楠栽培技术 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具生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在炎炎夏日中带来清新凉爽之感觉。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且萌芽性强,耐修剪,可根据园林需要栽培成不同的树形,在园林绿化上用途广泛。一至二年生的红叶石楠可修剪成矮小灌木,在园林绿地中作为地被植物片植,或与其他彩叶植物组合成各种图案;也可培育成独干不明显、丛生形的小乔木,群植成大型绿篱或幕墙,在居住区、厂区绿地、街道或公路 绿化隔离带应用,当树篱或幕墙一片火红之际,非常艳丽,极具生机盎然之美;红叶石楠还可培育成独干、球形树冠的乔木,在绿地中孤植,或作行道树,或盆栽后在门廊及室内布置。
一、形态特征 红叶石楠属蔷薇科,是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2米,株形紧凑;叶革质,长椭圆形至侧卵状椭圆形,有锯齿,新叶亮红色;复伞房花序,花白色,花期初夏;浆果红色。春季和秋季新叶亮红色。花期4-5月。梨果红色,能延续至冬季,果期10月。
二、生长习性 红叶石楠喜温暖、潮湿、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性强,能耐最低温度-18℃。喜强光照,也有很强的耐荫能力。适宜各类中肥土质。耐土壤瘠薄,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能力。不耐水湿。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萌芽性强,耐修剪,易于移植,成形。 园林用途:红叶石楠枝繁叶茂,树冠圆球形,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累累赤实,冬季老叶常绿,园林观赏价值高。其新梢和嫩叶鲜红且持久,艳丽夺目,果序亦为红色,秋冬季节,红绿相间,极具观赏价值,是农泉树种中不可多得的红叶系列的观叶彩叶树种。其萌芽性强,耐修剪,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几乎全年都可以拥有亮丽的火焰般红色,从而延长观赏期,在园林绿化上用途广泛。 因其耐修剪且四季色彩丰富,适合在园林景观中做高档色带。一至二年生的红叶石楠可修剪成矮小灌木,在园林绿地中作为色块植物片植,或与其他彩叶植物组合成各种图案。也可培育成主干不明显、丛生形的大灌木,群植成大型绿篱或幕墙,在居住区、厂区绿地、街道或公路绿化隔离带应用,当树篱或幕墙一片火红之际,非常艳丽,极具生机盎然之美。红叶石楠还可培育成独干、球形树冠的乔木,在绿地中作为行道树或孤植作庭荫树。也可盆栽在门廊及室内布置。它对二氧化硫,氯气有较强的抗性,具有隔音功能,适用于街坊、厂矿绿化。 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萌芽性强,耐修剪等特点,可根据园林需要进行多功能、多层次、立体式的应用。修剪成矮小灌木作为地被植物片植,或与其他彩叶植物组合成各种图案;可培育成小乔木,群植成大型绿篱或幕墙应用在居住区、厂区绿地、街道或公路绿化隔离带;可培育成独干或秋形树冠的乔木,在绿地中孤植或行道树或盆栽后放置在门廊及室内。
三、品种分类 红叶石楠品种全世界约有60种,主要产于亚洲东南部、东部和北美州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一)火艳 色彩变化多样,会随气候、土壤、光照等因素产生不同色彩,为红叶期最长的品种之一。新芽鲜红色,新叶红得发亮而透明,该品种是由光叶石楠杂交而成的新品种。 (二)红罗宾 叶片较大,长12~20厘米,叶表面角质层较厚,特别光亮,叶缘锯齿比其他品种明 显,个体差异比其他品种大。嫩叶2月下旬开始萌发,嫩枝、嫩叶均呈鲜红色,随日照加 强而色彩更浓,直至5月中旬,但新叶较其他品种容易焦叶。9月中、下旬秋叶萌发,再 呈鲜红色,与其他品种比,红叶期长,萌发力强,1年生枝条呈红色,生长速度比其他品 种快,小枝粗壮,株形紧凑耐修剪。花期4~5月,耐最低温度为-12T,适合在黄河以南栽植。 (三)红唇 单叶互生,椭圆形,叶长7 ~ 10厘米,长宽比为2:1,叶先端渐尖,叶缘有整齐的小 锯齿;新芽红黄色或微粉红色,老叶逐渐变成深绿色,有光泽,叶背面渐淡;叶柄长1~ 5厘米,被有绒毛。4月中旬开花,耐寒性相对较差。 (四)强健 该品种因生长特别强健而得名。1年生枝条颜色较绿,萌芽能力强,极耐修剪。与其 他品种相比,生长更快,枝条更为粗壮,直立性很强,叶片更大,枝条更为粗壮,花也更 繁茂。但叶片红色持续的时间比其他品种短,叶红色较淡,为粉橙红色,抗性强。 (五)鲁宾斯 叶片相对较小,一般为9厘米左右,分枝能力一般。叶片枝条比红罗宾、红唇、强健 要小,叶片表面角质层较薄,叶色亮红,但光亮程度不如红罗宾。1年生枝条颜色灰暗, 春季叶片显红的时间比其他品种要早7 ~ 10天,红叶的时间比其他品种长10天左右。春 天新叶红似火漆,秋后叶色鲜红。抗性比其他品种强,相对较耐寒,最低可耐_18弋低温。
四、栽植技术 红叶石楠的繁殖主要通过组织培养或扦插两种方法。组织培养方法对设施和专业技术的要求和生产成本都较高,对大多数苗圃和种植户并不合适。扦插繁殖方法目前已成功开发出一套成本低、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可在普通塑料大棚生产的扦插繁殖技术,适合大多树苗圃推广应用。 1、种苗选择 可供选择的种苗有地栽扦插苗,设施育苗中的容器扦插苗和组培苗。其标准是:苗高25㎝左右,根系完整,植株健壮,无病虫危害的当年壮苗。尤其以质量有保证、技术含量高、移栽成活率几乎可以达到100%的由组培苗培育的容器小苗最好。 2、苗圃地的选择和整理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微酸性至中性、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尽量选择无冬季寒风频袭的背风向阳的地块,忌选土质粘重,重度盐碱地块。地块选好后,于种植前每667㎡施入腐熟厩肥5000㎏左右,过磷酸钙50㎏左右,撒匀后深翻。土壤翻耕深度不小于40㎝,同时,每667㎡撒施宜农杀1500~2000g以防治地下害虫。翻耕后将土壤耙细整平(低洼地注意开排水沟),做苗床,苗床宽100~120㎝,长以地块长度而定,一般不超过20m。 3、扦插 (1)扦插设施和苗床准备:采用单体大棚扦插,要盖上大棚薄膜,外加遮荫网。棚内地面整平后建立地面扦插苗床。苗床宽度可为100cm左右,四周安装10~12cm高的挡板。苗床底部铺一层细沙以利排水,扦插基质可用蛭石加泥炭,或用洁净的黄心土加细沙。苗床及基质要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消毒,以防病虫害。 (2)扦插时间:可在3月上旬春插,6月上旬夏插,或在9月上旬秋插。 (3)插穗的剪取:采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或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剪成一叶一芽,长度约3~4cm,切口要平滑。 (4)插穗处理与扦插:插穗要注意保湿,尽量随剪随插。扦插前,切口用生根剂处理,以加快生根速度,提高成活率。扦插深度以3cm左右为宜,密度为400株/m²。插好后立即浇透水,叶面用多菌灵和炭疽福美混合液喷洒。 (5)插后管理:扦插后要确保基质含水量保持60%左右,棚内空气湿度保持95%以上为宜。棚内气温则应控制在38度以下。 从扦插到发根发芽之前都要遮荫,保持遮荫率75%以上。15天后,部分穗条开始发根,应适当降低基质含水量,一般保持40%左右。当50%以上的穗条开始发根后,可逐步开膜通风,遮荫可降到50%左右。当穗条全部发根且50%以上发叶后,逐步除去大棚的遮荫网和薄膜,给以比较充足的光照,开始炼苗。可结合喷施叶面肥或浇施低浓度水溶性化肥,以促进扦插苗健壮生长。 4、种苗移栽 移栽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根据我公司扦插繁殖试验的结果,应用半木质化插条于8月扦插,至翌年4月上、中旬插苗苗高可长至25㎝左右,此时是大田地栽育苗的最好时机。对于红叶石楠来说,因是带土球移栽,一年内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但其它时间移栽,由于气温升高,移栽成活率都不如春季移栽。 栽植密度:计划培育一年生小苗(苗高1m以上)出圃,株行距以35×35㎝或40×40㎝为宜,每667㎡出苗5000株以上。基培育2m以上大苗,可通过“隔行抽行和隔株抽株”的方法使株行距保持在40×80㎝或35×70㎝之间,最大可保留到80×100㎝株行距即可。 栽植方法:种苗移栽时,先定点挖穴,表土、底土分放,然后将苗木包装物小心去除或脱去营养钵,同时必须保证根系土球完整不散,放入穴内,用细土埋于根球部,并使根系舒展,轻轻压实。栽后及时浇透定根水。 5、水肥管理 缓苗期内,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如晴天,移栽后3~4天要浇1次水,雨季则要及时排水。约15天后,苗木渡过缓苗期即可追肥。在春季,于新梢开始生长前,即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667㎡施入尿素20~25㎏,施入后浇水1次。至5月中、下旬,再施1次尿素,每667㎡用量10㎏左右,施入后浇水。至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每隔半月追施1次三元复合肥,每次每667㎡用量10㎏左右。冬季开浅沟(10~15㎝)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每667㎡1500~2000㎏。浇水除浇好缓苗期水和每次施肥后的1次浇水外,应注意春旱时(3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及时浇水保墒,此段时间内可酌情浇水3~4次。入冬浇越冬水1次。施肥要以 肥勤施为原则,不可一次用量过大,以免伤根烧苗。另外,要及时中耕除草,以防土壤板结。 6、整形修剪 培养大苗或工程苗需进行必要的整形和修剪工作。红叶石楠的枝条生长速度较快,若不进行必要的整形和修剪,将导致树形凌乱、不美观。主要方法是:长枝短截,根据树形要求,将较长的枝条剪短,促使分枝,可使树下紧凑;打顶,根据树形要求,在一定高度将植株顶端3~5㎝嫩头剪掉,以促使侧枝大量萌发;疏枝,及时疏掉病虫枝、枯死枝,剪掉的枝条统一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