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票据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

我国票据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

126010271 姚雨欢 金融121班
浅谈我国票据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票据市场指的是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
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起步、
初步发展、规范发展、快速发展几个阶段,达到了目前较为理性的发展状态,但票据市场的
发展仍滞后于货币市场的其他子市场,如: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等。而票据市场
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多种隐患。实现票据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就我国
目前的现状而言,票据市场正处在发展的阶段,其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之处,需要在发展中
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票据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一
定的市场规模,并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票据市场已成为企业融资和银行提
高资产流动性、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也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传导机制。具
体来说,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已具有以下特点:
1、市场规模与日俱增,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
发达国家票据市场的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放任经营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引导专
营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强管制模式。它们都具有票据种类的多样化、贴现利率多层次化、
中介机构多元化等特点。相比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虽然我国的票据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
猛,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二○一○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的数据,2010
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而我国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也从1999
年前只限独资商业银行、少数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参加到如今逐渐增多的中小企业和金融机
构。票据市场总体规模的扩大,市场参与主体逐渐的多元化,共同促使了票据业务的蓬勃发
展。
2、区域性票据市场逐渐形成。
目前区域性票据市场正在逐步形成,部分地区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票据回购业务发
展势头强劲。近年,上海、沈阳、重庆、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南京、武汉、成都等金
融机构集中、金融业务发达、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正在逐步形成区域性票据市场。上述中
心城市商业汇票业务量已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各商业银行都积极投身票据市场,不仅
设立专门机构来从事票据业务,还竞相推出创新的票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这在某
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形成。
3、票据业务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
在华信工行和沈阳交行的示范效应带动下,以及对于中国票据市场前瞻性的认识,各商
126010271 姚雨欢 金融121班
业银行都陆续成立了票据中心、票据支行等业务模式的经营管理机构,使票据业务在专业化
水平和人员素质上都得到显著提升,规模化经营也为银行机构带来了较为丰厚的收益,提高
了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积极性。在此期间,票据业务开始逐步发展,相关法律法规逐步
健全,再贴现成为人民银行独立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4、票据业务成为完全竞争的业务品种。
由于对票据业务的认识逐渐提高,央行要求把票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改善金融服务、调
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各商业银行则利用票据业务,达到拓宽收入来源、调整资产结构、
降低资产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的目的。因此,票据业务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5、创新冲动进一步增强。
在当代金融创新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推出的“票据发行便利”业务,拉开了当
代金融“四大发明”的序幕(互换业务、浮动利率债券、金融期货、票据发行便利),票据
业务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在此启示下,国内商业银行要以票据业务为载体的创新冲动十分强
烈。2005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的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照该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均可在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新
的时代的来临
二、我国票据市场的问题剖析
近几年,我国票据业务呈现持续发展势头,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逐
渐成为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票据业务覆盖面不断扩大,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
但是随着金融机构对票源竞争的日趋激烈,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影响票据业务发
展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1、 信用基础薄弱
信用是票据的根基。中国信用制度不健全和信用状态不佳严重制约了票据市场的健康发
展。作为签发商业票据的企业,它的信用会直接影响着票据的流通和融资效率。中国仍存在
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所有者缺失的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同时,
商业票据的创新允许其票据可脱离商品而独立存在,从而增加了票据市场的风险;其次,我
国票据市场尚缺乏具有权威性资信评估机构来帮助规避风险。
2、市场规模小,票据融资比重低。
2002年商业汇票年度签发量所占“三票”(支票、汇票、本票)的业务量的比重约为1%;
我国企业票据融资量占其外源性融资(贷款+股权融资+商业票据+企业债券)总量的比重约为
2%;商业票据未到期金额仅相当于国内债券余额的15%;商业信用票据化程度低,5000户大中
型工业企业期末应收帐款净额超过4000亿元。近几年票据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
126010271 姚雨欢 金融121班
大,但与欧美等国家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3、票据市场交易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票据市场结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渠道单一。背书、贴现、转贴现和回购都是票据的主要流通渠道。在实际的操
作中,大部分商业汇票在签发后都是等待到期承兑而未能形成背书转让;其次,我国的转贴
现市场为数不多,难以形成充足的流动性。
第二, 交易品种单一。我国票据市场普遍使用的是银行承兑汇票和支票,而商业承兑
汇票及本票所占的市场份额却极低。银行承兑汇票所占市场份额高于90%,商业承兑汇票不
足10%。如此的现象导致了企业对商业信用的忽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银行进行宏观
调控操作中票据数量的需求。
4、缺乏统一和完善的票据市场。
目前,我国的票据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有形市场,局部性、区
域化特征十分明显,严重阻碍了票据流通功能的充分发挥。健全的票据市场应该具备有多层
次的交易主体,既包括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还应该有专业的票券公司和大型的财
务公司以经纪人等。而健全的票据市场还必须拥有多样化的市场结构。但相对而言,我国的
票据市场主体相对单一,主要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同时我国的票据市场结构也只
是以贴现和再贴现为主,不够完整。
5、信用观念存在误区,票据业务风险大。
规范的票据业务是以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为基础的,风险度较低,流通性好。
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却由于存在信用观念差等问题而使票据业务的风险度较高:第一:
企业经济效益差,信用观念淡薄,自我风险意识差。第二:一些承兑银行到期无理拒付和拖延
付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使贴现银行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三: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票据
印制、登记、查询、监证等机构,使伪造、变造的假商业汇票时而出现,令人防不胜防。
6、 市场的法制建设滞后以及规范程度不健全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告诉了我们,想要票据市场发展得好,就必须重视法律法
规的建设和完善。我国票据法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票据市场。长期以来,
我国的票据市场的融资功能无法发挥大的作用,这也限制了市场规模的发展。其次,市场上
制造和使用假票的现象屡禁不止、地下贴现市场更是猖獗,这些不法的行为严重干扰着票据
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主要对策
为了使我国票据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肯定近几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应正视我国
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实施,从而促进我国票据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
126010271 姚雨欢 金融121班
善。具体措施如:
强化信用基础,建立信用系统,改善法律环境;拓展交易渠道,丰富交易品种;完善法
规建设,强化市场管理 ;发展票据市场工具,扩大交易品种,有序发展融资性票据;尝试
建立统一的票据市场行为准则等等。只有正确分析了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才
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我国票据市场健康良好地发展。与此同时,
监管机构、企业和商业银行都应群策群力,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借鉴国际上票据市场发
达国家的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寻风险防范措施,推进我国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票据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随着
市场进一步成熟发展,相信它可以为我国更好的发展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