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激励理论与应用(《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三章激励理论与应用(《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行为规范 信息交流
第一节 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的过程
产生
引起
实现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强化
满足程度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研究“需要”是激发行为动机 的原因这个角度来研究激励问题的,是研究人们 需要的内容和结构的理论。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阿尔德弗的 ERG理论
理论概述 • 期望:是人们预计能够满足的心理状态。期望是人们的精
神支柱。
工作表现 工作职责 工作时间 工作绩效
他们的付出
非金钱 的回报
金钱的回报
你能给的回报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型理论及其实践
期望理论公式
工作对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的大 小和预计能够达到该目标的可能性(期望值)的高低。
合群(友谊)的需要--表现为人与人间的友 好情谊,希望与别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 系,在社交中寻求满足。
成就的需要--发挥自身能力,追求在事业上 的成就。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高成就需要的人有以下特征
• 强烈要求承担为解决问题而寻求办法的个人责任; • 倾向于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并且愿意承担经过预测后的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型理论及其实践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 即动机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弗隆母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型理论及其实践
期望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ictor. H. Vroom)
在《工作与激励》(1964)一书中,提出了 期望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型理论及其实践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安全需要
马期洛认为,人们希望生存于一个安全、有 序、可以预测、有组织的世界里。在这种环境条 件下,个体可以寻求到依赖和保护,避免危险与 灾难。 • 经济需要 • 职业安全需要 • 环境安全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社交需要 也叫爱与归属需要,这是一种比生理
和安全需要为高级的社会需要。
第四节 激励的行为矫正型理论及其实践
行为矫正型理论是着重于研究人的行为是否受到激励而得到矫正与改造,认 为受到激励的行为就会倾向于反复出现。这种类型的理论在实际中应用简便, 又行之有效。行为矫正型理论主要包括归因论和强化论。
第四节 激励的行为矫正型理论及其实践
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型理论及其实践
纵向公平
Opp/Ipp=Op1/Ip1 式中:Opp表示对自己目前所获得收益的感觉;
Ipp表示对自己目前投入的感觉; Op1表示对自己过去所获得收益的感觉; Ip1表示对自己过去投入的感觉; Opp/Ipp表示自己目前的产出/投入之比; Op1/Ip1表示自己过去的产出/投入之比。 只有当上面两个比率相等时,才达到公平状态; 否则,个体就会觉得不公平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 据一些西方组织行为学家宣称,马斯洛的需要层 次理论能够帮助企业家管理好业务。
• 下表就是有关需要层次理论同管理措施密切结合 的参考表。
需要的层次
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诱因(追求的目标)
管理制度与措施
生理需要
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时间(休
激励因素
没有满意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双因素理论的实际应用应注意:
(1)管理者在激励员工时应该注意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区分 (2)激励要及时。当人们做出了成绩时,应马上进行激励。因
为激励越及时,人们会感到激励与成绩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3)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运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4)在工作设计中,注意使工作丰富化和扩大化。 (5)注重工作中的内在激励,特别是注重物质激励的精神含量。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型理论及其实践
实际应用公平理论应注意:
1 按照公平理论,在分配中应该坚持以下三条分配原则。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 结合的原则。
(3)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原则。 2 尽可能打破行业垄断,实行自由经营,平等竞争。 3 调整人们的主观认识。
• 努力程度 • 持久程度 • 方向性
第一节 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的作用 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 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
才能和智慧 留住优秀人才 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第一节 激励理论概述
实现激励的要素
• 明确的激励目的 • 正确的实施路径 • 有效的操作方法 • 其他必备条件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型理论及其实践
不公平的行为表现
1.不公平
OA
OB
<
IA
IB
OA > OB
IA
IB
感到不公平
报酬不足 (增加报酬或 减少投入,有气)
报酬过多 (减少报酬或 增加投入,不安)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型理论及其实践
感到不公平时的行为选择
①改变投入
②改变收益 ③曲解自己的投入和收益 ④曲解他人的投入和收益 ⑤离开工作环境 ⑥改变参照对象
主要是利用正性或负性强化,来激励员工或创造激励的环 境,重点研究行为的结果对动机影响的理论。
能使人的行为(反应)得到加强以至重复出现的刺激叫做 正强化。如表扬、奖励、认可、赞赏、晋升等。它是一种积 极的强化。
能使人的行为(反应)得到削弱以至消失的刺激叫做负强 化,如批评、处分 、罚款等都属于负强化,它是一种消极的 强化。
➢保健因素——工资、福利、工作条件、管理制度、 安全保障、人际关系等。这些条件的改善,只能 消除职工的不满,不能使其非常满意。
保健因素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激励因素—— 指工作的挑战性、成就感、上下 级的信任、业务的发展和职务上的晋等,这
某些因素的满足会使职工非常满意。
满意
第四节 激励的行为矫正型理论及其实践
强化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要点: 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化物 信息反馈要及时 正负强化相结合 正负强化都要实事求是
第五节 激励的方法
目前企业主要使用的激励方法
政策激励 目标、绩效信息激励 荣誉、榜样激励 物质激励 评判激励 情感、理想、信仰激励 成长激励 危机(压力)激励
制度
自我实现需要 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发展计 节,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划、劳资会议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双因素理论 •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学者赫茨伯格(Herzberg)提出。
传统观点:
满意
不满意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 理论要点:影响人的行为的需要有两种因素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成就需要理论 • 该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Mclelland)教
授提出。 • 麦克利兰指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前提下,人的
高级需要可分为三类:权力需要、成就需要、归 属需要。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理论要点
权力的需要--表现为强烈的影响和控制他人 的欲望,对政治感兴趣,谋求获得领导地位
风险; •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得到具体的反馈。
独立承担责任
高成就者追求
适度的冒险性 及时的信息反馈
高成就者的特点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 建立适度的竞争环境 • 高成就需要的人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 • 归属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 高权力需要,低归属需要—优秀管理者
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自我实 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自我实现的需求 受人尊重的需求 归属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生理需要: 保证和维护个体存在的最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满足了---是否工作积极性就一定高? • 缺乏 • 递减规律
4.激励方法
F
α
Fmax
Fmax = F × cosα
现代企业四要素
资本是船 品牌是帆 文化是舵 人力是浆
品 牌
人力 资本
文化
第一节 激励理论概述
什么是激励? • 激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调动其工作积极
性和创造性,以促使个体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
第一节 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的基本特征
M=f (Ef ·Ap ·Ps)
• 爱的需要 • 归属的需要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尊重需要 马斯洛认为,社会上的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 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 和赞誉,这就是所谓的尊重需要。 • 自尊:自信感、成长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 要 • 他尊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促使人的 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一趋势就是希望自 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 称的事情。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型理论及其实践
横向公平 Op/Ip=Oo/Io
式中:Op表示对自己所获得收益的感觉; Ip表示对自己投入的感觉; Oo表示对他人所获得收益的感觉; Io表示对他人投入的感觉; Op/Ip表示自己的产出/投入之比; Oo/Io表示他人的产出/投入之比。
当两个比率不相等时,就被认为是处于不公平的状态。
• 胜任感
• 成就感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型理论及其实践
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