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城镇化发展进程 张瑞丽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 300384)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城镇化现状及发展历程的分析,并分析了该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认为周口应该从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科学规划、突出发展中心城区,增强城市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加快产业聚集、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措施等方面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关键字: 周口市 城镇化 发展进程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Zhoukou City
ZHANG Ruili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t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Zhoukou city
of Henan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city problems, some advice was put forward as follows: firstly, Zhoukou shoul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reasonable urban system. And then,zhoukou city should mak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highligh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enters.moreover,zhoukou should enhance urban radiation driven capacity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entral city, accelerat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lastly ,zhoukou also should make some efficienti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Keywords: Zhoukou ci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0引言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力量强弱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城市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中国城市化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人们对城市化战略认识上的曲折反复是一致的。近20年来,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滞后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周口市为例,系统分析了周口市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及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1城镇化概念与内涵 城镇化是由中国的学者首先提出,比城市化的定义要晚很多。也和许多研究概念一样,城镇 化的定义至今也没有最准确和完整的定义。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首次使用城镇化一词并在城市化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城镇化基本含义是农村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且所占的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和范围不断的扩大,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同时非农活动比重增加的过程,城镇化也是随着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
2 周口市概况 2.1地理位置及人口
周口市位于豫东平原,河南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33°03'-34°20',东经114°05'-115°39',
南北宽 135 公里,东西长 140 公里,总面积 11959 平方公里。东邻安徽省阜阳市,西依漯河、许昌两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与开封市、商丘市接壤。周口市现辖一区(川汇区)、一市(项城市)、八县(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太康县、鹿邑县、郸城县、淮阳县、沈丘县)、两个国营农场(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和河南省周口监狱),105 个乡,77 个建制镇,2010 年全市总人口为 1070.7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31.94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31.0%。 2.2 自然状况
周口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海拔高度 35.5-64.3 米,自然坡降
1/5000-1/6000。属黄淮平原的一部分,以沙颍河为界,以北为黄河冲积平缓平原区,以南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湖积低缓平原区。 2.3交通状况
周口市的交通优势非常明显,无论从陆地交通,还是从水运交通来看,都具有齐全的网络。西面与京
广铁路相邻,背面有许(昌)郸(城)窄轨的铁路东西向横贯,南面有漯(河)阜(阳)铁路由此通行。周口市域外围有 3 条高速公路,一条是从大庆至广州的大广高速,另一条是南京至洛阳的南洛高速,还有一条是商丘至周口的商周高速。水运方面,沙颍河刘湾港二期扩建工程的沈丘过船闸完工,在国家计划里已经将郑埠口枢纽工程和周口港纳入。 2.4周口市城镇化现状
虽然目前周口市尚处于城镇化初始阶段,城镇区域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农业科技率大大
提高,工业规模扩大,工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就业岗位增多,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3周口市城镇化发展进程及遇到的问题 3.1对城镇化的认识不足
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它不仅表现为城镇人口比率的提高和城镇面貌的改善,
同时也是城镇体系和功能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但是,在周口市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城镇由于对城镇化的本质和内涵认识不到位、不全面,出现了急于求成和盲目无序发展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片面追求城镇化率。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为基础的。然而,部分领导对城镇化的内涵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只要推动城镇化就可以拉动工业化,就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他们不顾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盲目设置开发区、调整行政规划等行政手段追求城区和规划区的扩张,依靠城镇规模和框架的快速膨胀把农民轰到城里去,人为地提高城镇化率。第二,部分领导片面地把城镇化认同于大规模的城镇建设,认为多盖几座高楼,多修几条街道,多建几个漂亮花园就算推进了城镇化。再加上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考核当地主要领导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于是,有些县城,乡(镇)领导就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切实际地贪大求洋、大拆大建,热衷于建设大广场、宽马路、大草坪、豪华办公楼、花园式工厂等,一味追求城镇短期面貌的改观,盲目拉大城镇框架,而不注重城镇功能的强大和品味的提高。这不仅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过分粗放利用。也造成了对公共财政资金的浪费,劳民伤财。 3.2城镇化缺乏科学规划的指导
目前,周口市的城镇规划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城镇总体规划滞后。
周口市城镇规划起点不高,深度不够,城镇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对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不具体,甚至滞后于建设,且规划执行的刚性不足。至目前为止,周口市县、乡(镇)城镇化建设中有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的不多;即使有规划。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的也不多。在一些县、乡(镇),先发展后规划、边发展边规划的现象并不鲜见。再加上一些县、乡(镇)的城镇规划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有些地方规划落后,缺乏科学指导,不具前瞻性,“拆了建,建了拆”的现象比较普遍,开发建设随意性大,资源浪费严重,城镇承载能力较低,不仅使得城镇建设风格大同小异,城市面貌相似,没有地方特色,还导致了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相邻城镇之间发展不够协调,不利于形成分工合理和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第二,城镇化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用地规划。在城镇建设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周口市的城镇基本上没有根据当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制订合理的土地利用计划,更谈不上根据土地利用计划适当地对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用地及时进行储备,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土地的及时供应。 3.3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设施不足
城镇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系统、通讯系统、能源动力系统、住房储备、文卫科教机构等。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与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J。尽管近些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周1:3市的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12.2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7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1.1标台;而周口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0.63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68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7.54标台。另外,城镇的供水、供热、供气特别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还不完备,住宅建设速度远 3.4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周口市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
大部分城镇都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结构层次偏低,结构调整力度不足。农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主导
产业实力还有待加强,特色产业个性还不够鲜明,城镇发展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城市综合实力偏弱。首先,2008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2 640.5元,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1.3:48.6,40.1;而周口市人均生产总值只有9 946元,产业结构比为30.3;42.8:26.9。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过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过小,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特征尤为明显。其次,周口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增速明显低子第二产业,且目前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信息、金融要素市场等尚需加大发展步伐,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尚未充分利用。这些都导致了城市的聚集效应不强,影响了城市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缓了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5城乡发展不协调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城乡居民福利水平的差距以及城乡居民享受到的教育、
医疗、就业、保险等方面的差距有所拉大。据统计,1999-2007年全市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1 49619元,为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221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9年的1183B1扩大到2007年的3128B1;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与城镇相比,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及服务条件很差,医疗水平较低,农民的医疗负担还很重;在就业方面,农民工享受不到与城镇下岗职工 同等的待遇:下岗职工有免费职业培训,可以走再就业的所谓绿色通道,而农民工在城市受到歧视,因为是农民身份,与城镇居民身份的所谓固定工不能做到同工同酬;将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纳入保障范围内的工作刚刚起步,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尚未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范围;另外,城乡土地政策还存在不合理之处,城乡用地存在矛盾,城镇土地利用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