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双体系风险点识别作业指导书样本

山东省双体系风险点识别作业指导书样本

受控状态:山东省---有限公司风险点辨认作业指引书版本:A/0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山东省--有限公司二 0 一八年五月五日1.合用范畴本指引书合用于我公司各部门、岗位风险辨认。

2.编制根据《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止机制告知》(鲁政办字〔〕36 号)《工贸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行指南》《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动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告知》(鲁安发〔〕16 号)3.总体规定、目的与原则明确开展该项工作严肃性和总体规定,以及开展该项工作要实现最后目的和应坚持原则,保证该项工作开展长期性、有效性、全员参加、全面辨识、不留死角。

4.职责分工安环部负责风险辨认牵头、督导及考核,各责任部门及有关参加部门应履行风险点辨认。

并将职责分工规定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

保证明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风险辨认。

5.术语和定义5.1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状况发生也许性和后果组合。

风险有两个重要特性,即也许性和严重性。

也许性,是指危险状况发生概率。

严重性,是指危险状况一旦发生后,将导致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大小和限度。

5.2 危险源也许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组合。

危险源构成:--根源:具备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涉及物状态和作业环境状态。

风险是危险源属性,危险源是风险载体。

5.3 风险点普通指风险存在部位,又称危险源。

5.4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辨认组织整个范畴内所有存在风险并拟定其特性过程。

危险源辨识是辨认危险源存在并拟定其特性过程。

5.5 风险信息是指涉及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随着风险大小、级别、所需管控办法等一系列信息综合。

6.风险点辨认程序和办法6.1 风险点辨认范畴划分规定已车间、部门为单位,范畴内地设备、设备、作业活动或者作业环节等划分,保证风险点辨认全覆盖。

6.2 风险点辨认程序和办法一方面收集资料,明确辨识对象和范畴,收集国内外法规和原则,理解设备、设施和工艺生产状况。

再次,依照评价对象选用适当辨识办法。

拟定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物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辨认;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环节分解逐个对作业过程中人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认。

由岗位员工进行辨认,汇总到班组长,班组长汇总到车间,车间汇总到安环部,通过审核形成风险辨识记录。

6.3 辨识范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营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紧急状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合人员活动;(5)原材料、产品运送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合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涉及违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她自然灾害等。

6.4 辨识内容在进行危害辨认时,应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规定,对潜在人因素、物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根源和性质。

如,造成火灾和爆炸因素;导致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因素;导致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因素;工作环境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因素等。

6.5 危害因素导致事故类别及后果危害因素导致事故类别,涉及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危害因素引起后果,涉及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7.作业活动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

如:(1)寻常操作: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2)异常状况解决: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解决,设备故障解决。

(3)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安全条件确认。

(4)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暂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启动等其她作业。

(5)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习等。

可以按下述问题例举提示清单提问:1)身体某一部位与否也许卡在物体之间?2)工具、机器或装备与否存在危险有害因素?3)从业人员与否也许接触有害物质、滑倒、绊倒、摔落、扭伤?4)从业人员与否也许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环境中?5)噪声或震动与否过度?6)空气中与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7)照明与否存在安全问题?8)物体与否存在坠落危险?9)天气状况与否对也许对安全存在影响?10)现场与否存在辐射、灼热、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从能量和物质角度进行提示。

其中从能量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

例如:机械能可导致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导致灼烫、火灾;电能可导致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

从物质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8.风险点分类原则A.1 物不安全状态A.1.1 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a)设计不良——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少必要连接装置;——构成材料不适当;——其她。

b)防护不良——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少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品;——其她。

c)维修不良——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解决;——平时维护不善;——其她。

A.1.2 物料a)物理性——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粉尘与气溶胶;——运动物。

b)化学性——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她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她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她腐蚀性物质);——其她化学性危险因素。

c)生物性——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她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她生物性危险源因素。

A.1.3 有害噪声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4 有害振动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A.1.5 有害电磁辐射产生——电离辐射(X 射线、γ离子、β离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此外线等)。

A.2 人不安全行为A.2.1 不按规定办法——没有用规定办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机械、工具、用品等;——选取机械、装置、工具、用品等有误;——离开运转着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她。

A.2.2 不采用安全办法——不防止意外风险;——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没有信号就开车;——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其她。

A.2.3 对运转着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对运转中机械装置等;——对带电设备;——对加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物;——其她。

A.2.4 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掉、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节错误;——去掉其她防护物。

A.2.5 制造危险状态——货品过载;——组装中混有危险物;——把规定东西换成不安全物;——暂时使用不安全设施;——其她。

A.2.6 使用保护用品缺陷——不使用保护用品;——不穿安全服装;——保护用品、服装选取、用法有误。

A.2.7 不安全放置——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车辆、物料运送设备不安全放置;——物料、工具、垃圾等不安全放置;——其她。

A.2.8 接近危险场合——接近或接触运转中机械、装置;——接触吊货、接近货品下面;——进入危险有害场合;——上或接触易崩塌物体;——攀、坐不安全场合;——其她。

A.2.9 某些不安全行为——用手代替工具;——没有拟定安全就进行下一种动作;——从中间、底下抽取货品;——扔代替用手递;——飞降、飞乘;——不必要奔跑;——作弄人、恶作剧;——其她。

A.2.10 误动作——货品拿得过多;——拿物体办法有误;——推、拉物体办法不对;——其她。

A.2.11 其她不安全行动A.3 作业环境缺陷A.3.1 作业场合——没有保证通路;——工作场合间隔局限性;——机械、装置、用品、日惯用品配备缺陷;——物体放置位置不当;——物体堆积方式不当;——对意外摆动防范不够;——信号缺陷(没有或不当);——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

A.3.2 环境因素——采光不良或有害光照;——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给排水不良;——外部噪声;——自然危险源(风、雨、雷、电、野兽、地形等)。

A.4 安全健康管理缺陷A.4.1 安全生产保障a)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b)没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c)安全生产投入局限性;d)违背法规、原则。

A.4.2 危险评价与控制a)未充分辨认生产活动中隐患(涉及与新或引进工艺、技术、设备、材料关于隐患);b)未对的评价生产活动中危险(涉及与新或引进工艺、技术、设备、材料关于危险);c)对重要危险控制办法不当。

A.4.3 作用与职责a)职责划分不清;b)职责分派相矛盾;c)授权不清或不当;d)报告关系不明确或不对的。

A.4.4 培训与指引a)没有提供必要培训(涉及针对变化培训);b)培训筹划设计有缺陷;c)培训目或目的不明确;d)培训办法有缺陷(涉及培训设备);e)知识更新和再培训不够;f)缺少技术指引。

A.4.5 人员管理与工作安排a)人员选取不当——无相应资质,技术水平不够;——生理、体力有问题;——心理、精神有问题。

b)安全行为受责怪,不安全行为被奖励;c)没有提供恰当劳动防护用品或设施;d)工作安排不合理——没有安排或缺少适当人选;——人力局限性;——生产任务过重,劳动时间过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