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动漫专业手绘能力的培养和探究
摘要:动漫产业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文化产业,也被视为21世纪创意经济
中最有希望的产业。
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至今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
问题就在于产业发展需要与实际动漫人才培养之间的断层,动漫产业最需要的中
前期创作人员因为培养周期长、不能立竿见影而被忽视了。
文章阐述了对动漫专
业人才手绘能力的培养和重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中职动漫手绘能力动漫人才培养
动漫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作为一个新兴的创意产业,国家
对发展动漫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动漫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国产动画作品的年产量呈逐步上升趋势,自2008年开始,中国国产动画片年产
量已经远超过美国和日本。
但是从受欢迎的程度和成片的质量来说,国产动画还
远远无法和日本、美国的动画片相提并论,不仅打入国际市场的高质量作品几乎
没有,就连在国内播放后也是反响平平或是叫好不叫座。
“数量多但大都粗制滥造”似乎已经成为大多数国人对中国动漫的评价。
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不是
单一的,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动漫人才培养过程中轻视了对人才手绘能力的
培养。
一、手绘能力是现代动漫制作与创作中的核心能力
1.从动漫的发展史分析。
动漫产业在我国虽被称为“朝阳”产业,但不论漫画或是动画,它们实际产生
的历史都是相当久远的,动画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胶片电影出现的时代,而漫画则
更早。
那时计算机技术还未成熟,数字绘图概念更是无从谈起,当时的人们只能
依靠手绘来制作动画和漫画,但就是靠着繁杂的手绘,却创造了一部部享誉世界
的动漫精品。
而且,在庞大的手绘工作的磨练之后,不论是漫画或者动画的制作
人员都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包括对人物、动物及自然界事
物的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以及为推动剧情发展,渲染视觉感受的镜头的使用
和调整。
可以说,正是原始而庞大的手绘工作量,使得动漫开始不断进化。
2.从动漫的制作过程及工艺流程分析。
不论是动画还是漫画说到底都是绘画艺术的形式,它绝对不会脱离绘画艺术
的本质:以画为主,都是以绘画来叙述事件和表现思想。
动漫设计者首先考虑的
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相关个性表现,在此基础上绘制草稿,之后再完善调
整后绘制成稿。
其中人物设定和道具设定都必须用到手绘技法。
设计者如果没有
较好的文笔,并不影响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故事的趣味性,但如果说作者没有一定
的手绘功底,那么这部漫画作品将很难打动人心。
3.从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完善角度分析。
对动漫设计者而言,人体比例、动物身体比例、建筑物透视、自然现象规律、物体运动规律等等都是必备的常识,但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将这些资料数据化,或精确测量出来。
这些常识是需要设计者将其感觉化或条件反射化地融汇于大脑
之中,再以技法呈现出来的。
纸张手绘可以使设计者更加精准地将这些常识融汇
于大脑和技法之中,从而整体提升动漫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综上所述,动漫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不仅要对动漫的制作流程有相当
的认知,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传统纸张手绘正好可以弥补从业人员在
这一方面的欠缺,所以说,重视提升动漫人才的手绘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教学
项目。
二、现阶段造成轻视动漫人才手绘能力培养的各种社会因素
1.培训机构过于注重计算机后期技术而轻视绘画基本功。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原本工序繁杂、流程冗长的动画后期制作流程变得相
对简化和容易。
可计算机毕竟是机器,无法代替创作者去思考和制作。
一些动漫
培训机构却将计算机后期编辑渲染技术变成了动漫教学的主题,把软件的学习当
做了动漫技术的学习,反而忽视了对基本绘画功底和艺术修养的磨练和培养。
再者,受训者的绘画功底和艺术修养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的,而计算
机软件的学习则不同,受训者只要短时间内学会了一款软件就意味着可以胜任多
种工作。
2.动漫企业过于追求短期利润。
动漫行业,因为本身就属于艺术范畴,这是由人类主观意识决定好坏的事物,所以在生产和制作的模式上自然难以把握。
而在动漫产业刚刚起步的中国,很多
国内的动漫企业所追求的往往是快速回本的方法,结果导致传统的表现力极强的
纸张手绘因为预期投入极大而被弃之不用,这样导致国产动漫陷入了“数量多但大都粗制滥造”的窘境。
3.受训者缺乏兴趣和毅力。
手绘能力属于使用范围较窄且专业性非常集中的技术能力,因为适用范围的
狭窄和相对枯燥的训练,使很多受训者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对它的兴趣。
再加上手
绘技术能力的培养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使得很多已经开始培养手绘能力的受训
者也中途放弃了。
三、提升动漫人才手绘能力的几点策略
1.选拔艺术类特长生进行培养。
可从已经具有一定美术功底的学生中挑选出对动漫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手绘技
能培养。
比起从零开始的培养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免去一定的绘画基本功入门和
训练,同时对于本来就对绘画轻车熟路的美术艺术类特长生来说,他们可以更准
确地理解动画人物动物以及物体的运动规律。
2.注重团队模式的培养。
在培训开始的时候,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手绘能力熟练程度来分配职能,按
照动漫画制作的流程来分配给不同能力水平的人不同的任务,使之形成团队意识。
同时要加大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进行,将理论问题在实践作业中进行
发现和解决。
在从事各个职能的学生已经熟悉理解掌握各自的技能之后,要对各
个职能划分进行交换。
如此一来便能解决动画教育中存在的技能与技能之间脱节、技能不实用、学习受众对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过于单一或过于浅薄的问题。
3.不能以计算机技术来取代手绘技术。
在现在的中国动漫界中,手绘技法能力的巨大作用渐渐被某些盲目追求短期
效益的培训机构和动漫制作公司想尽办法以计算机技术取代,可如此一来,动漫
原本要求生动鲜活的表现力就被大大地打了折扣,粗制滥造的作品也就由此产生了。
要想改变现状,培训机构和中职院校必须从动漫受训者基本手绘能力的培养
入手。
动漫教育的主体始终是传统手绘技能的延伸,传统手绘技能的培训的确费
时费力,但动漫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因为这些而省略手绘技能的培养,更不能将“影视后期编辑技术教育”等同于“动漫教育”。
四、结束语
学校的职责,更多的是能够走在行业的前端,培养更多有发展潜力的学生,
当他们走出校门,能很快适应社会、适应工作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改革现
有的中职动漫教学模式、加强手绘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动漫专业刻不容缓的问题。
手绘能力的高低不仅应该被视作动漫制作与创作的入门课程,更应该成为每一个
动漫制作与创作人员始终贯穿于学习和实践以及工作过程中重要的能力训练内容。
参考文献
[1]吴红动漫产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5),42-45。
[2]陆守国今日手绘[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杨鸣唤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张子杰浅谈手绘能力对动漫设计师的重要性[J].《艺术科技》,2012(4),73-73。
[5]刘莹浅谈动漫专业高职教育与动漫产业人才需求的分析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0(36),2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