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
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
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
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我国现有的地方立法与中央
立法草案都强调责任与义务,却没有有效解决公众在参与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所应获得的对遗产的实际认识与认同,
并进而阻碍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本文正是在调查问卷的基
础上研究民众对于非遗情况的认知以窥探保护的效果与现
状,并就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态度;法律保护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
重视,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
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
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为此本课题组特组织了在宁波
与温州两地向市民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在其他国家,早已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工作,据我们采访
过的专家介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则起步较
晚。日本在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韩国也于1962
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
代初,一些国家如突尼斯、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塞内加
尔、肯尼亚开始在国内层面采取了版权法或者准版权法的模
式(quasi-copyrightframework)为其本国的民间文学艺术
提供法律保护。民众对于其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可程度也较
高。

在立法上,我国也已经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现已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法(草案)》)有望在今年进入人大常委会议事议程并
很有可能获得通过。《草案》将法律的保护范围界定为各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第2条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
学、社会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国家保护:濒危的古语
言文字;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
雕塑、杂技、木偶、皮影、剪纸等;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
传统礼仪、节日、庆典和游艺活动等;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
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其他需要保护的特殊对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象。”而对于此,许多市民其实并不清楚,他们或则没有听
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或则不明其义,或则不知其所
指。当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寡闻并不是我们担
心的关键,最为关键的是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对于一些传统
文化的渐行渐远。

浙江省在XX年年通过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条例》,并且各地政府部门也积极开展了一些保护、抢救工
作,但是由于保护才刚刚开始,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就如我们此次采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家而言,不
少地方政府的“建设性破坏”正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
一种破坏,政府在保护中有一种“重名录申报、轻实际保护”
的倾向,许多保护资金难以落到实处,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
的接受度不高,许多地方的宣传工作停留于运动式、政绩式、
任务式的宣传,但是收效却甚微等等。并且,现在许多省份
也有相关保护条例出台,但是千篇一律在强调责任与义务的
时候却鲜有立法者关注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对于公众强调
的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
却很少在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公众的受益方面(如获得相应非
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切实宣传与教育等)进行有效地建树,
公众如果只有保护之义务,而无保护之受益权利,何谈非物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我国政府主导的保护模式之
下,对于公众实际情况的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对于公众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的探讨显得非常有必要。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本次调查,希望对于保护现状进
行客观的了解。调查显示,宁波、温州两市市民对于非物质
文化遗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于本地的优秀非物
质文化遗产更是比较熟悉,但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保护
和宣传状况之差异有着不同的际遇,梁祝传说和温州鼓词最
受市民关注。可喜的是,虽然绝大多数市民并不了解非遗保
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对于非遗走上法治轨道表达了相当
高程度的期待,令笔者欣慰。另外,本文还将通过对采集的
数据斤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