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诗四首

唐诗四首

仙人”,一生崇尚黄老列庄,有《李太白文集》传世。“诗仙”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现实主
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传世。“诗圣”
唐朝那些事
04
尴尬的科举之旅
去不了的李白参加唐朝科举考试有两个途径:一、祖上是三品以上的官员,
有资格就读国子监,并以生徒的身份参加考试。二、乡贡,即父母身份可查、 父母下葬于故地者,可有乡里人可做担保进行考试。李白祖上无官,父母“潜还 广汉”,身份不详,无人敢保。于是就尴尬了……
唐朝那些事
05
各有心事的相遇
第一次,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春,李白与杜甫相识于东都洛阳。
李白对杜甫的第一印象:“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
第二次,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
第三次,公元745年(天宝四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
唐朝那些事
06
一点小遗憾
“李杜”的相遇是美好的,两人的交流为诗坛带来不少佳作,但是两人的感情 之中却有一点小遗憾。
唐朝那些事
02
文人的出头之日
科举制 (605-1905)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
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据可查的状元出现在唐朝,就是公 元622年的状元孙伏伽。 乡试 会试 殿试 秀才 举人 进士 解元 会元 状元
唐朝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
03
李白、杜甫简介
李白(公元701-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
杜甫
杜甫,没做过大官,名声不大,先是困守长安,后是隐居成都,李白可能根本 没有杜甫的音讯,可能也没有机会读到杜甫的“三吏三别”(公元758年前后)、 《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当然谈不上对杜甫有更深的认识了。终其一 生对杜甫的认识可能也只限于那次同游时的那点印象而已,苦吟诗人一个。
唐朝那些事
另外, 李杜结交时正逢李白政治理想遭到破灭,其心情是很沉重的,我想 他那时也无心去对名不见经传的杜甫做更深的了解,关系可能仅限于是普通朋 友而已。 实际上杜甫是被北宋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大力推崇以后,才有今天 的地位的。除了上面的一些因素外,年龄、性格、兴趣爱好、文学主张等也是 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名满天下的李白不可能对一个比自己小十一岁的文坛晚辈 有敬仰之情的,充其量也只是欣赏或赏识。 两位伟大的诗人相逢却并不逢其时,二人的情感存在不对等性,这不能不 说是一个遗憾。
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 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唐朝那些事
07
盛名所累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但在写予挚友李白的 诗中却出现了浪漫主义诗风的影子,这在杜甫的诗中是难得一见的。反观李白 的诗作,其中体现更多的是杜甫给于礼拜的第一印象:嗜酒、苦。
在后人眼中,同为伟大诗人的李白和杜甫应该是平起平坐的,但实际上二人的 情感存在不对等性,在那时,李白不可能把杜甫当作文学上的挚友。下面我们 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唐朝那些事
李白:
贺知章赞其为“谪仙人”。唐玄宗召见时也是“降辇步迎”、“亲手调羹汤”。还 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故事。 杜甫在诗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李白斗酒 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
考不上的杜甫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天宝六年
,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但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 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杜甫“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年正 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 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 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李白真心佩服的人是《黄鹤楼》的崔颢,李白看了他写的诗后叹道:“眼前有 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又摹仿这首诗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另外,孟浩然和王昌龄也算是李白的至交,李白对他们也是佩服和敬仰的,但 还不至于达到对他们诗作进行摹仿的这种程度。
唐朝那些事
崔颢《黄鹤楼》欣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赠杜甫:
《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 从前作诗苦。”以及课本上的两首。
唐朝那些事
赠李白:
《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 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梦李白二首》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 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 蛟龙得。”
大学语文
第一课 唐诗四首
唐朝那些事
01
庙号、重要时间点
唐高祖皇帝 (公元618年) 唐中宗 李 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李 显
唐睿宗
李 旦
武周(天授元年 公元690年至公 元705年)
唐睿宗
武曌(660-705年 执政)
唐中宗
李 显
唐恭宗
李重茂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公元712-公 元756年)
唐朝那些事
08
做点有趣的事儿
用现代山西、陕西方言朗诵唐诗,听听区别。
现在有QQ\微信、正式点的有E-mail、Offer,唯一动手写的可能就是情书了。 而且再联系别人时总希望对方能第一时间就回复自己,一旦过了五分钟没回复, 还要一面质问人家、一面暗自神伤,。那么请大家思考古代人是怎么传递信息 的呢?
下一课,敬请期待
李白赠友人诗: 《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 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朝那些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 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