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棉花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19-06-18T17:03:53.073Z 来源:《科技研究》2019年4期作者:卿晓波
[导读] 棉花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是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在国防、医药、化学工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乌苏市气象局新疆乌苏 833000)
摘要:棉花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是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在国防、医药、化学工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结合乌苏市棉花种植现状和棉花主要生育特性,重点分析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以提升棉花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棉花种植;现状;高产栽培技术;乌苏市
1 乌苏市棉花种植现状
乌苏市棉花种植面积160万亩左右,从4月份开始各乡镇积极调配播种机,抢墒播种,力争早日完成播种任务。
今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8600元,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极大地调动了棉农的积极性。
今年的全国“两会”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
”乌苏市头台乡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生产模式,全面实施GPS卫星定位导航播种技术,不仅有效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按照产业振兴要求,棉花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以机种、机采、机收为主要方向,通过全程机械化的作业,努力提高棉花产值,降低棉花成本,实现高产高效。
乌苏市棉花品种为陆地棉早熟型,八成以上为机采棉,当前生育期为即将到达三真叶期。
平均每公顷产量2160kg。
棉花于4月20号前后播种,9月30号前后结束。
生长期间最高温度39.6℃,最低温度3.8℃。
降水量116.1mm,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前期,整个生育期平均温度为21℃。
日照时数1659.6h。
5月份出现了两次大风灾害天气。
其余时段都有利于该作物生长,年景为正常略偏丰的。
2 棉花的主要生育特性
2.1好光、喜温、耐旱性强但怕渍
棉花属于喜温作物,现蕾开花期和结铃期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5~30℃之间。
若此时的光照时数不足,会对棉花的生长发育进行抑制,增加蕾铃脱落率。
棉花属于耐旱性较强的植物,根系较为发达,属于直根系作物。
2.2无限生长习性
在棉花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只要确保温度、光照和降水量等气象要素适宜,同多年生植物类似,棉花会不断的生枝、长叶、现蕾开花持续生长发育,该特性对于提升棉花产量和品质极其重要。
2.3再生能力强
实际上,棉花的根系、茎、叶片的再生能力均较强,尤其是小苗、主根受伤会使大量侧根生长发育。
2.4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重叠
棉花苗期内根、茎、叶的生成称之为营养生长;棉花从现蕾到吐絮这段时间称之为生殖生长。
棉花苗期由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同时还存在现蕾、开花、结铃等生殖器官的发育,不难看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重叠。
2.5可塑性强,便于促控
棉花有不同的株型,长、短果枝交叉,松散、紧凑株型都有分布,对于同一类型的棉花品种,在栽培条件不相同的情况下,柱型大小也会不尽相同。
因株型的伸缩性特征较为明显,结合人为的促控措施,可进一步增强棉花产量。
2.6单株产量潜力大
由于棉花的无限生长习性较为明显,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使果枝数量增加,果枝上会长出长果节,花蕾数量增加,直到开花结铃,因此单株着铃的潜力巨大。
3 乌苏市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3.1棉花播种前期准备
在棉花播种之前,需要棉农将前期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包括选择棉花品种、土壤翻新等。
在选用棉花品种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因种子出芽率下降而造成棉花产量减少的情况,应确保选用的棉花种子出芽率超过85%,且种子大小没有太大差异,无腐烂和带虫眼的种子。
由于前一年的种子发芽率在60%左右,出芽率相对较低,尽量不要选用。
在选定合适的棉花品种后,应在播种前的2~3h内将种子浸泡到清水或专用溶液内,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细菌,避免种子遭受细菌感染。
为实现棉花高产,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对土壤有较高的要求,在播种之前需要棉农将土壤的翻新工作做好,始终确保土壤保持疏松的状态,应将其表面与空气充分接触。
翻新后的土壤应确保地面平整,且没有塑料、碎石、重金属等影响棉株生长发育的杂物。
为了进一步提升土壤的肥力,在翻新土壤工作完成后,应按照每亩2800kg左右的标准向棉田中施加猪粪便、酒槽等有机肥料。
3.2田间管理
在棉花播种工作完成后,应加强田间管理,主要涉及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田间管理。
其中做好苗期田间管理极其重要,一旦出现管理不善,会延缓出苗期,严重的情况下会增加死苗率,降低了棉花产量和品质。
因此,棉农应格外重视苗期的田间管理,若在苗期出现强降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松土,避免棉株幼苗因缺氧死亡,还要增强地面温度,避免因生长温度过低,影响棉花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棉花蕾期,已经存在较为成熟的根茎,在日常田间管理中应注重根系的营养吸收,确保粗壮根系的形成,增强棉花植株自身抗倒伏性能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在棉花蕾期应确保水分和肥料充足,同时还要将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
可按照每亩地1~2g的剂量喷洒索洁安进行除草。
因花铃期是棉花的生长高峰期,该阶段的棉花生长最为旺盛,是确保棉花高产丰收的关键。
对于棉花花铃期的田间管理,应适时追加肥料,可增施锌、锰等专用肥料;还要确保水分适宜,防止因植株缺少造成枝叶干枯;为确保棉花通风和光照条件适宜,棉农应及时修剪掉多余的枝杈、空枝条,确保棉花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正常开展。
吐絮期是棉花的成熟期,吐絮多少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直接因素。
棉花吐絮期内应重视起肥料的施加和水分的灌溉,为棉花后期成
熟提供有力的条件;同时,还要将除虫工作做好,防止对棉花质量产生影响。
3.3合理补充肥料和水分
由于乌苏市的年内降水量较少,再加上蒸发量较大,在棉花播种到吐絮期内很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此时需通过灌溉缓解干旱对棉花的影响。
若晴天持续数天,为防止棉花缺水,应结合棉花不同生长阶段的土壤湿度来补充水分,防止棉苗干枯、花铃凋落及吐絮过少,降低棉花产量。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经济作物,棉花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补充肥料,在播种前应选用有机肥作为土壤积分,在其余生长阶段需要施加专用肥料,进而提升土壤分离,确保棉花根部的营养吸收,保证棉花各个阶段的正常生长发育。
为确保棉花高产丰收,应在棉花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补充肥料和水分。
3.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会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为确保优质高产棉花的形成,应将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
棉花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红腐病、猝倒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烂铃病。
一般在出苗15d左右棉花极易感染立枯病;枯萎病则出现在2~3片真叶期,棉花现蕾后,若日平均气温超过35℃,枯黄病不容易被发现,一旦气温下降到30℃左右,会再次发生、蔓延,甚至是造成棉花植株死亡。
应以预防为主,避免病害发展蔓延。
立枯病对棉花幼苗的危害较大,需在第一次发病高峰的盛蕾期进行防治,否则后期防治无任何效果。
对于枯黄萎病等其他病害,可以根据以下方法防治。
在播种或移植棉花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每公顷60kg的用化肥搭档或金地康,将其与复合肥混合撒到棉田内;二是在棉花幼苗期到盛蕾器期,选择液体壮地旺与死苗救心丹配合,在棉花叶面喷洒,每间隔7d左右喷洒一次,盛蕾期后需喷洒3~4次。
参考文献:
[1]阿布都外力?胡达瓦迪牙森?吐尔孙.新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24).
[2]张世辉.新疆巴州次宜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实用技术,2012,39(8):34-40.
作者姓名:卿晓波(1965-),男,汉族,四川省井研县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