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问题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指施工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
目进行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的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
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我们施工建筑业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实践和开
拓创新,项目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
题,需要改进与完善。本文试作一些探讨,以与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 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建议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施工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计
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的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
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我们施工建筑业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实践和开拓创新,
项目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
改进与完善。本文试作一些探讨,以与同行们商榷。
一、目前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扩张与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
近几年来,由于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很多企业在经营规模迅速扩张
的同时,还开展了多元化经营模式,其经营范围不仅是建筑业,而且还涉及到生
产销售等行业。同时,部分建筑企业所承接的项目点多、覆盖面广,管理跨度大,
经营模式多,情况相当复杂。这在客观上出现了人力、资金、设备、物资等资源
的全面紧张。尤其是在人力资源上更显得十分紧缺,不少项目部不仅人员配置不
足,而且许多岗位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经验不足、能力不强,使项目管理薄弱,
缺乏过程控制能力,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有的工期得不到保证,效益难以
达到预期目标。结果,规模很大,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不尽人意,这是企业各
级管理者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切实的途径与方式,采取有效措
施和手段,找到企业经营规模扩张与项目资源配置的一个最佳结合点,着力加以
解决。
2、粗放管理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工程项目是体现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企业经济效益之源,在企
业经营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提高项目管理
水平,争取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实行精细化管理是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有效途
径。但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不少项目仍然处于粗放式管理的状态,例如:
有的项目物资设备的管理权过于分散,采购、验收、领用、处理等手续不完善、
不严密,因而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漏洞与损失;有的对安全质量重视不够,控制
不力,时有事故发生,不仅影响了工程的工期、效益,也影响了企业的声誉;有
的对水、电、油、气等管理不善,跑、堵、滴、漏现象比较严重,增加了工程成
本;在对劳务分包中,控制不力,“以包代管”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使企业承担了
不应有的风险;此外,也可以见到损害企业利益的“人情合同”,等等。不论发生
其中的何种情况,都会使工程项目的效益白白流失。施工企业高经济效益,必须
下决心改变目前存在的工程项目粗放管理现象,真正实行精细化管理。
3、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
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制度建设,普遍颁布了数以百计的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
也制定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涉及项目的工程技术、安全质量、机械物资、人
力资源、财务管理、合同签订、 调概索赔、责任成本、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思想工作、反腐倡廉等等诸方面,可以说应该有的项目管理制度基本都有了。但
值得注意的是,存在执行不力和不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有部分管 理制度处于
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有个别项目部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就发生的安全事故来讲,技术规范、工艺操作、施工步骤及相关规定说得非常清
晰明了,但有的就是有章不循,有令不止,疏忽大意,马马虎虎,导致个别项目
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正常运行的根本,也是安全、优质、高效、低
成本地完成工程项目的保证,必须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
4、内外部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工程项目部处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管理活动会涉及到内外部的经济、技术、
法律、行政、党务和人际等各种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就目前情况而言,主要表现是: 有的项目部与企业本部之间在责权利的界定上
不够清晰,内部承包合同签订不够及时,有的奖惩条款得不到及时兑现,因而影
响了积极性;有的项目部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交流沟通不够,与 业主在资金
拨付、调概索赔、现场管理等方面容易发生分歧和利益上的冲突,不同程度地影
响了工作上的协调与配合;制约了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
都需要得到及时妥善 的解决。
5、激励、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项目经理部是相对动态形式的施工生产组织机构,有受其多种因素制约
的特点,加上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动态性大,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考核存在一定问
题,目前上级对工程项目部不同 程度地存在“三不”现象。一是激励不大胆,即
该奖励的不能及时、如数地兑现奖励,往往拖拖拉拉,七折八扣影响有关各方的
情绪和积极性;二是监督不到位,即企业相关业务部门对项目部 检查监督不深
入,一般停留在发文件、听汇报、看报表的阶段,缺少深入细致的检查与指导;
三是处理不严格,该批评、该处罚的人与事,例如有的发生了较大的安全质量事
故,往往由于多种 复杂的原因与关系,或轻描淡写处之,或不了了之,从而产
生了许多对项目管理不利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改进的。
二、关于改进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关键,需要企业上
上下下作长期不懈的努力,笔者认为重点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着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对外联系的窗口,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来源,也是企业在
建筑市场赢得信誉与扩大知名度的有效载体。加强项目管理,对施工企业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做强做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因此,一定要进一步
提高对项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列入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对项目管理存在的
问题要及时调查疏理,认真改进;要加强对项目管理的检查、监督与指导,力争
做到个个项目管理有序、运转高效、过程可控、效益良好。
2、抓好项目经理队伍建设
配备一个非常称职的项目经理和一个精干有力的项目管理团队,是项目管
理成败的关键。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是工
程项目责权利的主体,是协调内外各方面关系使之相互紧密协调配合的桥梁与纽
带。项目经理通过文件、指令、会议等途径对项目实施过程控制,组织和调度人
员、物资、机械、资金等资源,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配备一个非常称职的
项目经理和精干有力的项目管理团队,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其在工程项目管
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项目经理及团队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
败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按项目经理的条件,通过企业内部竞聘、严格选拔任
用程序,选配好每一个项目的经理。红花还需绿叶配,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和造就
一支讲政治、会经营、善管理、懂法律、敢负责、作风实、自律好的项目管理团
队,才能真正把工程项目管理好。
3、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好了,项目管理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目
前的现状,我认为,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加规范可行
和最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狠抓有章不循、有令不止、执行力不到位的问题,建
立起必要的权威,做到政令畅通,使项目管理制度能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每个
员工;三是要切实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每一个项目要做到激励到位,监督及时,
约束有效,奖罚分明,使项目管理的运行有一个好的机制做保证。
4、努力配好各种资源
俗话说,好媳妇难做无米之炊。要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项目,应
配好配足人、财、物资源。在企业经营规模较快扩张的情况下,要妥善解决资源
紧缺的问题,寻找规模与资源的最 佳结合点。要为每个项目部配备想干事、会
干事、干成事带领员工干好项目的经理以及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同时,还
要通过内部挖潜、利用社会资源等途径解决与工程项目相配套的资金、机械、物
资等资源,使其能完成相应的施工生产任务。在分包队伍的选用与管理上,要充
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办法,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择有资质、有能
力、有信誉的协作队伍,以保证工程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5、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项目施工离不开宽松、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如果处理不妥,就有可能影响工
程的顺利进行。项目经理及其项目部必须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事,要重点
处理好与施工企业本部之间关系, 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与地
方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关系,与兄弟单位、协作队伍之间的关系等。要遵守国
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企业的有关制度与办法;要 经常向有
关方面汇报情况、沟通联系,配合工作;要尊从业主、服从监理,按设计单位的
要求施工,自觉搞好施工管理和环境保护,保证安全、质量与工期;在施工中要
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争取地方政府及有关方面的理解与支持;依靠地方政府和
各级组织,有理、有利、有节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纠纷,避免矛盾激
化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
建立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要善待农民工,按国家规定落实各项政策;
要注重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工程项目的影响和知名度。总之,
要千方百计为施工项目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内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