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领土争端问题
边界与领土问题是国家间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直接涉及国家的主权与领
土完整。边界与领土争端的解决结果直接关系到地区甚至世界的和平安全。目前,
世界上仍有相当多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边界与领土争端,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冲
突。海洋权益和大陆架争端作为一种新型的“准边界与领土争端”,现在正成为
边界领土争端中的又一热点问题。
一、当代边界与领土争端升级激化的原因分析:
边界与领土争端是引发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边界与领土争端处理不当,
会成为武装冲突与战争的导火线。边界与领土争端是世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由此引发的冲突构成国际政治冲突的重要内容之一。边界与领土问题虽然普遍存
在,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激化状态,而导致边界与领土争端升级的原因有时
并不单单是边界与领土问题本身。领土争端往往与政治争端同时演变和作用才会
导致为冲突。当两国因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问题关系恶化时,边界与领土
问题就成了体现双方交恶程度的温度计,成为向对方表达不满与敌对情绪的途径,
施加压力的手段和斗争的工具。边界与领土争端,极易引发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使当事国之间的关系严重恶化,人民之间产生敌对情绪。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领
土与边界争端是当代国际关系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领土争端问题的解决:
边界与领土问题大部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仅极其复杂,也极其敏感。复
杂在于争议领土的归属判断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国家之间的边界被多
次改动过。许多边境地区的土地也被划来划去,因此争端国双方都会根据国际法
的某一条款,认为本国拥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根据证明此地是本国领土。近代国
际关系与国际法规范使武力解决领土争端成为非法。解决边界与领土争端应当尽
可能使用和平的方法,而不应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和平解决领土争端也是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在处理领土争端过程中,一旦发生争执或纠纷,当事国
应当通过和平的外交谈判方法或法律方法解决。
边界领土争端的解决在现实中是非常复杂的,千头万绪,它既需要实体规则
又需要程序规则。在解决领土争端过程中,可以依据国际法,特别是国际法院和
国际仲裁庭的判例作争端方的法律依据。争端当事国还应分析争端的历史和现实
背景,努力通过平等协商来公平合理地解决争端。如果谈判协商不能解决争端,
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来解决。
对于领土争端,有的可以通过谈判或者法律程序解决,有的则根本不存在这
种可能性,这就需要有两手准备。就一国现实情况而言,对于日益凸现的领土争
端问题,和平和武力自卫手段的考虑都不能偏废。对方存心要惹事,光靠外交谈
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没有必要的军事准备,谈判没有底气,遇到突发事件也难
以处理,没有办法自卫。
三、中国的领土争端问题:
中国是一个陆地和海洋大国,周边情况十分复杂。中国与邻国的陆地和海上
领土争端,大多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已经解决,有的仍然悬而未决。从目前情
势看,这些难题不仅短期内解决无望,而且趋于恶化和复杂化,这对中国继续贯
彻稳定周边的方略,无疑将带来重大考验。
中国和印度、日本以及越南等国,因领土争端所造成的矛盾由来已久,中印、
中越为此还刀兵相见,但领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上述国家都号准了
中国的“脉搏”,即为了谋求和平发展和维护周边稳定,中国不会轻易使用军事
手段解决领土争端。所以,他们有恃无恐,变本加厉的在争议地区改善态势,并
加速进行资源掠夺。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从中国自身原因看,有的是错过了解决时机,有
的则是自己背了“包袱”。
领土问题涉及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实际占有者决不会轻言退让,要么以谈
判方式做出利益交换,要么在战场上一决高下,时间不会改变对这两种方式的取
舍。近年来,中国通过谈判解决了中俄边界划界问题,使两国历史上的领土争端
不复存在。这说明,谈判方式并非只是“务虚”,在双方都有诚意和条件成熟时,
以“谈”定乾坤也是可以办到的,当然有争有让也在所难免。然而,中俄模式对
于解决其它领土争端是否同样适用,现在很难做出定论,但完全复制几乎没有可
能。
――中印边界争端,这是中国迄今唯一存在的陆地边界纷争。对此,中国仍
主张谈判解决,但难度颇大,前景堪忧。主要原因在于,中印东段争议地区自然
地理条件好,印度占地面积大,加之在实际控制区域已经建立行政管辖,既得利
益很难拱手相让。中国在西段争议地区握有控制权,但这一地区多是不毛之地,
自然环境恶劣,中国即便以此为交换,谈成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中印边界争端,
总体上是印度得势得利,中国处于较被动地位,在此情况下,希望谈判解决争端,
很可能成为中国的一厢情愿。
――中越海上领土争端,这个问题也很突出,越南是侵占我南沙岛礁最多的
国家,况且争端并非局限双边,还涉及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尤其重要的是,南海
争端不仅是主权问题,也牵涉经济利益问题,资源诱惑对有关各方谈判解决争端,
将会造成巨大阻力。南沙群岛距离中国远,距离越南等国近,这对中国恢复和行
使主权,带来天然的不利条件。越南等国在南海的开发,早已进入获利阶段,中
国至今却没有一口油井,要想既得利益方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恐怕也是天
方夜谭。所以,中国以谈判解决南海争端,同样处在被动地位,“共同开发”更
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
――中日钓鱼岛争端,这是美国造成的历史麻烦,也是中日关系的难解之结。
钓鱼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占领了该岛,不仅可以控制台湾北部重要港口和空中
航道,而且雷达监视范围可达中国大陆沿岸的福州、温州和宁波等大片地区。钓
鱼岛附近又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对日本这样的资源贫乏国家,更是有着巨大
的诱惑。在此情况下,中日要想通过谈判解决钓鱼岛争端,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
中国与上述国家长期存在且难以解决的领土争端,不仅影响到相互关系的健
康发展,也使稳定周边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并非不能
发展正常国家关系,甚至还可以成为相互合作的伙伴,但争端毕竟尚未消除,这
种如芒在背,如骾在喉的感觉,始终是挥之不去的。如果双方都能以大局为重,
“搁置争议”,维持现状,倒还有可能待以时日,通过谈判寻求彼此都可接受的
解决方案。倘若一方欲放,另一方却并不想放,甚或得寸进尺,寻衅惹事,两国
关系势必会出问题,周边有事也断难避免。
多年来,中国一直奉行睦邻友好,与邻为善的政策,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周边
环境。但要看到,取得这种稳定,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在目前情况下,中国不
能无视严酷的现实,也不应对谈判中的被动甚至“弱势”地位熟视无睹。谈判桌
上当然是以实力为后盾,但如果对方看准你不会用实力做筹码,那么主动与被动,
强势与弱势的地位,显然会对谈与不谈,谈出何种结果带来更大影响。
对于领土争端问题,有的可以通过谈判解决,有的则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这就需要有两手准备。就中国现时情况而言,稳定周边的大政方针当然不会改变,
但对于日益凸现的领土争端问题,谈和打的考虑都不能偏废。现阶段,中国的“底
线”应该放在维持现状,决不容许改变现状的基点上,同时必须做好应对突发事
变的准备。长远目标则是要收复失地,无论是谈是打,都要确立这样的着眼点。
能否有效应对领土争端这个最大考验,将决定中国能否营造长治久安的周边环
境,也将影响到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对此,在战略上需要深谋远虑,政治、经
济和军事上也应做好必要准备。